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諾
故鄉(xiāng)的雨,時而沉靜時而暴躁。①
沉靜時,雨絲如細線般墜落,滋養(yǎng)萬物,融入街上男男女女的發(fā)絲間,落于纖細的指尖。②翻轉(zhuǎn)著,晶瑩剔透,仿佛一顆顆珍珠。③如果這時太陽出來的話,雨滴就被渲染成美麗的五彩珠。漫步在青石小道上,雨滴滴在上面,發(fā)出好聽的滴滴答答的聲音。她喂飽了莊稼,讓萬物豐收,讓人們露出了美麗的笑容。她就像一位博愛的母親,滋潤著萬物。④
暴躁時,雨點如黃豆般捶打著地面,像是在發(fā)狂,像是在發(fā)泄。萬物都被她嚇得閉緊了心房,就連太陽也躲在烏云后面,不敢探頭。她需要你的安慰。如果這時你把一只手伸出傘外,幾滴晶瑩的雨點就會落在手心。沒錯,這幾滴雨點就如淚珠般,仿佛在訴說著她的不甘與憤怒。在這個時候,就請你抬頭望向天空,與她說話吧,與她談?wù)勑模旰缶褪翘烨?,雨后就能看到彩虹。?/p>
雨,你易喜易怒,又是那么的脆弱,讓人忍不住對你心生憐愛,想把你捧在手心里,但又總是抓不住。你看似冰冷,實則溫柔。人們一番安慰后,你褪去了頭上的陰云,重新笑容滿面,微笑著看人們。⑥
你總是那么的熱心,會在人們哭泣時輕輕刮去其臉上的淚珠;會用自己的力量去滋潤莊稼,讓農(nóng)民們獲得豐收的喜悅。人們雙手向上,靜靜地聆聽你降落的聲音,把你輕輕地舉起來,靜靜地感受你的溫柔與潤滑。⑦
聽!她仿佛正在和我們交談???!她正和植物們嬉戲呢……⑧
(北京理工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八·4班)
①開頭簡潔,把雨賦予人的性格,領(lǐng)起全文。
②雨絲的特點是細長而輕盈,“細線”比喻“雨絲”是恰當?shù)?但“墜落”不能搭配輕盈的物體,可改為“飄落”。為使句子前后連貫,可將“滋養(yǎng)萬物,融入街上男男女女的發(fā)絲間”改為“落在萬物身上,落在街上男男女女的發(fā)絲間”。
③“仿佛一顆顆珍珠”,說明“雨絲”已經(jīng)變成了“雨滴”,所以這句話需要修改。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粗枝大葉易,細致入微難,這易與難的差別,正是小作者寫作能力提升的關(guān)鍵。本段從視覺、觸覺、聽覺的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雨描寫得細膩入微。“落于纖細的指尖”若寫成“落入手中”,從細膩的角度來說,高下立判。
⑤本段充分運用擬人手法,把無生命的雨人格化,寫出了雨的情緒和靈魂。
寫作文,既要寫實實在在的見聞,也要寫想象的情境,虛實結(jié)合才更佳。例如“像是在發(fā)狂,像是在發(fā)泄。萬物都被她嚇得閉緊了心房,就連太陽也躲在烏云后面,不敢探頭”,其中就有很多想象的成分,使作文內(nèi)容更豐滿。
⑥寫雨,可從聲音、形態(tài)、顏色、觸感、氣味等方面直接描繪,也可以從雨的品質(zhì)、性格、精神、情感、意蘊等方面重點刻畫,此文就偏重于后者??梢钥吹?,小作者筆下的雨,重點寫的是人格化后具有情感和靈魂的雨,而不是無生命的純客觀的事物。
表達敗筆:這一段及下一段的人稱轉(zhuǎn)換突兀,沒有必要。
⑦“會用自己的力量去滋潤莊稼”,可以把“用”改為“盡”,一字之差,明顯賦予“雨”以人的情感、精神和性格。同樣,“把你輕輕地舉起來”,若把“舉”改成“捧”,更能體現(xiàn)人們對“雨”的珍視;而且,雨滴容易滑落,似有形又無形,與“舉”搭配不恰當。
⑧通過想象營造意境,戛然收筆,言已盡而意蘊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