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爾堪
逗哏先生,本姓趙,年方18,喜歡種花。因搞笑技能滿級得此雅稱。
本人,本姓未知,亦18,喜歡吃瓜。因常吐槽逗哏先生,人稱“捧哏先生”。
以上是出場人物介紹,以下是逗哏先生部分“光榮事跡”簡述,希望你看完后不會大呼:“這是碳基生物能干出來的事兒嗎?”
逗哏先生家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出門右拐是學校,出門左拐小吃街。我就沒那么好的運氣,坐公交上學都得花半個多小時,來不及吃早飯是常事。這就導致逗哏先生一直能吃得飽飽心情好好,我卻只有用干面包“拾此充饑腸”。
某日下午閑聊時,逗哏先生突然提起他家附近那條小吃街上有家早餐店做的胡辣湯特別香。
逗哏先生說:“你真應該嘗嘗,早上來碗那湯別提多舒坦了,是腸胃和精神的雙重享受。要不你明天來早點兒,咱倆一起到那兒吃早飯去?”
他對胡辣湯的描述著實讓我有些心動,遂問道我應該幾點來。答曰:“6點校門口會合?!?/p>
我眼中希望的火花立刻被這個回答滋滅了——6點,我要坐的公交甚至還沒發(fā)車。
某個假期我去了趟重慶,回來時給逗哏先生帶了雙工藝火鍋筷作為禮物。
后來有一次同學聚餐吃火鍋,我和逗哏先生正好坐鄰桌。吃著吃著我突然想起送他的那雙筷子了,就隨口問他:“我送你的那雙筷子你還留著嗎?”
他說:“啊,那雙筷子啊,我正在用?!?/p>
“用它吃飯?”我回想了下,那雙工藝筷漆紅描金,怎么看怎么不適合做筷子的本職工作。用它吃飯的話總有種歌劇演員還沒卸妝就穿著戲服去菜市場買菜的違和感。但轉念一想,筷子本來就是要用來吃飯的,這樣也是物盡其用了……
但逗哏先生的思維模式明顯和我等凡人不同,他邊吃邊說:“沒,我用它來夾蜘蛛。”
我愣住了,艱難地開口:“夾蜘蛛是指……”
“我不是養(yǎng)了三只捕鳥蛛嗎?那幾只蜘蛛老從我養(yǎng)它的箱子里跑出來,它有毒,我爸媽不敢碰它,一般都是我用筷子把它夾回去。”逗哏先生咽下洋芋片繼續(xù)說,“以前用普通筷子得夾老半天,特費勁兒。但自從有了你送的那雙火鍋筷就不一樣了!又長又尖特別好使!一筷更比六筷強!我覺得我可以一次夾10只!”
……
這應該也算是物盡其用吧……
生活在一座八方之人會聚的城市,“你老家哪兒的???”是基礎交流句。一般來說,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固定的答案,但逗哏先生就不一樣了,他的回答要依據(jù)那一時刻的天時地利人和來定,舉幾個例子:
聊天時聊到黑龍江,逗哏先生說:“啊,那旮沓我老家??!”
上課說到內(nèi)蒙古,逗哏先生連呼吸仿佛都帶上了奶皮子味兒:“那是我老家?!?/p>
“果度系我鄉(xiāng)下。”
“那是人家家鄉(xiāng)的啦!”
逗哏先生特別會模仿方言腔調(diào),所以他就算說自己祖上是泰國華人,別人都會信,因為他那一口南洋普通話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所以時至今日,知道逗哏先生的老家到底在哪的人寥寥無幾,大部分人都止步于能將范圍縮小至960萬平方公里。
逗哏先生對此樂此不疲,而我卻嗤之以鼻。所以某次逗哏先生又被問起老家是哪里的時候,我搶先說道:“我知道我知道!”
“這人四海為家?!蔽艺f。
詢問者:“……”
逗哏先生:“……”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