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光亮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波瀾壯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出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一大批用詩詞記述歷史、描繪事物、表達感受和抒發(fā)精神志向的共產黨人,為我們留下了高度凝煉的韻律語言和璀璨奪目的詩篇詞章。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品讀這些詩詞,能夠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我黨歷經苦難的輝煌,在富有激情的文字中感受歷史的深邃。
共產黨人有著戰(zhàn)士的胸懷,為推翻封建制度、為改變屈辱的國家地位、為趕走踐踏大好河山的侵略者,為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他們呼嘯于刀光劍影的戰(zhàn)場,歡呼著面對勝利,“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一桿大旗滿地紅”“仗劍縱橫摧虜騎”“斬盡妖魔平天下”“紅旗卷地地如繡”。天安門廣場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如李大釗所說:“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闭缑珴蓶|所寫“風卷紅旗過大關”“妙香山上戰(zhàn)旗妍”“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共產黨人有“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大無畏氣概,有“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的豪邁品格,如老將軍楊成武(1914~2004)在1935 年《突破天險臘子口》寫道:“臘子居川陜,英雄克此關。為開前進路,何惜血流干?!?/p>
老紅軍陳云開(1912~1990)在《草地行》寫道:“冰天雪地大營扎,草毯泥氈作被窩。凜冽寒風錐刺骨,繁星點點英雄多?!?/p>
老紅軍李桂林(1913~1981)在《過雪山》寫道“風撕戰(zhàn)袍云披肩,雪浪滾滾腳下翻,敢問鐵流何處去,紅旗直指寶塔山”。
共產黨人也是血肉之軀,有著常人的感情,告別父母時他們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別妻子爹娘,撕斷肚腸,為男志在革命,別爹娘。”告別妻子時他們流露出矛盾眷戀之情:“別妻別子扛上槍,莫遲疑,莫眷戀,趁血氣方剛?!彪x開家鄉(xiāng)時,他們諄諄叮囑家人“忠孝本來事兩行,孝親事望弟承當?!?/p>
但他們又是金鋼之軀,有著超乎常人的感情,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與信仰。如朱德在1906 年《順慶府中學堂留別》寫道:“驪歌一曲思無窮,今古存亡記憶中。污吏豈知清似水,書生便應氣如虹。恨他狼虎貪心黑,嘆我河山泣淚紅。祖國安危人有責,沖天壯志付飛鵬。”
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何叔衡(1875~1935)在1920 年《贈夏明翰》寫道:“神州遍地起風雷,投身革命有作為。家法縱嚴難鎖志,天高海闊任鳥飛。”
中國共產黨第一代女黨員趙一曼(1905~1936)在1931 年《濱江抒懷》寫道:“誓志為國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一世忠貞興故國,滿腔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p>
他們是為民請命、舍身求道的人,他們微笑著面對死亡?!澳蚰婢成?,誓將頭顱報中華”,新四軍軍長葉挺(1896~1946)在1941 年寫下了《囚歌》,“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烈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敝貞c渣滓洞烈士何敬平(1918~1949)在1948 年寫下了《把牢底坐穿》,“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避娊y(tǒng)白公館監(jiān)獄烈士陳然(1923~1949)在1949 年寫下了《我的自白書》“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边@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
品讀詩詞,感受詩人們在破舊殘敗的土居旁,在浩蕩大洋的輪船上,在黃陵古柏,在鐵索寒江,在暗無天日的監(jiān)獄里述說著共產黨人的志向;感受共產黨人在雪山草地,在太行山上,在黃河兩岸,在楊家?guī)X,在雁門關,在延安寶塔下尋找著使國家富強的道路。
品讀詩詞,我們能讀出“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所折射出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嚴明的政治紀律,也讓我們深深地為先烈們的志與情所震撼。
品讀詩詞,高歌著“赤潮澎湃,曉霞飛涌,驚醒了五千余年的沉夢”“我愛花,我愿為祖國,開一朵絢麗的血紅的花”,鼓舞自己,鼓舞同志,抒發(fā)著革命的豪情,向往著新時代的誕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正因為人民群眾信仰著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才能在危難之際迸發(fā)出磅礴的力量,百折不撓,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