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玲
【摘要】互聯(lián)網+這個大時代下,課堂的一些常見現象也發(fā)生了“變異”,中學生由喜歡吵鬧、搗亂而變?yōu)闊嶂酝媸謾C,如此教學困境,教師應作怎樣的引導、教育?基于此,本文從中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的現狀出發(fā),并對其中原因作出剖析,進而探究班主任對中學生課堂玩手機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互聯(lián)網+時代;中學生;課堂;手機管理策略
在學校方面,盡管一直三令五申,然而手機依舊在課堂上頻頻出現。報紙新聞上,更是有不少老師在課堂中因為沒收學生手機,而與學生發(fā)生劇烈矛盾的例子。要怎樣在學生、手機、課堂三者之間去尋找到平衡點,這無疑是橫亙在每個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中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的現狀
以本人本學年接管的一個班級為例,這個班里,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并且有七成學生都承認在老師眼皮底下偷偷玩過手機。
比如一些學生會在課堂上通過手機聽音樂,不管任何老師的課,耳朵里都是塞著耳麥——這方面女學生尤為突出,借著長頭發(fā)作掩護。
比如一些學生會在課堂上通過手機追看網絡小說,以書本作為遮掩物,忘乎所以,一切拋之于腦際。
再比如一些學生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在課堂上打王者榮耀等游戲。
這類學生群體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簽——課堂低頭族,如此“溫床”下,長此以往,這些十幾歲孩子將成為網上定義的“垮掉的一代”。
二、學生課堂玩手機的原因分析
(一)中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和人生規(guī)劃
中學生一方面在自我方面缺乏認知,另一方面,他們的意識里還沒有學習目標和人生規(guī)劃的概念,他們更趨向于選擇舒適區(qū),而手機里各種各樣的APP成了他們沉重學習任務之后的樂園。
(二)中學生缺乏很好的自控力
中學生之所以在大部分時間還能呈現出乖巧的一面,很大程度依賴于家長和老師兩方面的聯(lián)合監(jiān)督,他們并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和同學的影響。
(三)老師授課方式缺乏吸引力
雖然教育界一直在提倡新型的教學模式,但一些老師的授課方式并沒有與時俱進,習慣于照本宣科;一些老師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設備,但只是“新瓶裝舊酒”,并沒有從根本上去提高上課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學生玩手機的念頭再次復燃。
(四)班級文化缺乏多元化
不難發(fā)現,一些班主任管轄下的班級文化極其單一,沒有開展任何個性化文化活動,學生感受不到校園生活的樂趣,只能“另辟蹊徑”,去手機里尋找他們的精神慰藉。
三、互聯(lián)網+時代下對學生手機的管理對策
作為一名中學班主任,本人曾經也采取了相應的簡單粗暴的制止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辦法,但這些方法不僅容易遭到個別學生的抵制和不理解,取得的成效也甚微。因此,應該尋找更為理想的策略,有效地對學生的手機進行管理。
(一)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擺脫手機的腐蝕
本人常常在班會課上借助一些規(guī)劃人生的成功案例進行比對,比如郎朗、李想等人的成長故事,此外,本人還邀請往屆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到班上分享個人的心路歷程,啟發(fā)學生認清在課堂上玩手機的弊端,明確個體該要有的人生規(guī)劃,樹立宏大的人生目標。
(二)巧妙應對,機智處理
若發(fā)現學生課上玩手機,盡量不要強硬奪走手機,當眾嚴厲批評,這會傷及學生的面子,以致于仇視老師。
班主任或老師可以巧妙應對,機智處理,比如可以選擇對學生使眼色,巧妙暗示?;蛞哉Z言提醒不要開小差、搞小動作。學生接受了暗示或明示,會收斂玩手機的行為,而轉為認真聽講。
(三)集合民意制定責罰制,通過自我約束形成自律
在班規(guī)的制定上,本人趨向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譬如在班集體中集合民意后,一起制定出班級專屬的“課堂玩手機責罰制”。
手機管理制度是班級學生自己定的,這等于把個人意志融進集體意志中去,有了這個前提,班主任或者科任再去執(zhí)行,阻力會削減很多,更是規(guī)避了一些前面提到的師生因手機沒收而引發(fā)的不必要的矛盾。
(四)合理優(yōu)化教學方法,淡化手機對學生的誘惑
作為班主任,應加深與各科任之間的聯(lián)系,與他們一道,分析各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合理優(yōu)化教學方法。
面向基礎不夠扎實的學生群體,科任教師要因材施教,力求所講知識點的深淺度與本班學生的接受能力吻合,以此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再者,學習內容難免有較抽象的板塊,科任應考慮如何讓這些知識點更為直觀,讓模棱兩可的盲點成為可觀可觸的認知。學生在這種忘我投入的過程中,便會以無意識的形態(tài)淡化手機的誘惑。
(五)開展文體活動,轉移學生玩手機的注意力
其一,但凡學校里有相關的文體活動,應多鼓勵學生去參與,當他們?yōu)榱嘶顒拥男Чゾo時間去彩排時,他們會無暇再去顧及手機;其二,班會課時,可以組織學生到講臺上去分享個人的讀書心得,當喜歡讀書的風氣逐漸成型,學生的注意力會慢慢從手機轉移到書本中去;其三,課余時間,可以帶動學生去進行體育運動,比如踢毽子、打乒乓球等,只有從這些健康的體育運動中找到快樂,學生才會忘卻手機的存在。
四、結語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手機成了中學課堂上一個惡魔般的存在,要讓中學生擺脫手機的束縛,要守好課堂這片凈土,班主任除了施行“硬”手段外,亦還要運用智慧,才能更好地讓處于叛逆時期的中學生回歸向上的課堂學習中去,而不是在手機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參考文獻】
[1]張志凱.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應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J].讀寫算,2010(23).
[2]吳王東.互聯(lián)網+時代下班主任對學生手機的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8(49).
[3]潘明春,劉衛(wèi)春.班主任要加強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指導[J].思想理論教育,2012,21(3):12-13.
[4]江山.網絡信息時代如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J].中職教學研究,2017,2(04):23-24.
[5]周勝海.淺談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如何加強高中生手機管理[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3):49-50+65.
[6]謝緒鈺.轉思路 換方式 思想工作效果佳——學生手機管理教育案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8(09):43-44+51.
[7]李茂良.班級管理之手機管理[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0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