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
【摘 要】時間是流動的、不可逆轉(zhuǎn)的,同時又有周期性和抽象性。本文把數(shù)學知識以故事的方式打造成一條完整的、有趣的知識串,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觀察、操作、思考、討論,使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可視化。
【關鍵詞】繪本 建構(gòu) 時間觀念 活動體驗
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安排時間、遵守時間,應該抓緊時間、珍惜時間。可時間是流動的、不可逆轉(zhuǎn)的,同時又有周期性和抽象性,這些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還是難以理解的。盡管他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已接觸過鐘表,知道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但他們畢竟還處于一個模糊的知覺階段,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是非常膚淺的,所以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存在一定的困難。
那么,如何打破困難,如何激活經(jīng)驗呢?筆者嘗試從繪本入手,讓學生主動走近時間,觸摸到時間的脈搏。
一、在繪本故事中展開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數(shù)學繪本教學是實踐“四能”培養(yǎng)目標協(xié)同學習的一個有效的載體和手段。本課以《老狼老狼幾點了》作為素材進行繪本的創(chuàng)編,把數(shù)學知識以故事的方式打造成一條完整的、有趣的知識串,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觀察、操作、思考、討論,使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可視化。
師:看,老狼鐘表店開門啦!清晨,陽光灑滿童話小鎮(zhèn),把老狼先生的鐘表店照得亮堂堂的??蠢侠堑溺姳順邮秸娑嘌剑袙扃?、落地鐘、鬧鐘……觀察這些鐘面,雖然它們材質(zhì)、樣式不同,但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
生1:都有3根針。
生2:還有1~12的數(shù)字。
師:剛才,同學們說到鐘面上有3根針,誰能上來介紹一下它們分別叫什么?
生1:最短的叫時針,最長的叫秒針,不長不短的叫分針。
生2:最粗的那根叫時針,最細的那根叫秒針,不粗不細的那根叫分針。
生3:鐘面上走得最慢的針叫時針,最快的針叫秒針,比時針快,比秒針慢的叫分針。
師:說得真好!又短又粗、走得最慢的針是專門指示幾時的,它叫時針;不長也不短、不粗也不細,走得不快也不慢的針是專門指示幾分的,它叫分針;又細又長、走得最快的這根針是專門指示幾秒的,它叫秒針。有關秒的知識我們以后再學。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指針,現(xiàn)在再來看看數(shù)字,一共是幾個?這12個數(shù)在鐘面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最上面是幾?最下面是幾?
生(齊):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
師:觀察一下12和6之間依次是誰呢?
生:1、2、3、4、5。
師:這些數(shù)按指針轉(zhuǎn)動的方向排列,像這樣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F(xiàn)在已經(jīng)排了半個鐘面,你能繼續(xù)按順時針方向繼續(xù)往下排嗎?一起說。
……
師:12個數(shù)字正好排滿了鐘面的一圈。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那最左面是幾?最右面呢?
生:最左面是9,最右面是3。
師:再觀察一下,每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距離是怎么樣的?
生:相等的。
師:認識完鐘面,一群小羊來敲門了:“老狼老狼幾點了?”
師:你們來告訴小羊,現(xiàn)在是幾時呀?
