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旻華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人民醫(yī)院 皮膚科,江蘇 蘇州 215000)
玫瑰痤瘡是臨床極為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一般在顏面部中央出現(xiàn),以丘疹、紅斑、膿皰、毛細血管擴張等為主要表現(xiàn)。本病病程長,部分病例的病情會在中年時期有所緩解,但色素沉著、萎縮性瘢痕等依然存在[1]。甲硝唑對癥口服的治療方式并不能顯著改善皮損,且存在較多的不良反應。強脈沖光作為物理治療方法之一,盡管可使臨床癥狀得到較好地改善,但長期治療療效不理想,存在較高的復發(fā)率。康復新液主要為多元醇類和肽類活性物質,在燙傷、褥瘡創(chuàng)面、燒傷治療中成效顯著。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玫瑰痤瘡患者120例作為研究樣本。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江蘇省蘇州市吳中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玫瑰痤瘡患者120例作為研究樣本,依照隨機偶數(shù)奇數(shù)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24例,女36例;年齡23~45歲,平均(32.8±2.7)歲;病程1個月至7年,平均(3.5±0.9)年。治療組男25例,女35例;年齡24~46歲,平均(32.7±2.6)歲;病程1個月至8年,平均(3.6±0.8)年。兩組給予自然資料的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全部滿足玫瑰痤瘡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②顏面部存在丘疹膿皰型與毛細血管型紅斑;③未發(fā)生鼻贅。排除標準:①既往出現(xiàn)過光過敏性皮炎;入組前經過日光暴曬1個月;②治療前3個月接受過甲酸類藥物、抗生素類藥物治療;③顏面部出現(xiàn)溢脂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痤瘡。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甲硝唑片口服,0.2 g/次,3次/d,治療2周后調整為2次/d,在進行2周的治療。對照組強脈沖光治療操作如下:選擇強脈沖光治療儀,以皮膚類型、皮損程度作為依據(jù)對能量密度、延遲時間、脈沖寬度進行選擇。以560 nm、590 nm的濾光片為主,調整為三脈沖治療模式,脈寬標準為3~4.5 ms,脈沖延遲時間標準為30~40 ms,能量密度標準為14~18 J,終點標準是皮膚潮紅合并血管收縮,以患者耐受為準,對后續(xù)治療參數(shù)進行調整時需要以患者皮膚反應、個體耐受程度為依據(jù)。在此基礎上,治療組予以康復新液聯(lián)合,以浸透藥液的4~6層紗布進行局部濕敷,5~10 min/次,濕敷后不需要進行擦拭和清洗。兩組的治療時間均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①療效評價標準:治療后炎癥損害消退介于75%~100%范圍內,判定為顯效;治療后炎癥損害消退介于50%~74%范圍內,判定為有效;治療后炎癥損害消退在50%以下,判定為無效。以顯效與有效百分比相加的方式進行臨床總有效率的計算[3];②治療前后需要對兩組癥狀積分進行統(tǒng)計,得分越高,視為癥狀越嚴重;通過DLQI(皮膚病生活質量量表)評定兩組生活質量,分值在0~30分內,得分越高,視為生活質量越差[4];③治療期間記錄兩組紅腫、脫屑、紅斑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 計學評析。得到的全部相關性數(shù)據(jù)均錄入到SPSS 22.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 料行表示時使用的為(±s),兩組相比給予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表示時使用的為百分率(%),兩組相比給予χ2檢驗,P<0.05如果出現(xiàn),則可證明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對比臨床治療效果對比。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8.33%,組間相比,治療組明細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對比臨床治療效果的差異[n(%)]
2.2 治療前后兩組對比癥狀積分、DLQI評分的變化。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癥狀積分、DLQI評分明顯比治療前低,其中治療組更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示。
表2 治療前后兩組對比癥狀積分、DLQI評分的變化(±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對比癥狀積分、DLQI評分的變化(±s)
組別 例數(shù) 癥狀積分 DLQI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60 9.76±1.23 4.04±1.01 12.60±2.67 6.58±1.07治療組 60 9.82±1.20 1.27±0.77 12.62±2.84 2.66±0.78 t - 4.3587 17.9115 8.8060 12.1753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3 兩組對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治療組相較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組間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3所示。
表3 兩組對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n(%)]
玫瑰痤瘡屬于多因素引起的皮膚病,目前尚未明確其發(fā)病機制,但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5],本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顏面部血管運動神經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病灶感染、精神因素、胃腸道功能障礙等因素密切相關。發(fā)病后患者會有一定程度的雄激素源性脫發(fā)、皮脂溢出的癥狀出現(xiàn),嚴重降低生活質量。
康復新液以多元醇類和肽類活性物質為主要成分,其對肉芽組織生長具有促進作用,抗炎功效、消除炎性水腫功效顯著,可顯著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發(fā)揮養(yǎng)血生肌、通暢經絡、通利血脈的作用,使受損組織得到修復,加快表皮愈合速度。根據(jù)現(xiàn)代藥物研究結果可知,康復新液可對蛋白質、RNA合成進行抑制,抑制病菌,抗感染,促使機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將水腫消除,對肉芽生長進行促進[6]。
脈沖強光的波長標準為500~1200 nm,以選擇性光熱作用原理為依據(jù),能夠破壞色素團,凝固血液,所以在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斑治療中成效顯著。激光產生熱效應能夠對皮膚膠原纖維以及彈力纖維快速重排起到刺激作用,促使真皮中I型、III型膠原增加,將炎癥細胞浸潤減少,促使表皮增厚。借助選擇性光熱作用直接在血管內氧合血紅蛋白起到作用,促使機體毛細血管擴張得到改善,減少皮脂腺腺體分泌,將毛孔縮小,將玫瑰痤瘡局部存在的毛囊蟲抑制或殺滅[7]。
本次試驗結果顯示:治療組比對照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后癥狀積分、DLQI評分低,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康復新液聯(lián)合強脈沖光可顯著改善玫瑰痤瘡的臨床癥狀,提升生活質量,整體療效確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