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煉鐵廠,江蘇 南京 210039)
梅鋼二號高爐(第4代)于2016年3月8日開爐投產(chǎn),設計爐容1280 m3,水系統(tǒng)采用軟水密閉循環(huán)系統(tǒng),爐腹和爐腰五、六段采用鑄鋼冷卻壁冷卻。自2017年10月17日五、六段第一根水管開始損壞,截止2019年9月16日五段共破損水管77根,破損冷卻壁30塊,六段共破損水管37根,破損冷卻壁22塊,詳見表1。因水管損壞太多,對高爐安全生產(chǎn)和穩(wěn)定順行都帶來了嚴重安全隱患,公司決定采用降料線打水回收煤氣的方法對二號高爐停爐中修,更換五、六段冷卻壁。
表1 五、六段鑄鋼冷卻壁破損情況
增設氮氣管道,采用三路向爐內(nèi)噴入氮氣。第一路氮氣通過20支煤槍從風口噴入爐內(nèi),這一路管道不需要施工;第二路氮氣通過標高為19.32 m、24.808 m的8個爐身靜壓力孔噴入爐內(nèi);第三路氮氣通過G6段4個微冷中心孔噴入爐內(nèi)。氮氣可以稀釋煤氣,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停爐的H2含量,確保停爐安全。
為方便停爐操作監(jiān)控需要,新增加停爐綜合信息畫面,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冷風流量、熱風壓力、爐頂壓力、熱風溫度、送風流量累積、全壓差、鼓風濕度等。
重力除塵器及其后的設備不進行更換,為防止煤氣溫度過高,在荒煤氣管道上增加噴淋降溫設備,進行霧化打水,霧化效果必須良好,各閥門開關(guān)靈活,現(xiàn)場控制閥門。
為了停爐過程渣鐵流動性良好,高爐在停爐前5天退負荷控煤、配加錳礦,并配輔料降低爐渣Al2O3含量,主要參數(shù)控制目標:
BV為2750 m3/min,O2為3000 m3/h,礦批為37.5 t,焦批為9.6 t,O/C為3.91,日產(chǎn)量3500 t左右,F(xiàn)R為530 kg/t,PT為1480~1510℃,w[Si]=0.4%~0.7%,爐渣堿度為1.1~1.15,爐渣中w(Al2O3)=14.0%~15.5%,w(MgO)=7.0%~8.0%。保持大風量,全風口操作。
上部制度調(diào)整上,在確保中心氣流的基礎(chǔ)上,盡量疏松邊緣,焦、礦檔位分別為,αc:10393827214,αo:10393827261。5日,αc調(diào)整為10493827214,7日,焦、礦角度分別減1°、0.5°。
停爐前,制粉系統(tǒng)退出。3月8日06:50改全焦冶煉,09:25停止噴煤,全焦冶煉的用料組成見表2,冶煉參數(shù)控制見表3。
表2 全焦冶煉用量組成
表3 全焦冶煉操作參數(shù)
3月8日23:52開始加休風停爐料,休風停爐料由三段組成。第一段、第二段休風停爐料見表4,第三段為蓋面焦,共3P,37.5 t。9日06:00—16:00預休風,休風料線2.2 m。
表4 二號高爐停爐料的基本組成(不含蓋面焦)
不含蓋面焦停爐料焦炭負荷為2.71,焦比575 kg/t,包括蓋面焦在內(nèi)焦炭負荷為2.47,焦比629 kg/t。加停爐料前集中加焦2批,補償預休風期間的熱量損失。
預休風期間主要的工作有:
1)更換爐頂打水槍:將爐頂6只打水槍全部更換為新槍,其中V1b、V2a、V2b、V13改為雙槍。安裝前必須在爐外對爐頂打水裝置進行霧化試驗,霧化效果必須良好。確認系統(tǒng)各閥門開關(guān)靈活,保證空料線期間6支打水槍正常工作,現(xiàn)場控制閥門與遠程操作位置關(guān)系對應無誤。
2)增加氣密箱外部噴淋,預休風復風后將氣密箱外部噴淋打開,增加冷卻。
3)爐頂壓力量程更改為-10~300 kPa,爐頂放散自動開啟條件由程序控制。頂壓實際值大于170 kPa,自動開啟爐頂2個放散;頂壓實際值大于設定值20 kPa,自動開西Ф800 mm放散;頂壓實際值大于設定值25 kPa,自動開東Ф800 mm放散。爐頂放散打開后需手動關(guān)閉。
4)加長探尺:將東、西機械探尺量程全部調(diào)整為24 m,探尺選用不銹鋼耐高溫鋼絲繩,鋼絲繩和砣之間的連接部分做耐高溫保護,校對零位,做好標記。
5)從東南角煤氣上升管開孔處,將煤氣取樣管道引至重力除塵器地面,保證整個空料線過程能取出煤氣樣。因煤氣溫度較高,必須采用硬管連接,不得采用軟管,安裝負壓取氣器。不取氣時,用N2反吹,確保取氣管道暢通。
6)十字測溫4根橋架全部拆除,用封板封堵嚴密。
7)更換或封死已損壞的冷卻設備。凡已壞的冷卻壁和冷卻板在預休風時全部關(guān)死。預休風前認真檢查風口小套,發(fā)現(xiàn)損壞,在預休風時更換,確??樟暇€時各冷卻設備不漏水。8)爐皮噴淋管固定。預休風復風前將爐腹、爐腰爐皮打水管焊接固定,局部增加打水水管。