生:現(xiàn)在是7時。
師:7時你們是怎么看的?誰能指著黑板上的鐘面來說一說?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
師:是呀,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
(師板書)
師:7時怎么寫呢,拿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學一學。先寫7,在后面寫“:”,再寫兩個0。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熟悉嗎?生活中經(jīng)常用這種方法來表示時間的。這樣寫我們也讀作7時,一起讀。
師:剛才鐘表店的這幾個鐘面分別是幾時呀?拿出練習紙邊看邊寫。
(學生反饋)
師:像1時、6時、9時、11時,我們通常說成是整時,觀察這些整時的鐘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分針都指著12。
生2:時針正好指著一個數(shù)字,比如指著1就是1時,指著6就是6時。
師:對呀,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這就是看整時的方法。大家利用所學的新知識,趕快來幫老狼看看它在什么時間做哪些事。
生1:8時,老狼開門營業(yè)。
生2:12時,老狼吃午飯。
生3:4時,老狼去運動。
師:再來看看老狼還有什么安排。上午10時它幫小動物修鐘表,下午5時要看一會兒電視。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鐘面上還少了一根針,你能根據(jù)旁邊的整時想一想,畫一畫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生1:第一個鐘面缺了時針,時針指著10。
生2:第二個鐘面缺了分針,分針指著12。
師:按時間的順序上午10時該排在哪里?下午5時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 8時過了2小時才是10時,所以上午10時應該排在8時的后面,12時的前面。
生2:5時排在4時的后面,因為4時過后才會是5時。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這就是老狼一天的行程安排,我們也要像老狼一樣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二、在問題情境中建構(gòu)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過程哲學”的核心理念認為,學習數(shù)學是“浪漫”“精確”“綜合”三個階段的階梯式循環(huán)上升的過程。那么,第一階段的“浪漫”就體現(xiàn)在讓數(shù)學與兒童生活之間建立關聯(lián),基于豐富的現(xiàn)實情境,創(chuàng)設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世界走進數(shù)學的符號世界。用斯苗兒老師的話來說,小學數(shù)學就是要“從離學生最近的地方,走向離數(shù)學最近的地方”。
師:小朋友,老狼7時起床,8時開門營業(yè),從7時到8時,時針是從幾走到了幾?
生:從7走到8。 (動畫演示時針從7時慢慢走到8時)
師:從數(shù)字7走到數(shù)字8就是一大格,時針走一大格就是1小時。(板書)
師:鐘面上,不光時針在走,分針也同樣在走。從7時到8時,這1小時內(nèi)分針是怎么走的呢?繼續(xù)回到7時這個鐘面。從7時到8時,分針是怎么走的呢?
生:走了1圈。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呢?我們放慢一點來看,鐘面上除了大格還有很多小格,分針走一小格就是1分。(板書)
師:那走2小格呢?
生:2分鐘。
師:現(xiàn)在是幾分?
生:5分。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5小格是5分。
師: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分針走5小格,正好就是幾大格?
生:1大格。
師:分針走1大格就是5分。
師:放慢后細細觀察,發(fā)現(xiàn)分針在鐘面上是1小格1小格走的,每走1小格就是1分,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師:剛才我們先研究了時針,又觀察了分針,現(xiàn)在我們一起合起來觀察,從7時到8時,時針走了多少呢?分針又走了多少呢?(播放課件)
生:時針走了1小時,分針正好1圈,也就是60分。
師:對呀,從7時到8時,時針走了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了1圈是60分。
師:再思考一下是不是只要分針走60分,時針總是走1小時呢?我們再來撥一撥,想一想。
(學生操作研究,教師巡視)
師:分針走60分,時針都是走了1小時嗎?
生(齊):是!
師:通過研究,現(xiàn)在可以肯定地知道1小時就是60分,60分就是1小時。1小時通常說成是1時,時和分是時間單位。一起讀一讀:1時=60分。
三、在活動體驗中建立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數(shù)學體驗,有助于學生獲得數(shù)學學習的基本活動經(jīng)驗,有利于進行有效學習。所以,數(shù)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在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中、在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聯(lián)系生活,“用數(shù)學”去體驗數(shù)學 ,從而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師:不知不覺,我們這節(jié)課已經(jīng)上了30分鐘了,30分鐘里面有幾個1分鐘呢?
生:有30個1分鐘。
師:那1分鐘有多長呢?我們一起來靜靜地體會這一分鐘。(課件演示)
師:你覺得這1分鐘怎么樣?
生:有點長。
師:在靜靜地等1分鐘時,大家還是覺得有一點長。估計一下,1分鐘你能做哪些事情呢?
……
師:1分鐘的長短同學們已經(jīng)體會到了,那1小時有多長能馬上體會嗎?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1小時很長的。
師:是不是這樣呢?觀察這個特殊的鐘面,鐘面上只有分針,仔細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轉(zhuǎn)2圈),你知道老狼看書用了多少時間?
生:老狼看書用了2小時。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分針轉(zhuǎn)1圈是1小時,轉(zhuǎn)2圈就是2小時。
師:如果鐘面上有時針,走2小時的話,時針會走多少呢?
生:時針走2大格。
師:時針走2大格就是2小時,你們學得太棒了!
……
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上的,教師應從學生的視角豐富數(shù)學課的類型,引入繪本,豐潤教材、豐盈課堂,讓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在每一堂數(shù)學課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