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民族中等職業(yè)學校 內蒙古 興安盟 137713
(一)與其他教學法相結合。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展現出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其應注重與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單獨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得到的理論知識點較為零散,為了讓學生獲得系統的理論知識點,應加強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的融合度,發(fā)揮“1+1>2”的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按照教學內容科學合理搭配教學法,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持續(xù)提升學生學習質量[1]。
(二)提升教師隊伍自身素質。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地運用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挑戰(zhàn)。不僅僅要求教師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能夠充分調動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理論運用案例教學法,把控課堂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進而培育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一)師生做好準備。在實際教學中,案例占據重要位置,不僅僅要求學生對案例做足準備,同時要求教師對案例充分準備,能夠在實際的課堂上,實現高效的教學。案例教學方法的落實流程主要為:仔細閱讀案例——做好筆記——分析案例涉及的理念或者知識點——結合實際做出假設——找出解決辦法,選擇最佳解決方案,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案例的選擇[2]。
(二)依據課程內容選擇案例。在案例教學法落實的過程中,應重視案例的有效選擇。教師在開課之前,應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案例,案例質量的高低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在案例選擇上需花費大量的時間,確保案例選擇符合課程需要。例如:在講述烘焙加工技術和釀酒技術時,教師應把從原材料獲取到最終成品一系列過程予以播放,讓學生充分了解過程,增強學生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理解能力。在學習《中式面點制作》時,以花色蒸餃品種為例,教師應準備大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以及所需達到的目標。教師鼓勵學生對花色蒸餃制作動作進行探討,同時分組,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待完成后,邀請小組組長對自己組做得花色蒸餃作品予以評價,不僅僅可以提升中式面點制作動作水平,也能夠掌握相應知識點,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選擇:一是案例的典型性:在案例教學中,旨在讓學生研究食品中的規(guī)律性,典型案例能夠讓學生客觀發(fā)展事物的本質。二是案例的理論性:案例應與某一理念相契合,學生通過分析案例,能夠切實掌握某一理念,并加深印象,切實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三是案例真實性:教師應從企業(yè)的實際入手,選擇真實的案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全面增強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教師在課前選擇高質量案例時,應完全按照上述幾大特點選擇,確保案例的質量。
(三)以案例為中心開展討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應注重課堂討論活動的開展。在案例教學法落實過程中,應重視與討論教學法的結合運用。教師以班級為單位,將班級中學生以3-5人的標準予以分組,分成若干小組,為學生布置案例任務,讓小組學生自覺查閱資料、匯總、討論、交流,最終形成報告,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分享。案例教學法和討論法的結合,讓學生全部參與到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控討論的進程,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確保整個討論過程不偏離主題,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花生休閑食品的開發(fā)》課程時,應依據課程內容設置任務,并發(fā)放給學生。學生在上課之前查閱大量資料,指定工作計劃,探究解決方案。此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并且針對學生的多樣研究,教師不能過于批判,而加以引導,讓學生自身認識到問題錯誤性,促使學生扎實掌握理論知識點,進而全面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教師針對學生制定的解決方案予以評價,并引導學生吸收其他學生的提煉的信息,不斷完善自身的解決方案,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增強。
在學習《烹飪營養(yǎng)與衛(wèi)生》教材中“青少年營養(yǎng)”一課時,教師準備“安娜·卡羅琳娜·雷斯頓錯誤減肥致死”案例,讓學生調查資料,分析減肥這一現象,在此基礎上,不斷延伸課堂深度,引出“青少年營養(yǎng)”課題。以案例為中心,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學習,即過度節(jié)食減肥對青少年營養(yǎng)需求的影響,合理膳食結構的作用。以案例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持續(xù)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意義[4]。
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使得原本枯燥的課程充滿趣味性,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深入了解到課程內容,并且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主體,案例教學法實現了主體的轉變,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圍繞著學生進行,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生可以發(fā)揮自身想象力,不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案例選擇要求教師具備廣泛地知識面,從眾多案例中篩選高質量的案例;案例教學法開展中要求教師具有把控能力、引導能力,能夠引導學生不偏離主體的討論,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增強案例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中,傳統教學法所培養(yǎng)的人才難以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需求,因此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法中枯燥的學習氛圍,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素質人才,滿足社會需求。因此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發(fā)展中,應重視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且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