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清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語文作為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識字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提高小學生的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前提條件。所以,小學文教師正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注重文學基本素養(yǎng)的教學,關注識字問題,并且結合教材開展閱讀的主題教學,結合學生的興趣,運用游戲等手段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高,幫助學生語文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段;閱讀識字教學;策略
引言
當前的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是跟著閱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的,而隨著他們認識漢字數(shù)量的增多,他們的閱讀范圍也就會越來越廣泛,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加深對不同漢字多重意義的理解。理解每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有其當前語境下的含義,所以學生的讀寫能力需要通過閱讀來進行完善。本文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為研究主題,分析了課堂的教學策略,旨在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經(jīng)驗幫助。
一、當前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
有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嚴格遵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會出現(xiàn)偏離主要教學目標的問題,而在在知識點授課完成后,教師會選擇他們通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他們覺得應該讓學生擅長的知識進行灌輸,這就導致許多學生識字的基礎不扎實,基本知識沒有掌握好。還有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學生的文字語言情感方面的表達,進而導致教學風格比較死板,課堂學習氣氛僵硬,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漢字學習氛圍,并且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非??菰餆o味,直接會導致學生上課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對語文學習無法產(chǎn)生興趣,最后就是教師很難達到讓學生識字率上升的目標[1]。
2、部分教師過于追求教學進度,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為了追求成績的漂亮、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希望能評職稱等因素,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超前讓學生掌握不熟悉的漢字語言。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表面上表現(xiàn)良好,而且識字成績突出。然而,低年齡段學生的大腦還處于發(fā)育成長階段。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大量學習會導致學生對具體漢字含義理解不全面,語文基礎不穩(wěn)定。讓他們在以后的語言學習和其他學科的認知能力上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偏差,很容易發(fā)生用詞不準確,閱讀時很難理解部分主旨。所以教師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是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漢字的。
3、教師大包大攬,學生沒有自主思考的機會
還有的老師在對待低年級學生的時候會像保姆一樣照顧學生,簡而言之就是希望把漢字一個一個地傳授給學生,而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些老師就是不注意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雖然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教學,但他們發(fā)現(xiàn)學生還是會犯不認識的錯誤。學生無法理解他們的教育方式,老師又不能喂給他們,讓他們消化。這種教學結果是比較差的,因為老師沒有使用任何教學方法,只是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讓他們認為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很徹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學生著想,但是從根本上忽略了學生獨立學習以及思考能力的作用。
二、在小學低年段開展語文主題閱讀識字教學的措施
小學語文的識字學習是他們最基本的任務,也是基于以后學習和生活技能需要開展的首要任務。只有保證學生掌握足夠的詞匯量,才能讓他們順利地開展其他方面的漢語學習,同時也能更有效地學習其他科目。因此,提高學生識字教學的成效已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而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傳統(tǒng)的被動識字教學已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目標和要求[2]。
長此以往,不僅會使課堂的識字教學效率低下,還會導致學生對于漢字識字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從而降低識字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綜合主題的教學方法,以教材上的閱讀材料和課堂教學為載體,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用法讀法寫法。具體而言,就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把閱讀與理解作為一個整體開展,將課文閱讀作為主要的識字點。在講解這篇課文之前,老師需要把課文中的新字和關鍵話別羅列出來,先讓學生熟悉后開展朗誦,并及時組織一些有趣的文字游戲活動,幫助學生記住各種新字的發(fā)音字形。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行延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在此情境下講解關鍵詞的用處以及用法。這樣,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字的含義,提高課堂識字教學的效果。最后,教師就要回到教學主題,將新的字還原到課文中,進而讓學生完成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從而鞏固學生對新學字的記憶。
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一課的字詞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具體內容,結合多媒體教學而手段,通過音視頻結合播放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欣賞黃山風光的情景。這種方法能夠增強可以教學情境的替代感和現(xiàn)實感,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個人昂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課文中涉及的關鍵詞與現(xiàn)在播放的場景描述相結合。在學習諸如“美麗”、“神奇”、“有趣”等形容奇石的詞時,教師就可以將課文中描述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或其他風景的圖片搭配起來。而為了便于小學生理解,教師還可以運用現(xiàn)在流行的的表情包,幫助學生理解新的字詞的含義。最后,經(jīng)過這種活動式的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文章,然后合上書本簡單復述課文的內容,從而加強學生對新的字詞的理解和記憶。通過以課文閱讀為載體的主題活動教學,既能使低年級小學生充分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漢字識字學習的興趣,同時又能降低學生掌握和記憶新字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效率。
結語
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小學教育受新課標改革的影響越來越深,大部分教育理念都已經(jīng)轉到了幫助學生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上,而在小學的低年級段,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識字認字教育也可以很好的結合這一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識字的自主思考以及學習能力培養(yǎng),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結合小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通過開展有趣的認字用字游戲活動,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閱讀課文學習作為基礎開展,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理解中掌握新的字詞的含義,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鄒志芳.小學低年段語文主題閱讀識字教學策略[J].教師博覽,2020(30):43-44.
[2]馮芬.小學語文低年段主題閱讀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0):16.
(湛江市廉江市第八小學 廣東 湛江 5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