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皎,張志霞,高 倩
(西安市水利規(guī)劃勘測設計院,陜西 西安 710054)
沙河位于西安市周至縣境內(nèi),屬黑河的一級支流,渭河的二級支流,發(fā)源于秦嶺北麓官城梁,上游稱駱峪河,在出峪后約4 km處與辛口河匯流后稱為沙河,向東北方向流去,經(jīng)縣城東,后向東流,于富仁鄉(xiāng)高王號注入黑河。沙河匯流面積137 km2,河道最大匯流長度43 km,河槽平均比降16‰。
沙河上游在西駱峪峪口建有西駱峪水庫,該水庫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城市供水、養(yǎng)殖等綜合效益的小(1)型水庫,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82.7 km2,河道長度18.5 km,河槽平均比降45.3‰。
沙河的洪水主要是由暴雨形成的,暴雨的特性決定該河的洪水特性,洪水最早發(fā)生在4月,最遲發(fā)生在10月,量級和強度較大的暴雨一般發(fā)生在7月~9月。沙河產(chǎn)流方式為蓄滿產(chǎn)流,形成洪水具有峰高、量大、歷時短的特點。
沙河上游建有西駱峪水庫,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設計洪水過程經(jīng)水庫調(diào)洪后,其下泄過程與西駱峪水庫壩址~沙河入黑河口區(qū)間過程疊加,即為沙河受上游水庫調(diào)蓄影響后的設計洪水過程。則本次沙河洪水的計算包括以下內(nèi)容:(1)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天然洪水計算;(2)西駱峪水庫調(diào)洪演算;(3)西駱峪水庫壩址~沙河入黑河口區(qū)間洪水計算;(4)西駱峪水庫下泄洪水與區(qū)間洪水的疊加形成設計洪水。
沙河流域無實測水文資料,本文以“多種方法,多種途徑,綜合分析,合理選定”的原則,采用地區(qū)經(jīng)驗公式法、水文比擬法以及推理公式法3種方法計算水庫壩址設計洪水。
3.1.1 地區(qū)經(jīng)驗公式法
地區(qū)經(jīng)驗公式法為《西安市實用水文手冊》中采用實測和調(diào)查洪水,利用面積和洪峰流量建立經(jīng)驗關系的計算方法。計算不同頻率洪水洪峰流量的經(jīng)驗公式為:
QN=kNFn
式中:QN為設計重現(xiàn)期為N的洪水洪峰流量,m3/s;kN為經(jīng)驗參數(shù);n為面積指數(shù);F為設計流域面積,km2。
根據(jù)《西安市實用水文手冊》中相關參數(shù):當流域面積F在50 km2~1000 km2之間時,Q20=25.06F0.465。根據(jù)上述公式計算得西駱峪水庫20 a一遇設計洪水洪峰流量為195 m3/s。
3.1.2 水文比擬法
沙河流域內(nèi)無水文站,流域東鄰有黑河黑峪口水文站及澇河澇峪口水文站,黑峪口水文站控制黑河流域面積1481 km2,澇峪口水文站控制澇河流域面積347 km2。黑河雖鄰近,但其源頭及集水面積主要在深山區(qū),靠近太白山降雨量大,且兩者流域面積相差較大,可比性差。澇河與沙河屬同一水文相似區(qū),氣候特征、洪水發(fā)生規(guī)律和季節(jié)分布均相似,下墊面條件較相似,可采用澇河澇峪口水文站作為參證站計算沙河設計洪水。
根據(jù)《陜西省洪水調(diào)查資料》及澇峪口水文站實測資料,澇河流域發(fā)生過3場大洪水,即1898年、1957年、1987年洪水。1898年洪水為最大洪水,洪峰流量為1070 m3/s,洪水重現(xiàn)期為120年;1957年洪水排在第二位,洪峰流量為904 m3/s;1987年洪水排在第三位,洪峰流量為624 m3/s。
根據(jù)澇峪口水文站1944年~2018年實測洪水系列,加入1898調(diào)查洪水,按不連續(xù)系列進行頻率計算。洪峰流量計算時,將1898年洪水作為特大值處理,重現(xiàn)期為120年。實測1957年洪水、1987年洪水按照特大值處理與在長系列中排頻頻率相差不大,因此,本次不將上述兩年洪水作為特大值處理。以矩法計算統(tǒng)計參數(shù)作為初始值,采用P-Ⅲ型曲線適線,得到澇峪口水文站20 a一遇洪水洪峰流量為537 m3/s。
按水文比擬法推求設計洪水的計算公式為:
Qp設=Qp站×(F設/F站)n
式中:Qp設為設計洪峰流量,m3/s;Qp站為參證站設計頻率的洪峰流量,m3/s;F設為設計流域面積,km2;F站為參證站流域面積,km2;n為面積指數(shù)取0.667。
根據(jù)上述公式計算得,西駱峪水庫20 a一遇設計洪水洪峰流量為206 m3/s。
3.1.3 推理公式法
(1)設計面雨量
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82.7 km2,根據(jù)《西安市實用水文手冊》設計流域面積為50 km2~100 km2時,設計暴雨歷時為6 h。根據(jù)《西安市實用水文手冊》中1 h、3 h、6 h點雨量等值線圖,查算治理段以上流域不同歷時的設計點雨量的均值及變差系數(shù),再由各歷時的設計點雨量乘以點面折減系數(shù),計算不同歷時的設計面雨量。沙河治理段不同歷時設計點、面雨量成果見表1。
表1 沙河不同歷時設計點、面雨量成果表
(2)設計面降雨過程
由《西安市實用水文手冊》查沙河所在區(qū)設計暴雨的雨型分配,計算設計流域P=5%的暴雨時程分配,見表2。
(3)產(chǎn)流過程
