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興
所謂人心,包括感情、智慧、心地、境界、品行。人心之美或丑、善或惡、真或假、好或壞等是很難捉摸的。除了人心深埋暗處而難測外,其因還缺少一把能度量其質地的尺子。有了這把尺子,就可以減少或避免不識人心所產生的后果。
魏謀士郭嘉對劉表的判斷,是通過個性而識其人心的——劉表占據(jù)荊州后,滿足于守荊而無遠圖宏志。雖然據(jù)地利之優(yōu)勢,多有逐鹿中原的機會,但未見其行動。曹袁在北方爭霸時,他持中立,說是坐觀天下,其實是虛妄之談。郭嘉還進一步揭示了劉表疑忌的個性。比如,劉表要偷襲許昌,雖對劉備以禮相待,但并不會重用劉備率軍出征。
測人之心的難度在于由表及里,真正看清內心世界。由此,決定了把握個性這把尺子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要有一套制度和機制。為此,古人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如莊子的“九觀法”、孔子的“知人三法”、李悝的“識人五法”、孟子的“知人四程序”等。
就領導者而言,首要的是自身必須身正心純、頭腦清醒,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張居正有雄才大略,善于治國理政,不乏識人、用人之妙招絕招,但最終改革失敗,本人也無好結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關鍵時刻帶病提拔了心地不純、與改革反對派關系不清的張四維、申時行等人。對張、申之不屑所為,他不是不察,而是因其后期固執(zhí),聽不得旁人提醒,違背了用人之初心和原則。故張居正之敗,不只是敗于改革的反對派。
【原載《報刊文摘》,本刊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