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廟昌
老年心理保健課主要是讓老年學員通過對老年心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增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激發(fā)其生活情趣,從而有效地預防心身疾病的發(fā)生。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老年心理保健教學的經(jīng)驗:
學員雖均為老年,但年齡跨度很大,年輕的剛過五十歲,年長的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文化程度更是參差不齊,有早年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的老大學生,也有“文革”期間的小學畢業(yè)生,有領導干部,也有家庭婦女。據(jù)此,教師講課的課堂語言,既要深入淺出,讓全體學員能聽懂;又要把握適當?shù)睦碚搩群?,讓水平高的學員滿意。所以,備課須深思熟慮,準備多種方案,既要引經(jīng)據(jù)典,更要貼近生活,搜集身邊的實例,印證老年心理的理論。
老年學員中,身體硬朗的不在少數(shù),但他們普遍反映,記憶力減退了,尤以近時記憶較明顯,如東西放下就忘,經(jīng)常要尋找鑰匙、眼鏡等小物件,自感精力、腦力大不如前,新的知識難以吸收。情緒、性格的改變,都是老年群體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既要熟悉教材,更要全面了解教學對象,把握老年人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因勢利導,一人一策,做耐心細致的疏導工作,并將相關情況融入教學內容。例如,有一女學員帶孫子不慎,致孩子嚴重摔傷,她長時間陷入無窮無盡的自責中,郁郁寡歡、苦悶壓抑,情緒低落。來老年大學聽課,只見她目光呆滯、神情恍惚,教師便在課間與之交談,了解情況后,又及時予以開導,告訴她,事已至此,傷心悲痛于事無補,唯有振作起來,積極主動地幫助孫子做有效的康復治療,讓孩子快樂起來,讓自己也快樂起來,這才是正確的選擇。并一再叮囑她多與人交流,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她終于慢慢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
來聽課的學員,對國內外大事感興趣的居多,他們尤其關注天下熱點問題。而那些來自非正規(guī)媒體,卻又蠱惑人心的眾多信息,往往令人困惑。孰真孰假,孰是孰非,學員希望老師在課上給出讓人信服的答案,以擺脫焦慮心理。據(jù)此,講課者須及時從各種媒體中搜集紛繁復雜的信息資料,擇其正能量的內容,加以整理概括,將其精華部分用接地氣的語言與學員們分享。例如,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要讓學員們在心理上樹立對國家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定信念,對未來充滿信心,笑迎美好人生。
該課程的側重點在老年心理部分,要讓學員初步掌握有關名詞術語、基本原理,在理解的基礎上消化吸收,指導自己的行為,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健康的心理離不開“適應”和“寬容”這兩個詞。任何人在任何年齡段,必須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否則,將一事無成。尤其是老年人,必須面對現(xiàn)實,順勢而為。要運用溝通技巧,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以營造雙方都能接受的氛圍。一般來說,各種矛盾都能迎刃而解。
作為老年心理保健課的教師,必須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廣泛閱讀有關報刊,汲取新鮮血液,把握當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講深講透有關名詞概念,幫助學員提高理論水平。
心身疾病的病理及預防,是老年心理保健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講授該項內容,須結合相關醫(yī)學常識。諸如老年常見病中的高血壓、糖尿病之類,要簡明扼要地講清楚,這些疾患大都屬于心身疾病,即由心理原因誘發(fā)的某些生理指標的改變。教師可通過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告訴學員目前醫(yī)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我在課上就曾以板書的形式,將不同年齡段的正常血壓、正常血糖與傳統(tǒng)概念中該項數(shù)值加以比較。學員們饒有興致地把這張表記錄下來。對于那些按新標準仍需要服藥的患者,要勸導他們遵醫(yī)囑,堅持按時按量服藥。要讓學員知道,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生活有規(guī)律,適度做運動,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合適的藥物,我們的血壓和血糖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此施教,既能讓學員們高高興興地告別疑病、恐病傾向,還可讓他們在課后做一個義務宣傳員,幫助他人摒棄過度用藥、過度就醫(yī)的錯誤做法。有了正確的認識,加上適度鍛煉,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就可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