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
(句容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句容 212400)
慢性心力衰竭(CHF)為臨床常見的綜合征,患者心肌功能異常,局部處于缺氧、缺血的狀態(tài)下,易于誘發(fā)各類心律失?;蛘咝难懿涣际录?,隨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要應用藥物有效控制[1]。常規(guī)臨床多應用ACEI與利尿劑等治療,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數(shù),進而緩解心衰癥狀,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聯(lián)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可強化治療的效果,調節(jié)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交感神經(jīng)[2]。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均為臨床常用的藥物,為了深入探究不同藥物使用的效果,文章抽取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例,根據(jù)患者用藥后恢復情況討論。
1.1 一般資料。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療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例,根據(jù)病患的選擇劃入甲組與乙組(n=50)。甲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44~79歲,平均(66.03±7.83)歲,病程為1~9年,平均(2.29±0.52)年。乙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42~80歲,平均(65.73±8.02)歲,病程為1~10年,平均(2.23±0.47)年。兩組基礎數(shù)據(jù)對比無顯著區(qū)別,可分組對照研究(P>0.05)。
1.2 納入標準。①通過臨床檢查、心電圖超聲檢查等確診;②參與試驗前14 d內未使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③病例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獲得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批。
1.3 排除標準。①合并藥物禁忌證或者藥物依從度較差的患者;②精神類疾病,合并神經(jīng)功能障礙的病例;③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④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的病例;⑤中度、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發(fā)熱患者;⑥病例資料不全或者中途退出研究的病例。
1.4 用藥方案。為兩組病患均使用ACEI、地高辛、利尿劑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甲組使用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國藥準字J20150044,生產(chǎn)企業(yè):AstraZeneca AB(瑞典)]治療,初始劑量6.25 mg/次,2次/d。用藥3~5 d后,根據(jù)病患情況增加藥物劑量,每日劑量需要<100 mg/d,持續(xù)用藥3個月。乙組應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國藥準字H31021417,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初始劑量6.25 mg/次,2次/d,14 d后藥物劑量增加到12.5 mg/次,2次/d?;诨颊咝墓δ芮闆r、耐受度逐步增加到50~100 mg/次,2次/d。持續(xù)用藥3個月。
1.5 評價標準。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平均心率、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數(shù)值,檢測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及LVES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指標變化情況。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效:治療后病癥消失,心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改善:病癥好轉,心功能有所好轉;無效:未滿足上述標準(病癥好轉率=改善率+顯效率)[3]。
1.6 統(tǒng)計學分析。SPSS 20.0為統(tǒng)計軟件,計量數(shù)字t值檢測,χ2計算計數(shù)內容,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甲組與乙組病患治療前后的心率、血壓指標變化情況比較。治療前兩組各項指標比較無顯著區(qū)別,治療后甲組病患的24 h平均心率、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數(shù)值均相對較低,優(yōu)于乙組(P<0.05),詳見表1。
表1 甲組與乙組病患治療前后的心率、血壓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2.2 甲組與乙組病患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其中甲組患者的LVEF、LVEDD及LVESD指標恢復效果更佳,與乙組對應指標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心功能參數(shù)變化對比
2.3 甲組與乙組病患的病癥好轉率比較。甲組患者的病癥好轉率是98%,乙組患者的病癥好轉率是86%,甲組的病癥好轉率相對較高(P<0.05),詳見表3。
表3 甲組與乙組病患的病癥好轉率比較(n,%)
2.4 甲組與乙組病患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比較。甲組患者用藥期間2例出現(xiàn)心血管不良事件,乙組用藥期間9例出現(xiàn)心血管不良事件,乙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P<0.05),詳見表4。
表4 甲組與乙組病患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具有血流動力學變化、心肌收縮力降低、神經(jīng)內分泌激活等臨床表現(xiàn),心臟負荷量顯著增加,細胞因子分泌異常[4]。在病癥未得到及時控制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加重心力衰竭癥狀[5]。β受體阻滯劑可阻斷交感—腎上腺素系統(tǒng),延緩心肌重塑的發(fā)展,可降低CHF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6]。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均為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本次結果顯示,治療后甲組病患的24 h平均心率、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數(shù)值均相對較低,優(yōu)于乙組。治療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其中甲組患者的LVEF、LVEDD及LVESD指標恢復效果更佳,且甲組患者的病癥好轉率是98%,乙組患者的病癥好轉率是86%,甲組的病癥好轉率相對較高。藥物使用后,甲組2例出現(xiàn)心血管不良事件,乙組9例出現(xiàn)心血管不良事件,乙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為選擇性的β1受體阻滯劑,血藥濃度的峰值低于同劑量的酒石酸美托洛爾片[7]。藥物應用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率、血壓,具有持續(xù)20h的藥物恒速釋放系統(tǒng),藥物吸收過程、作用時間更長,且不會對生理性血管擴張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可持續(xù)發(fā)揮藥物作用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8]。
綜上所述,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均為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藥物,其中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的應用療效更佳,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用藥后患者病癥好轉率較高,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低,建議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