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宇
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人去麗江旅游,讓我愛上了美麗的洱海。
在我想象中,洱海有濃濃的海腥味,有成群的海鷗,還有大艘的捕魚船。這對遠(yuǎn)離大海的我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當(dāng)我把“洱海是?!钡恼f法跟爸爸說了之后,引來他的哈哈大笑。在爸爸的解釋下,我才知道,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形狀像一只耳朵,以前的當(dāng)?shù)厝藳]見過海,又向往大海,所以取名洱海,雖然洱海不是海,但是卻有它獨(dú)特的美,需要我去細(xì)心體會。
一大早,我們就踏上了游洱海的旅程。早晨的洱海,涼爽宜人。陽光明媚,天空蔚藍(lán),朵朵白云鑲嵌四周,就像一只制作精美的景泰藍(lán)扣碗倒扣在頭頂上。風(fēng)輕輕柔柔的,像媽媽的手撫摸著臉龐。一排排垂柳輕輕擺動,成片的扁草也在翩翩起舞,似乎在歡迎遠(yuǎn)道而來的我們。
洱海不大,湖水干凈透明,被遠(yuǎn)處的蒼山緊緊包圍著,仿佛一面天空之鏡,太陽、云朵、遠(yuǎn)山倒映在水里。湖面上,水鳥悠閑地上下翻飛,野鴨呼朋喚友、成群結(jié)隊(duì),像水墨畫一般的美好。
在我的再三請求下,爸爸租了一條游船,近距離地親近洱海,聆聽微風(fēng)和“嘩嘩”的水聲。我把手伸入湖中,湖水清涼,捧起水品嘗,味道甘甜可口。靜謐、寫意,真是“人在畫中游,景在水中走”。
忽然聽到一聲吆喝,我循著聲音尋找,只見不遠(yuǎn)處有一個漁夫手執(zhí)竹篙,撐著一葉扁舟,帶著鸕鶿捕魚。我是第一次看到鸕鶿捕魚,便催著爸爸把船靠過去。鸕鶿是捕魚能手,它有尖銳的長嘴,鋒利的爪子,一溜兒停在小舟的船舷上。鸕鶿充滿靈氣,和漁夫配合默契,只要一聲吆喝,鸕鶿就會雙翅撲騰,飛上天空后,像一把把利劍,快速鉆入水中,湖面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沒過多久,在水底穿行的鸕鶿,嘴里銜著魚竄出水面,有的停在漁夫斜舉著的竹篙上,有的落在船面上。捕到小魚的鸕鶿,漁夫讓它獨(dú)享美食,隨它吞咽。抓到大魚的鸕鶿,漁夫則會一把抓住它的脖子,“鳥嘴奪魚”。似乎是為了安慰鸕鶿,他隨手抓起小魚送到鸕鶿嘴邊。他們的出現(xiàn),讓洱海變得熱鬧起來,充滿了生氣和煙火氣。
沒過多久,天熱了起來,爸爸劃船也感覺有點(diǎn)累了,我們就掉轉(zhuǎn)船頭返程了。在民宿里吃好午飯,美美睡了一覺。等我醒來已經(jīng)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透過民宿的落地玻璃,太陽顏色已經(jīng)變深,遠(yuǎn)山銜住了太陽,陽光染紅了云朵,也染紅了洱海的湖面,很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感覺。
雖然在洱海只呆了一天半時間,但是它的美卻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里。今年暑假,如果有機(jī)會,我還想去一趟麗江,再去感受一番洱海的美。
(指導(dǎo)教師:張?jiān)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