陳穎
[摘 要]搭建習作支架是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依據(jù)習作要求為學生搭建情境支架、圖表支架、問題支架、例文支架、提示支架等等,可以極大降低學生的習作難度,提升學生的習作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教學支架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0-0091-02
統(tǒng)編語文教材特別重視習作教學,不僅在每個單元中都明確提出了本單元的寫作要素,而且還以習作單元單獨設(shè)置的形式編排在教材中。雖是如此,但對學生來說要想完成一篇高質(zhì)量的習作并不輕松,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為學生搭建適切的習作支架,以幫助學生盡快穿過“最近發(fā)展區(qū)”,逐步向規(guī)范、準確、有序、生動形象等表達方向過渡,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一、搭建情境支架
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安排的習作訓練一般是在某種任務(wù)情境(真實情境或擬真情境)下的習作,這些習作情境一般不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而是對現(xiàn)實生活資源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以使學生的習作在仿真實的情境中融入自己已有的寫作知識與技能,解決相對復雜的習作任務(wù)。教師依據(jù)習作要求特點為學生搭建情境支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真正實現(xiàn)“我手寫我心?!?/p>
以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我的“自畫像”》這次習作為例,教材中為學生提供的習作情境是“假如班里來了一位新班主任,怎樣才能讓班主任盡快認識自己”,請學生們以“我的‘自畫像”為題目,向班主任介紹自己。從這個“向班主任介紹自己”的任務(wù)情境可以看出,由于每個學生都想讓班主任盡快了解與熟悉自己,他們的寫作愿望就很容易被點燃。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jù)習作要求的特點為學生搭建適切的情境支架,那么則可以使學生盡快融入習作情境之中,情動而辭發(fā),寫出真正具有情感的文章。
二、搭建圖表支架
在學生習作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明白習作寫的是什么,還要讓學生明白應該“怎么寫”,而圖表支架因其具有直觀的特點,更能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選材,這樣當學生有了具體內(nèi)容可寫的時候,他們的習作過程也就會顯得更加輕松了。
以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樂園》為例,對學生來說,哪些地方可稱之為“樂園”,在“樂園”里面做什么最讓人感到快樂,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學生們在進行習作的時候才更容易動筆。為了幫助學生學會搜集素材,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教材中對學生的寫作做了這樣的提示:
從這圖表可以看出,“班級的圖書角”是可以幫助孩子們獲取知識的地方,“學校的籃球場”是孩子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地方,“滿是玩具的房間”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爺爺?shù)牟藞@子”是孩子們享受親情,快樂成長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可以使孩子們心靈獲得滿足的地方都可以稱之為“樂園”。明白這些地方可以稱之為“樂園”之后,自己最喜歡在樂園里干什么,這樂園給自己帶來了怎樣的快樂等等生活經(jīng)驗自然被喚醒,為學生的習作構(gòu)思或者組織語言材料提供了豐厚的儲備,為學生更好地向同學介紹自己的樂園奠定了基礎(chǔ),促進了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
三、搭建問題支架
問題是思維的核心。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依據(jù)習作內(nèi)容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提出適切問題,以幫助學生在已有素材與習作任務(wù)之間搭建一個習作支架,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甄選出有價值的素材,確定好習作方向,助力學生的習作提升。
以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我的“自畫像”》這次習作為例,不僅可以根據(jù)習作要求為學生搭建情境支架,還可以為學生搭建適切的問題支架,以助推學生習作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這樣的問題支架:(1)你的外貌有什么特點?(2) 你的主要性格特點是什么?(3)你最大的愛好和特長是什么?(4)你還想介紹自己的哪些方面?(5)你想采取哪些表達方式來介紹自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這些問題支架來說并不是要求學生都在習作中進行說明,而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選擇一兩個角度,能夠把自己的主要特點介紹清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可,提倡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表達需要,合理運用問題支架,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搭建例文支架
例文支架是,以例文為范例,讓學生能夠把例文中的一些習作經(jīng)驗、方法、技巧等等,借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表達中去,以拓寬學生習作思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習作秘妙,豐富學生的表達范式。
以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游________》這次習作教學為例,由于本單元屬于習作單元,教材中特意編排了兩篇相關(guān)的精讀課文和習作例文,其中習作例文是《頤和園》和《七月的天山》兩篇課文。《游________》這次習作訓練的要求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曾經(jīng)游覽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給自己留下了怎樣深刻的印象?然后再按照自己的觀察順序?qū)懀⒁獍炎约河∠笞钌畹木包c特點寫清楚。為了促進學生習作任務(wù)的順利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頤和園》《七月的天山》這兩篇習作例文為范例,先引領(lǐng)學生對作者的游覽路線進行梳理,然后再說說作者重點描寫的景點是哪些?以幫助學生歸納提煉出“按照游覽順序描寫其實就是按照觀察位置不斷變換的順序進行描寫”的方法,為了使學生的習作顯得更加生動形象,還可以讓學生運用上在《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這兩篇精讀課文中學到的從多方面多角度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描寫清楚的方法以及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寫清楚。有了這些范例作為支架,學生們在進行習作的時候也就會表達得更加清楚具體,生動形象了。
五、搭建提示支架
所謂提示支架即指學生在面對習作要求不知該如何著手的時候,教師以點撥提示的方式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密碼,找到習作的突破口,從而使學生能夠高效高質(zhì)地完成習作任務(wù)。
以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故事新編》這次習作訓練為例,為了促進學生習作的順利進行,教師可為學生搭建一些適切的提示支架。首先教師可以從龜兔賽跑的結(jié)局入手,為學生搭建支架:烏龜和兔子都贏了,烏龜和兔子都沒有贏,兔子贏了,烏龜贏了。在學生故事新編中確定好龜兔賽跑的結(jié)局之后,教師還可以從內(nèi)容的選擇入手對學生進行提示:假如選擇了“烏龜又贏了”這個結(jié)局的話,那么在龜兔賽跑的過程中兔子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河流擋道、撞上樹樁、跑錯方向,遇到蘿卜地……),烏龜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下坡路,河流)等等,這樣對學生進行習作提示,不僅使學生明白了如何編故事,而且還豐富了故事情節(jié),使學生續(xù)編出來的故事顯得更加生動形象。
總之,在習作教學中,搭建習作支架是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搭建習作支架的方法還有許多,如表格支架、圖畫支架等等,教師要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和學生的習作需求因需而用,以降低學生的習作難度,提升學生的習作質(zhì)量。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