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興,賴昕,曾雪珍
(1.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 藥劑科,廣東 佛山 528000;2.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 呼吸科,廣東 佛山 528000)
急性咽炎是一種發(fā)生于機體咽部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急性炎癥疾病。在臨床上,急性咽炎多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具有起病急的特點,患者經(jīng)鏈球菌、大腸桿菌和梭形桿菌等致病菌株感染后,炎癥會在短時間內波及整個咽部,導致患者出現(xiàn)咽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四肢酸痛、頭痛和高熱等癥狀,隨著病情的加重,上述癥狀也會隨之加重,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并有可能發(fā)展為慢性咽炎[1]。目前,針對急性咽炎患者的治療多采用抗生素方案,該藥物能夠有效對致病菌進行滅殺,從而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緩解。但是,因我國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的影響,耐藥性已成為影響抗生素治療效果的重要問題[2]。為此,本文針對急性咽炎患者治療中磷酸奧司他韋的應用價值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急性咽炎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藥物方案。
1.1 一般資料。將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間收治的80例急性咽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納入40例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實驗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18~63歲,平均(39.68±13.59)歲,病程1~14 d,平均(4.34±3.58)d。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8~64歲,平均(39.22±13.54)歲,病程1~13 d,平均(4.47±3.62)d。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軟件驗證后發(fā)現(xiàn)無意義,P>0.05,符合本研究中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標準。納入標準:①所有研究對象均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咽炎;②所有研究對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咽痛、發(fā)熱和咽部充血水腫等癥狀;③所有研究對象研究開始前一周及研究過程中均未接受過其他藥物治療;④所有研究對象均成年,且年齡≤80周歲。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及溝通障礙者;②排除參與其他研究者;③排除臨床資料不全者;④排除服藥依從性較差者;⑤排除對于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⑥排除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⑦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⑧排除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藥物:地塞米松:湖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5251,規(guī)格1 mL。磷酸奧司他韋: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H0222002005,規(guī)格75 mg。
1.2.2 治療流程:對照組取1ml地塞米松混入2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霧化吸入治療,1次/d,3 d一療程,連續(xù)治療三個療程。實驗組的地塞米松使用劑量同對照組一致,并加用75 mg磷酸奧司他韋進行口服治療,2次/d,連續(xù)治療5 d。
1.3 評定標準。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癥狀緩解時間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指標差異進行驗證比較。治療效果:顯效(患者治療后體溫恢復正常,咽痛和咽部充血水腫等癥狀消失,咽后壁黏膜充血減輕)、有效(患者治療后體溫顯著降低,咽痛和咽部充血水腫等癥狀明顯緩解,咽后壁黏膜充血有所緩解)和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3]。[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20.0軟件比較組間各項觀察指標差異,計數(shù)指標采用n(%)進行表示,并應用χ2進行檢驗,計量指標則應用(±s)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后若P<0.05則表示組間差異有意義。
2.1 治療效果。分析表1可知: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治療效果差異[n(%)]
2.2 癥狀緩解時間。分析表2發(fā)現(xiàn):實驗組咽痛、咽部充血水腫和發(fā)熱癥狀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表2 組間各項癥狀緩解時間差異(±s,d)
表2 組間各項癥狀緩解時間差異(±s,d)
?
2.3 不良反應。分析表3發(fā)現(xiàn):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實驗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急性咽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致病原因同病毒或細菌感染機體咽部有著直接的關系,其中以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咽炎更為常見,占所有急性咽炎患者的86.00%以上。目前,抗生素是該疾病的主要治療藥物,但因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情況的影響,導致病原菌耐藥性明顯提升,從而對患者的抗生素治療效果造成了不利影響[4]。
在本研究中,行磷酸奧司他韋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均較高,組間差異無意義(P>0.05),實驗組的咽痛、咽部充血水腫和發(fā)熱癥狀緩解時間相較于對照組差異較?。≒>0.05),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同對照組相比差異無意義(P>0.05)。得出上述研究結果的原因在于:地塞米松具有良好的增強肥大細胞穩(wěn)定性作用,能夠促使溶酶體膜保持穩(wěn)定,進而提升毛細血管通透并減少白細胞趨化因素,具有極強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而磷酸奧司他韋進入人體后能通過對神經(jīng)氨酸酶的抑制,干擾被致病菌感染的細胞,從而阻斷致病菌的繁殖與傳播,起到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的目的[5]。有研究指出,磷酸奧司他韋進入人體后能夠在短時間內轉變?yōu)閵W司他韋羧酸,該物質對于對于病毒神經(jīng)氨酸酶有著較高的選擇性作用,能夠對病毒的入侵進行干擾,從而促使宿主細胞大量釋放病毒,起到避免病毒進一步傳播的作用[6]。另有研究表明,人體對于磷酸奧司他韋的吸收速度極快,臨床應用過程中具有起效快的優(yōu)點,可縮短病毒消除時間[7]。這一研究結果闡明了兩種藥物為何在促使急性咽炎患者癥狀緩解和病情改善方面有著如此優(yōu)異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急性咽炎患者治療中磷酸奧司他韋和地塞米松均能夠起到優(yōu)質的效果,有助于急性咽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臨床癥狀的快速緩解,且兩種藥物均不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具有安全性高的優(yōu)點,在急性咽炎患者治療中,可根據(jù)患者病情進行兩種藥物的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