9日16:00復風開始降料面操作,安排專人負責爐頂打水,頂溫按照300~350℃管理,最高不超過500℃、最低不低于300℃,時刻保留一只打水槍V23或V1a常開。低于300℃時,停止所有打水槍??樟暇€開始時風口煤槍氮氣全開,爐身噴煤和靜壓力孔氮氣小開。19:45料線降至12.5 m低于標高24.808 m爐身靜壓力孔位置時,開大爐身靜壓力氮氣吹掃閥閥門,總保安氮氣流量為8500 m3/h。21:03料線降至15.3 m低于標高19.32 m爐身靜壓力孔位置時,全開兩路爐身靜壓力氮氣吹掃閥閥門,總保安氮氣流量為11000 m3/h。22:23料線約17 m剛進入爐腰位置時,全開微冷N2,總保安氮氣流量為14000 m3/h。
在停爐降料線開始后,每30 min一次人工取煤氣樣,進行煤氣成分分析,包括H2、O2、CO、CO2、N2含量。東機械探尺每隔30 min探明一次料線,當東尺故障時,啟用西探尺,雷達探尺輔助跟蹤料線(探尺停尺位改為3 m)。當3把探尺都出現(xiàn)故障時,降料面過程依據(jù)CO2曲線判斷料線。
圖1為降料面過程煤氣中CO2含量變化與料面深度的近似拋物線關(guān)系[1]。隨著料面下降,間接還原反應逐漸降低,拐點標志停爐過程中間接還原反應基本結(jié)束,CO2降至最低點,相對位置為爐腰附近。
圖1 停爐煤氣中CO2含量與料面深度關(guān)系
空料線過程中,密切注視煤氣成份變化及料面下降情況,當出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之一時,停止回收煤氣:煤氣中含O2大于1%;φ(H2)≥10%;頻繁發(fā)生爆震。表5是空料線操作參數(shù)。
表5 空料線操作參數(shù)
降料面期間,第一次出西鐵口,安排在送風后1 h 38 min,鐵量約242 t;第二次出東鐵口,間隔1 h 44 min,鐵量約233 t;第三次出鐵打開東、西兩個鐵口,較上一爐堵口間隔分別為1 h 24 min和1 h 47 min,選用較大鉆頭Φ55 mm,鐵量約35 t。第一爐堵口時正常打泥,第二爐堵口時高爐已常壓,打泥量減半,末爐鐵適當空噴,確保出凈渣鐵,休風后20 min,正常堵風口,打半格泥。末次鐵后捅撇渣器,放空主溝存鐵。
空料線停爐打水過程中,高爐煤氣總管出口溫度>80℃,投用凈煤氣的噴淋系統(tǒng),高爐煤氣總管出口溫度<60℃,關(guān)閉凈煤氣的噴淋系統(tǒng)。
若干法除塵箱體進口煤氣溫度>200℃,啟用一組荒煤氣噴淋裝置降溫;若箱體進口煤氣溫度>250℃,啟用兩組荒煤氣噴淋裝置降溫;若箱體進口煤氣溫度>260℃,持續(xù)30 min,則高爐減風;若干法除塵進口煤氣溫度<200℃,全關(guān)新安裝的噴淋降溫裝置進水閥。
05:58休風停爐,共用時13 h 58 min,總耗風量為127.5230萬m3。
高爐停爐休風后,10日18:44開始打水涼爐,打開爐身靜壓力孔、微冷中心孔保安氮氣,先開啟2支爐頂打水槍,同時打開風口2#、7#、12#、16#四支打水槍,打水槍插入角度大于30°,插入深度大于4 m,同時打開風口1#、3#、9#、11#、13#、19#6個軸轉(zhuǎn)風機向爐內(nèi)鼓風強制對流。打水產(chǎn)生的大量蒸汽及水煤氣從爐頂800放散閥、溜槽檢修門、點火人孔排出。19:20爐頂溫度達到310℃,后逐漸下降。21:00爐頂打水槍支數(shù)增加到5支,小時最大打水量101.3 t。21:40爐頂溫度48℃,停爐頂打水。23:00全關(guān)爐身保安氮氣。11日06:40東、西鐵口鉆通,西鐵口間隙性有水,東鐵口有蒸汽無水。風口打水一直持續(xù)到11日21:15,打水涼爐共用時25 h 19 min,爐頂打水共計148.2 t,風口打水共計443.74 t,總打水量591.94 t。
高爐停爐休風后,根據(jù)停爐方案及現(xiàn)場施工的需要,對富氧、氮氣、高爐煤氣、焦爐煤氣、蒸汽、送風系統(tǒng)、水系統(tǒng)等有關(guān)能源介質(zhì)進行隔斷,確保檢修期間的作業(yè)安全。
1)降料面過程中,向爐內(nèi)吹入N2有助于稀釋煤氣,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氣中H2含量,避免發(fā)生爆震,確保安全停爐。
2)當機械探尺不能探到料面時,爐頂煤氣中CO2含量可以作為判斷料面位置的重要依據(jù),確保料面降到風口以下,降低停爐后爐缸扒料的難度。
3)本次停爐中修準備時間較短,僅3個月,但基本做到了安全、有序、順利停爐。停爐降料面過程中沒有明顯爆震,爐頂煤氣中H2含量最高僅4.1%。停爐后,風口2 m范圍內(nèi)全部低于中套下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