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琦,袁 婕,錢科威,李亞娟
(江蘇省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江蘇 張家港 215600)
本研究用柴胡梔子湯治療甲亢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8例,均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診的甲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21~32歲,平均(27.41±5.24)歲;病程3~23個月,平均(12.51±1.26)個月;BMI為19~26kg/m2,平均(23.42±5.31)kg/m2。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22~33歲,平均(27.52±5.36)歲;病程4~24個月,平均(12.42±1.15)個月;BMI為19~26kg/m2,平均(23.34±5.28)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中醫(yī)診斷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痰火內(nèi)擾、肝郁脾虛”證型。主癥是心悸煩躁、頸前腫大、胸脅脹痛、手指震顫及頭暈目眩,次癥是口渴多飲、少寐多夢、倦怠乏力,脈弦數(shù)、舌苔薄且舌質(zhì)暗紅;②西醫(yī)診斷符合《內(nèi)科學(第7版)》[2]中“甲亢”診斷標準;患者呈不同程度甲狀腺腫大、消瘦、易出汗、心悸、失眠及進食增多等癥狀表現(xiàn)。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經(jīng)影像學確診;③年齡大于等于18歲;④近期未服用影響心率藥物;⑤對研究知情同意并簽字。
排除標準:①伴甲狀腺癌、單純性甲狀腺腫;②伴甲狀腺高代謝、甲亢危象及腫大綜合征者;③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先天性心臟??;⑥伴肥胖癥、糖尿病及垂體功能減退等;⑦認知異常;⑧用藥過敏;⑨中途轉(zhuǎn)院。
兩組均禁忌碘飲食,禁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協(xié)助完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糖監(jiān)測及甲狀腺彩超等檢查。
對照組用西藥療法。甲巰咪唑(北京市燕京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440)10mg,日3次,伴心動過速,復合維生素B1(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596)10mg,1日1次,持續(xù)用藥1個月后,根據(jù)甲狀腺功能檢查結(jié)果,減少甲巰咪唑用藥為10mg,日2次,若轉(zhuǎn)氨酶升高則增加保肝藥、穩(wěn)定病情。
觀察組用柴胡梔子湯治療。柴胡15g,梔子、夏枯草、浙貝母、丹皮、陳皮、川芎、茯苓各10g,白芍12g,生龍骨、生牡蠣各30g,炙甘草6g。頸部脹滿加厚樸,手顫加鉤藤、蒺藜,失眠多夢加合歡花、酸棗仁,煩躁易怒加香附、郁金,心慌氣短加五味子、太子參。清水煎煮取汁300mL,分早晚服用,日1劑。
兩組用藥均為8周。
甲狀腺激素:采集晨間靜脈血3mL,離心、待檢,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TSH(促甲狀腺激素)、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及FT4(游離甲狀腺素),天津九鼎公司提供試劑盒,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檢測[3]。
中醫(yī)證候積分: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涉及大便溏薄、怕熱多汗、心悸失眠及胸脅脹悶等,評分范圍0~6分,根據(jù)疾病程度,0~1分為無癥狀,2~3分為輕微癥狀,4~5分為間斷發(fā)生癥狀,6分為持續(xù)發(fā)生癥狀。得分越高癥狀更嚴重。
不良反應:觀察白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及肝功能異常。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顯效:煩躁失眠、食欲亢進及腹瀉等癥狀消退,體質(zhì)量恢復到病前,甲狀腺區(qū)血管無雜音,甲狀腺腫大緩解程度大于等于1度。有效:癥狀改善、體質(zhì)量基本恢復到病前,甲狀腺腫大緩解。無效:未達“有效”標準,甚至病情加重。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s)
組別 例 FT3(pmol/L) FT4(pmol/L) TSH(mIU/L) 中醫(yī)證候積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4 14.73±2.86 7.52±2.23 47.39±9.05 24.15±6.63 0.23±0.06 0.68±0.15 3.17±0.76 1.04±0.33對照組 34 14.65±3.21 11.25±2.36 47.23±9.36 33.35±7.28 0.24±0.07 0.42±0.12 3.15±0.42 2.75±0.48 t 0.1085 6.6984 0.0716 5.4480 0.6324 7.8922 0.1343 17.1176 P 0.9139 <0.05 0.9431 <0.05 0.5293 <0.05 0.8936 <0.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甲亢是臨床較常見的病癥,致病因素復雜,與遺傳、自身免疫及精神刺激有關(guān),常有多汗、怕熱等不適,病情加重引起甲亢危象、浸潤性突眼癥及甲亢性心臟病等并發(fā)癥,影響日常生活。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甲巰咪唑治療能提高療效,是代表性藥物。其抑制甲狀腺內(nèi)過氧化物酶,抑制碘離子氧化,緩解患者免疫反應、達到治療疾病目的。但長期用藥易引起不良反應,停藥后遠期復發(fā)率較高,影響疾病轉(zhuǎn)歸、臨床應用受限。
甲亢屬中醫(yī)“癭病”范疇。病機為肝氣郁滯、肝火亢盛引起瘀血、邪氣及痰凝等。病位在肝、發(fā)為肝火,常有多食易饑、怕熱多汗及心煩易怒等表現(xiàn)?!峨s病源流犀燭》中指出“癭病,其證皆隸五臟、其原皆由肝火”,治療應以清瀉肝火、疏肝解郁為原則。
柴胡梔子湯方中柴胡疏散退熱、清膽截瘧升舉陽氣,梔子涼血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夏枯草消癭散結(jié)、清肝明目,浙貝母化痰止咳、清熱散結(jié),陳皮燥濕化痰、理氣健脾,白芍補陰抑陽、收斂及養(yǎng)血柔肝,丹皮活血清熱涼血、清肝瀉火,川芎活血行氣,生龍骨有鎮(zhèn)靜安神、收斂固澀,牡蠣有平肝潛陽、收斂固澀及軟堅散結(jié)。諸藥合用,有清肝瀉火、疏肝解郁及軟堅散結(jié)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有抗炎、鎮(zhèn)靜及解熱作用,柴胡皂苷能緩解心率、增強機體免疫力,緩解不適癥狀。梔子有保肝作用。諸藥合用,能改善甲狀腺激素水平,促進腫大甲狀腺回縮、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柴胡梔子湯治療甲亢能改善不適癥狀及甲狀腺激素水平,提高療效,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