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祿 童培培
摘要: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因其便捷性和敏感性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無須在檢測前進行比較復雜的前處理即可進行食品檢測,可以滿足食品現(xiàn)場檢測分析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表面增強;拉曼光譜;食品安全;檢測
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從古至今,食品安全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卻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傳統(tǒng)的檢測技術雖然也可以得到相對準確的結果,但檢測流程非常復雜,完成檢測需要消耗大量成本與精力,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用于食品安全檢測則不會遇到這些問題。
與普通拉曼光譜技術相比,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信號強度提高,散射效應減弱,檢測的靈敏度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下,材料的拉曼截面得到了顯著增大,能夠在食品檢測時挖掘出更多固有特征及信息。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的分辨率很高,在食品安全檢測中體現(xiàn)了極高的靈敏度,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xiàn)了廣泛應用,如農產品檢測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領域、醫(yī)藥及生物安全領域等。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雖然存在很多優(yōu)勢,但在采用這項技術進行檢測時仍然會有一些因素影響食品檢測結果。不同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具有迥異的吸附性能,在進行拉曼光譜檢測時,針對不同的檢測樣本應該采用不同基底的拉曼光譜檢測技術,選錯基底則不會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與此同時,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重現(xiàn)性和穩(wěn)定性難以控制,加之被檢測對象還有一定的元素種類要求,這就對被檢測對象的種類提出了一定要求。
2.1 食品成分與質量分析
有學者為了研究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與普通拉曼光譜的實驗效果差異,使用銀膠基底進行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芳香族氨基酸檢測分析,并將結果與傳統(tǒng)拉曼光譜進行詳細對比。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雖然普通拉曼光譜技術和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的結果不同,但也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均因C-COO-和COO-的拉伸振動使得拉曼信號強度顯著提升。觀察檢測過程可知,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技術靈敏度高于普通拉曼光譜檢測技術。以西紅柿為例,西紅柿的各項質量控制過程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快速、準確地判斷出主要營養(yǎng)成分,這時就可以通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技術顯現(xiàn)出西紅柿的各項指標參數(shù)。西紅柿樣品中含有的類胡蘿卜素會影響檢測結果,熒光背景同樣也會干擾檢測過程,因此需要在進行西紅柿樣品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時進行離心分離操作。
2.2 有毒有害物質檢測
以烏洛托品這類有毒有害物質為例進行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相關學者選擇豆制品作為檢測樣品。在檢測前先粉碎豆制品樣品,采用乙腈試劑提取烏洛托品,隨后采用正己烷去除樣品中的脂類并完成鹽析過程,即可利用拉曼光譜儀來完成烏洛托品的測定工作。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是在傳統(tǒng)拉曼光譜技術基礎上衍生出的一種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無須消耗過多的化學試劑,相比于傳統(tǒng)的拉曼光譜技術而言靈敏度較高。因其諸多優(yōu)勢特點,在物質結構和成分含量分析中有著誘人的應用前景。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用于檢測食品成分、有毒有害物質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正處于起步階段。從源頭上和根本上解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累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檢測靈敏度,不斷拓寬檢測適用范圍,是非常必要的。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定會出現(xiàn)突破,為我國的食品安全事業(yè)作出貢獻,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
作者簡介:
張克祿(1986.01-) 男,漢族,天津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