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智
金融IT公司高級研究員、支付行業(yè)分析員,現為蘇寧研究院研究員。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數字金融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數字金融是金融與科技緊密結合的新興領域,其內涵隨著金融與科技結合的深度而不斷變化。與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等概念相比,數字金融的內涵更加廣泛而深刻。
整體來看,目前實踐中的數字金融主要集中于五大領域:一是基礎設施領域,偏向于科技類,如“大智云移”等技術、監(jiān)管科技等;二是支付結算領域,如移動支付、數字貨幣、比特幣、其他加密貨幣等;三是網絡融資領域,包含互聯網金融、網絡貸款等;四是網絡投資領域,也是國內發(fā)展較早的領域,以余額寶為代表,并逐漸向智能投顧過渡;五是保險領域,主要是保險的數字化、保險科技等方面。其他還有數字金融在證券、信托等其他金融業(yè)務中的實踐。
那經過幾年的發(fā)展,目前這些領域的機構,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新動態(tài)呢?
強監(jiān)管依然是主旋律
在多方面的因素之下,互聯網金融和消費金融幾乎淡出人們視野。而從已經公布2020年財報的消費金融公司看,僅有極少數取得兩位數增長,大多數公司的業(yè)務與財務增長雙雙放緩。從監(jiān)管政策變化看,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持牌機構的價值越來越凸顯。雖然央行定調“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但持牌機構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在變松,并有望迎來一波“上市潮”,可以說,目前消費金融行業(yè)正在告別高速增長神話,進入成熟期。
但是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監(jiān)管仍在繼續(xù)?;ヂ摼W貸款與互聯網存款的監(jiān)管都在加強。特別是互聯網存款的監(jiān)管節(jié)奏明顯加快,這一方面反映了監(jiān)管能力的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監(jiān)管對于“存款”這一業(yè)務的重視。
監(jiān)管認為,互聯網存款首先存在流動性風險:部分機構互聯網平臺存款占存款的比例已達70%。這些機構自身抵御風險能力較弱,負債資金不穩(wěn)定,流動性隱患突出。其次,部分中小銀行依靠互聯網平臺存款使其得以維持存量負債周轉或支撐資產擴張,一定程度上是對同業(yè)融資的替代,但又缺乏風險識別能力。再次,互聯網存款會產生新的聲譽風險,一旦出現負面輿情在網上傳播,極易導致“存款搬家”,快速消耗掉高風險銀行本已脆弱的流動性。另外,互聯網平臺等線上存款人的實名認證、盡職調查等均不同于線下交易,可能存在合規(guī)風險隱患。
互聯網存款主要參與者為中小銀行,且多為異地存款,兩者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監(jiān)管完全叫停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存款業(yè)務后,中小銀行面臨著新的負債壓力,由“外部渠道依賴”走向“自營渠道建設”,成為中小銀行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監(jiān)管更加注重個人信息保護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監(jiān)管層更加注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并陸續(xù)劃定互聯網金融APP關于個人信息的“紅線”。
例如,在網絡支付方面,監(jiān)管規(guī)定,基本功能服務為“網絡支付、提現、轉賬等功能”,必要的個人信息包括:注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注冊用戶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銀行卡號碼。除此之外,不得獲取。
在網絡借貸方面,基本功能服務為“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用于消費、日常生產經營周轉等的個人申貸服務”,必要的個人信息包括:注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借款人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銀行卡號碼。
手機銀行:基本功能服務為“通過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設備進行銀行賬戶管理、信息查詢、轉賬匯款等服務”,必要的個人信息包括:注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用戶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證件影印件、銀行卡號碼、銀行預留移動電話號碼;轉賬時需提供收款人姓名、銀行卡號碼、開戶銀行信息。
在投資理財上,基本功能服務為“股票、期貨、基金、債券等相關投資理財服務”,必要的個人信息包括:注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投資理財用戶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證件影印件;投資理財用戶資金賬戶、銀行卡號碼或支付賬號。
支付領域機構布局熱情不減
盡管監(jiān)管依然在加強,但是數字金融作為新興領域,在科技的助推下,依然有著較強的吸引力。
例如,在支付結算領域,雖然國家層面正在加緊數字貨幣的推出,但是各機構也沒有放棄在支付領域的爭奪。
如2021年3月,華為完成深圳訊聯智付100%的股權收購獲得支付牌照,成為小米之后第二家獲得支付牌照的手機廠商。事實上,早在1月,華為手機就推出“智感支付” ,前置攝像頭識別自動彈出付款碼。
除了華為和小米,抖音也上線支付功能,含充值、提現、轉賬及查詢等。嗶哩嗶哩、字節(jié)跳動、攜程也分別備案支付相關商標。
還有,通聯支付與Visa合作、連連支付與 Lazada合作,都意在加強跨境支付布局。
互金機構上市步伐仍持續(xù)
在螞蟻、京東上市受阻之后,互聯網金融各個機構仍然沒有放棄上市的打算,甚至有些機構選擇赴港二次上市。
在支付領域,連連支付、收錢吧擬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均已簽署上市輔導協議;PingPong擬在深圳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目前正在接受第二期輔導工作。
在消費金融領域,馬上消金計劃A股上市已獲監(jiān)管批復,正在上市輔導期;招聯消金已啟動上市研究籌劃工作,并將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上市相關工作;有媒體報道,中原消費金融計劃在5年內沖刺上市。
在金融科技領域,百融云創(chuàng)在港交所上市;曠視科技首次公開發(fā)行存托憑證,其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申請已獲受理;大數據基礎軟件公司星環(huán)科技(騰訊投資)開啟科創(chuàng)板上市輔導;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商聯易融赴港上市。
在保險領域,4月17日,水滴公司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暫定籌資額為1億美元。股票代碼為“WDH”。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為承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