設計流域處于渭河以南地區(qū),產(chǎn)流模式屬于蓄滿產(chǎn)流。利用暴雨徑流相關圖,即P+Pa~R曲線,用分時段查算方法推求產(chǎn)流量。流域土壤最大蓄水量為Im=70 mm,設計情況下前期影響雨量為Pa=2/3Im=46.7 mm,初損量為I0=Im-Pa=23.3 mm。計算得到P=5%的產(chǎn)流過程,見表2。
(4)凈雨過程
將產(chǎn)流過程各時段的產(chǎn)流量累加起來即為產(chǎn)流總量,乘以20%可得潛流總量,潛流總量除以潛流歷時即得時段平均潛流量。由產(chǎn)流過程扣除時段平均潛流量,即得P=5%的凈雨過程,見表2。
表2 西駱峪水庫設計面降雨過程及產(chǎn)流過程
(5)地面徑流洪峰流量
匯流參數(shù):設計流域?qū)儆谖己幽蠀^(qū),m值計算采用渭河南公式計算。
θ=L/(F1/4×J1/3)
m=0.0614×θ0.75
經(jīng)計算,沙河的匯流參數(shù)m=0.52。
表3 西駱峪水庫Qm-τ關系曲線表
由凈雨過程的計算公式:Qm=0.278(∑ht/t)F,計算得Qm-t關系曲線,見表4。
表4 西駱峪水庫Qm-t關系曲線表
將Qm-τ曲線和Qm-t曲線點繪于同一張圖上,曲線交點的縱坐標為洪峰流量,橫坐標為匯流歷時τ,因此可得西駱峪水庫地面徑流洪峰流量:P=5%時,Qm=175 m3/s,τ=7.65 h。
(6)地下潛流的回加
潛流過程按等腰三角形計算,潛流總量R潛=72.65 mm-58.12 mm=14.53 mm,最大潛流量采用公式Q潛max=0.278R潛·F/T計算,可得沙河治理段Q潛max=9.83 m3/s。
以地面徑流過程線起點為潛流起點,并將峰值置于地面徑流過程線的終點,T潛=2T=68.00 h,即得到潛流過程線。
將地面徑流與地下潛流過程線進行疊加,可得設計洪水過程線,見表5。則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20 a一遇設計洪水洪峰流量為177 m3/s。
表5 西駱峪水庫設計洪水過程線
3.1.4 設計洪水成果選用及合理性分析
將上述3種方法計算的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洪水成果匯總見表6。
表6 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洪水計算成果匯總表(P=5%)
由表6可以看出,采用水文比擬法計算的西駱峪水庫壩址以上流域20 a一遇洪水成果最大,推理公式法成果最小,經(jīng)驗公式法成果居于兩者之間。澇河澇峪口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大,源流處于中深山區(qū),河流匯流長度長,西駱峪河位于淺山區(qū),流域面積小,匯流長度短,水文比擬法成果偏大。考慮到西駱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通過審批,且已實施完成,本次西駱峪水庫20 a一遇設計洪水計算與西駱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計算方法保持一致,采用推理公式法的成果,即西駱峪水庫20 a一遇洪水洪峰流量為177 m3/s。
西駱峪水庫溢洪道進口高程580.00 m,堰寬18 m。水庫不設汛限水位,洪水調(diào)節(jié)從580.00 m起調(diào),起調(diào)庫容301.36萬m3。利用西駱峪水庫水位-庫容曲線及溢洪道下泄流量曲線,根據(jù)水量平衡原理進行水庫的調(diào)洪演算,調(diào)洪計算成果見表7。
表7 西駱峪水庫洪水調(diào)洪演算成果表(P=5%)
由表7可看出,西駱峪水庫20 a一遇洪水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為142 m3/s。
西駱峪水庫~沙河入黑河口區(qū)間流域面積54.7 km2,最大匯流長度30.6 km,最大匯流比降1.25%,區(qū)間洪水計算方法與西駱峪水庫計算方法一致,即采用推理公式法計算。設計暴雨歷時為6 h,根據(jù)設計頻率的暴雨量,扣除初損及潛流量后的凈雨量,得到地面徑流量,疊加地下潛流量后,得到區(qū)間20 a一遇設計洪水洪峰流量為86.9 m3/s,設計洪水成果見表8。
根據(jù)西駱峪水庫調(diào)洪驗算成果表,西駱峪水庫20 a一遇設計洪水最大下泄流量為142 m3/s,漲峰歷時為9.2 h,西駱峪水庫以下區(qū)間20 a一遇洪水洪峰流量86.9 m3/s,漲峰歷時10.67 h。根據(jù)1/10000地形圖量算,西駱峪水庫壩址至沙河入黑口距離為24.5 km,區(qū)間河床比降約為4‰,河道寬度40 m左右,經(jīng)計算,區(qū)間洪水行進時間約為3.17 h,西駱峪水庫下泄洪水洪峰比區(qū)間洪峰晚1.7 h達到設計區(qū)段。將西駱峪水庫下泄洪水與區(qū)間洪水錯峰疊加得到沙河20 a一遇設計洪水過程線,洪峰流量為216 m3/s。
表8 區(qū)間設計洪水成果表
本文通過考慮上游西駱峪水庫的調(diào)蓄影響,對沙河設計洪水進行計算,采用3種方法計算西駱峪水庫壩址處設計洪水,并通過合理性分析,確定水庫壩址處的設計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成果,經(jīng)過水庫調(diào)蓄,將西駱峪水庫下泄洪水與區(qū)間洪水錯峰疊加得到沙河20 a一遇設計洪水洪峰流量為216 m3/s,可為沙河防洪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