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天津市北辰醫(yī)院外科 (天津 3004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采用超聲刀進行治療后獲得臨床效果。方法:將2018年5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數(shù)字奇偶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8例。觀察組采用超聲刀展開胃癌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手術方法展開胃癌治療;就組間術后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手術指標展開對比。結果:觀察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89%)低于(34.21%)對照組明顯(P<0.05);觀察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系列手術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明顯(P<0.05)。結論:超聲刀有效運用,可將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治療安全性顯著提升,并同時使其系列手術指標顯著改善,最終實現(xiàn)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有效預后。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在臨床的推廣,超聲刀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能夠順利完成病灶組織切割,并且表現(xiàn)出的止血功能良好[1]。尤其憑借切割速度較快、手術視野清晰以及止血效果較好等系列優(yōu)勢,使其臨床應用率獲得明顯提升[2]。本次研究針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探析超聲刀方法運用可行性,實現(xiàn)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有效預后。
將2018年5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6例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數(shù)字奇偶法分組;觀察組(38例):女17例,男21例;年齡39~69歲,平均(53.02±5.59)歲;對照組(38例):女16例,男22例;年齡40~71歲,平均(53.33±5.66)歲。納入標準:①胃癌疾病通過胃鏡檢查獲得確診;②均接受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排除標準:①呈現(xiàn)出遠處轉移現(xiàn)象;②呈現(xiàn)出臟器功能不全現(xiàn)象。就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均衡性顯著(P>0.05)。
對于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均采用相同術前準備工作,麻醉方法均采用全麻方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手術方法展開胃癌治療,利用止血鉗以及電刀合理展開分離操作,對于離斷組織實施結扎;觀察組:采用超聲刀展開胃癌治療,于腹腔確保電刀進入后,合理利用超聲刀完成分離操作,針對患者胃左右動靜脈以及胃網膜右動靜脈實施常規(guī)結扎,利用超聲刀對其余血管展開離斷操作,手術后準備腹腔引流管常規(guī)放置。
觀察對比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后總并發(fā)癥(吻合口瘺、感染以及胃出血)發(fā)生率以及手術指標(術中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長、肛門排氣天數(shù)、住院天數(shù))。
對于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手術結果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展開處理,計數(shù)資料(術后總并發(fā)癥率)行χ2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術中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術中失血量等)行t檢驗,以±s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主要集中于吻合口瘺、感染以及胃出血幾方面;觀察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89%)低于(34.21%)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臨床對比 (n=38,n/%)
觀察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中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長、肛門排氣天數(shù)、住院天數(shù)均少于/短于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系列手術指標臨床對比 (n=38,±s)
表2. 兩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系列手術指標臨床對比 (n=38,±s)
組別 術中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個) 術中失血量(mL) 手術時長(min) 肛門排氣天數(shù)(d) 住院天數(shù)(d)觀察組 15.25±3.15 104.69±32.25 168.35±28.69 1.79±0.62 9.79±3.69對照組 12.13±4.13 174.25±33.59 184.13±31.53 2.85±0.79 13.69±4.25 t 3.7027 9.2084 2.2818 6.5066 4.2714 P 0.0004 0.0000 0.0254 0.0000 0.0001
胃癌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呈現(xiàn)出較高病死率,治療期間手術屬于主要治療方案。對于此類患者在實施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過程中,超聲刀有效應用表現(xiàn)出顯著效果,其作為一種重要手術工具于結直腸癌手術以及胃癌手術中獲得廣泛運用,具體應用期間其對于手術時間縮短、手術過程順暢以及術后滲液減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證[3]。就超聲刀切割機制進行分析,其主要通過微聲流、瞬時沖擊加速度與聲空化三大效應而獲得對應治療效果,其能夠將電能向機械能進行轉化,對于金屬刀頭通過超聲頻率發(fā)生器確保其發(fā)生機械振蕩,有效實現(xiàn)蛋白氫鍵斷裂、組織內水汽化以及細胞崩解現(xiàn)象,最終使組織表現(xiàn)為被切割或者凝固[4]。在對組織分離期間呈現(xiàn)出較低溫度,從而不會造成嚴重組織損傷,并且凸顯疼痛輕、止血可靠以及耗時短等系列優(yōu)勢[5]。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術后并發(fā)癥主要集中于吻合口瘺、感染以及胃出血幾方面;觀察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89%)低于(34.21%)對照組明顯,觀察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中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15.25±3.15)個、術中失血量(104.69±32.25)mL、手術時長(168.35±28.69)min、肛門排氣天數(shù)(1.79±0.62)d、住院天數(shù)(9.79±3.69)d均少于/短于對照組(12.13±4.13)個、(174.25±33.59)mL、(184.13±31.53)min、(2.85±0.79)d、(13.69±4.25)d明顯(P<0.05),分析此種結果原因為超聲刀不但能夠對血管進行凝固,并且可將組織切割,對于手術過程中器械反復更換可以充分避免,針對周圍組織不會造成嚴重損傷,可以將周邊組織分離,并且不會對此類器官造成損傷,治療期間不會表現(xiàn)出煙霧現(xiàn)象,對視野清晰能夠加以保持,產生較小能量,即使凝固時間較長,也不會造成組織碳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最終獲得上述理想結果,充分證明超聲刀運用于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中可行性。
綜上所述,超聲刀有效運用,可將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治療安全性顯著提升,并同時使其系列手術指標顯著改善,最終實現(xiàn)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有效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