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
甲蟲遇到蛙,會是什么結果?
當然是被吃掉嘍!
這個答案對,也不對。一般情況下,甲蟲遇到蛙,很快被吞下,不久后它會被消化,生命就這樣結束啦!然而有一種甲蟲與眾不同,能憑自己的本事與命運斗爭,最終活下來。
究竟是哪種甲蟲這么厲害?
“重生”的甲蟲
它就是掌握獨特逃生秘訣的梭形扁牙甲。
梭形扁牙甲是一種水生甲蟲,往往和蛙類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蛙作為食蟲高手,見到這種甲蟲當然不會客氣。
“啊嗚!”
還沒等梭形扁牙甲反應過來,眼疾嘴快的黑斑側褶蛙就把它吞進肚子里了。
別擔心,劇情并沒有結束,而是即將出現(xiàn)巨大的反轉。
大約2個小時后——
黑斑側褶蛙便意十足。這是好事情呀!梭形扁牙甲“重生”的機會來了。就在黑斑側褶蛙排出便便的一剎那,這只在天敵體內憋了許久的小甲蟲終于重見天日,而且它依然活力四射。
真是“屎”里逃生啊!
不靠運氣靠實力
被吃掉的小甲蟲是怎么活下來的呢?
有人認為,這個小家伙的運氣未免太好了吧。其實不然,要知道梭形扁牙甲能夠從蛙的體內穿腸逃生,靠的根本不是運氣,而是實力!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被生吞的甲蟲并不會在敵人的肚子里等死,而是會主動尋找出路——它們會在蛙的消化道中用力蠕動,同時努力刺激對方排便。實驗表明,最后它們其中至少90%的成員都能活著從蛙的泄殖腔孔逃出來,慢的需要6個小時,而最快的只需要6分鐘。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在所有成功從蛙消化道“穿越”逃生的甲蟲中,有94.4%的成員至少活了2個星期。雖說這個時間并不長,但別忘了,這是小甲蟲們用自己的逃生秘訣主動求得的第二次生命,在動物界實屬罕見!
主動求生
研究人員曾用蠟將一些梭形扁牙甲的腿粘起來,讓它們無法自由活動,結果這些甲蟲被吞食后統(tǒng)統(tǒng)命喪蛙腹,無一生還。并且,這些甲蟲的殘骸在超過一天后才被蛙排出體外。
意義非凡
過去,科學家也曾發(fā)現(xiàn)一些動物被捕食者吞下后,能穿過捕食者的消化道活下來。比如蚤蝸牛被鳥類吃下,然后由泄殖腔排出,之后它們中會有大約15%的成員生還。和梭形扁牙甲的逃生意義不同的是,蚤蝸牛屬于僥幸存活,而“屎”里逃生的甲蟲是自己通過努力爭取生存機會。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記錄到獵物穿過捕食者腸道主動從“后門”逃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