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勇超
日常審理一些勞動爭議、合同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等案情相對簡單、適用法律較為明確的案件,將我的法官工作推進了一個快車道里。這些類型的案件,在當事人心里都是急活,因此作為一名“快審”法官,需要高效地去解決這些糾紛問題。
相比于精審庭一次開庭可能需要半天時間、有的案件甚至還需要多次開庭的情況,我所在的快審庭,一天可以開四五個庭,多的時候可以開七八個庭,每次開庭時間也只有一個小時左右。因此,白天大部分時間,我都是“泡”在法庭上的,很多時候都需要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來寫判決書。
在從事法官工作的11年里,大大小小的案子我審理過近4000件。辦案雖累,有時候一些芝麻大小的案子會牽扯很多精力,但是能夠讓當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溫度,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快審”法官的辦案速度有多快?我曾經(jīng)用7天的時間,快速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參加庭審的張女士身患癌癥,醫(yī)生說她已經(jīng)到了癌癥晚期,生命時間有限。但是兩年前,張女士將一百多萬元的積蓄借給了做工程的趙某夫婦,幫他們度過資金周轉的困難期。后來張女士不幸得病,趙某夫婦見狀打起了耗著張女士的如意算盤,索性賴賬不還。無奈之下,張女士拖著病體將趙某夫婦訴至法院。
趙某夫婦一審敗訴后,為了拖延時間又提起上訴,這個案件在二審時分到了我的手中。張女士收到信息后,馬上就給我打電話了。因為我當時在開庭,沒有接到張女士的電話,心急如焚的張女士便委托其他法官給我留言,希望盡快聯(lián)系上我。
開完庭回到辦公室后,我一下子收到了多位法官的留言,知道事情緊急,我一刻沒有耽誤立即撥通了張女士的電話。張女士在電話中哭著和我說:“法官,我的案件能不能盡快給我安排開庭???我得了癌癥,現(xiàn)在在醫(yī)院住院治療,每天都要花費高昂的醫(yī)療費,我希望能盡快把我的錢要回來,我需要這筆錢來支付我的醫(yī)療費?!?/p>
在了解清楚張女士的情況后,我第一時間去找了卷宗材料,由于是剛分下來的新案子,紙質卷宗還沒有送過來。為了能夠盡快安排開庭,我先通過院里的系統(tǒng)調(diào)取了電子卷宗,也多次聯(lián)系了借款未還的趙某夫妻,結果他們的電話都沒有人接。于是第二天,我就按照電子卷宗中的送達確認書的地址發(fā)出了開庭傳票,在民事訴訟法所允許的最早時間,安排了該案的開庭時間。
開庭當天,張女士早早來到法院等候。我是在法院門口見到她的,她當時跛著腳,拄著拐杖,臉色慘白,因為化療,頭發(fā)幾乎掉光了,人也瘦脫了相。我和書記員推來輪椅,讓她坐在上面。一路上,張女士還反復叮囑我,如果判決下來,不要寄給她,她可以自己來取,因為她不想讓家里人擔心她的身體,而她也沒有把打官司的事情告訴家人??粗鴪詮姷膹埮?,我沉默了一會,答應了她的請求。
對于張女士的案子,庭審結束后,我們合議庭立即再次合議,并當庭宣判趙某夫婦盡快歸還張女士的借款,張女士的訴訟請求得到了法院支持,她連聲表示感謝。
把張女士送走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雖然這起案件事實很清楚,辦理起來也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但我卻覺得自己的責任很重大,要及時解決當事人的燃眉之急。就像是我們手里的一本本卷宗,里面裝訂著的是人民群眾對法院的依靠,是人民群眾需要的正義,因此,作為“快審”法官,我們必須把判決結果準時送達。
法庭上,郭某的一巴掌響亮地落在王某的臉上,喧鬧的法庭驟然變得沉寂,隨后哭聲罵聲此起彼伏,幾位當事人扭打在一起。我火速走下法臺,把扭打在一起的當事人分開。
在這起繼承案件中,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姐妹六人,因母親去世留下的兩套房子而鬧上法庭。庭審過程中就針尖對麥芒,庭審結束后話趕話便出現(xiàn)了扭打在一起的那一幕。
從法庭出來后我對團隊同事說:“這案子咱得想辦法多作調(diào)解工作,判起來是不難,可看看剛才親生兄弟姐妹們大打出手的樣子,咱多費點勁,看能不能談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咱們快審的快,指的不僅僅是結案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解決矛盾的速度要快!”
這一調(diào)解就調(diào)了三個月。其間,我已數(shù)不清跟這幾位兄弟姐妹打過多少電話,耐心地傾聽、溫和地勸說,一番又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后,堅冰終于開始消融。最終,兄弟姐妹們達成了調(diào)解,簽署調(diào)解協(xié)議那天,他們還相約一起去母親墳前看看,一場激烈的糾紛總算有了個完滿的結局。
這類親情類案件,表面上看當事人為了財產(chǎn)反目成仇,但實際上財產(chǎn)分割只是一個導火索,是當事人多年來在生活中各種瑣事、積怨的爆發(fā)。
在以往的生活中,很難說得清是誰對誰錯。我們法官在審理這類案件的時候,更多的是在傾聽和引導。家人畢竟是家人,就因為在財產(chǎn)分割時多分一點錢,然后幾家人徹底反目成仇,我覺得是不值當?shù)?,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盡力去化解這些矛盾。
一起七旬老人起訴某旅行社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的二審案件,我們也成功化解了雙方之間的矛盾,讓老人感受到了法律的溫度。前來起訴的老人報名參加了一個旅行社的上山游玩活動,但是在下山過程中,老人摔倒受傷。因不服一審的賠償金額,老人提起了上訴。
拿到這個案子之后,在認真查閱卷宗后,我快速安排了開庭。開庭當天,老人帶著她的老伴一起來了。想到老人出庭也不容易,為了照顧好老人的情緒,我當天放慢了庭審的節(jié)奏。這個庭從下午四點,一直開到了晚上八點。
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師,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詳細地和我說了一遍,她說她也不是為了錢,只是不理解一審法院為什么對她的一些損失沒有支持。我耐心地聽完了她的陳述意見,中間也沒有打斷,只是偶爾和她介紹一下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
庭審結束后,我和書記員給兩位老人的杯子里灌好水,攙扶他們走出法院,還將兩位老人送上出租車。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jié)卻讓老人深受感動,還專門寄來感謝信。
收到這封感謝信,我很意外,也很欣慰。我覺得法官這個職業(yè)和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很相似,病人生病了,到醫(yī)院去尋求治療,而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出現(xiàn)問題了,當事人就會去法院尋求公正。特魯多醫(yī)生的墓志銘里寫道: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我也一直將這句名言作為我的職業(yè)準則,時刻遵守并執(zhí)行,希望能盡我所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和法律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