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傳賓
摘要:線損貫穿于電力傳輸全過程,是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各環(huán)節(jié)中所產生的電能損耗之和。線損率是衡量電網企業(yè)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總體涉及規(guī)劃、生產、營銷、運行、財務等眾多專業(yè),能夠綜合反映電網企業(yè)的規(guī)劃設計、生產運行和經營管理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大數據分析;臺區(qū)線損;精益化管控
1傳統(tǒng)臺區(qū)線損率異常判斷分析方法
1.1均方根電流法
作為配電網中最常用的線損計算方法,均方根電流法的核心觀念是配電網線路中的均方根電流通過后從而產生電能損耗,其等價于實際負荷產生的電能損耗,均方根電流法的電能損耗計算表達式如下所示:
R-元件的電阻值,Ω;I(t)-通過此元件均方根電流,A。
1.2等值電阻法
隨著均方根電流法的發(fā)展,等效電阻法得到了發(fā)展和提出。在均方根電流法計算過程中,10kV以下低壓配電網線損計算相對簡單。只有配電變壓器負荷與容量比例相結合才能進行配電計算。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等效電阻法。低壓配電網元件多,支路和節(jié)點多,不同節(jié)點和支路的導線型號不同,設備和運行參數也不同。針對低壓配電網運行數據不易采集的問題,假設一個等效電阻req,通過線路出口的總電流為I。在此基礎上,配電網的共同損耗實際上是分段電流流過后分段電阻R的損耗之和,可以按照下式執(zhí)行相應計算:
ΣP為通過線路出口的有功功率之和,ΣQ為通過線路出口的有功功率之和無功功率之和;Pi為通過各支路上的有功功率,Qi分別對應為通過各支路上的無功功率。
1.3基于潮流計算的線損計算法
基于潮流計算的先算計算方法也是線損的重要計算方法之一,和等值電阻法、均方根電流法相比,基于常規(guī)潮流計算的線損計算方法得到的線損計算結構精度更高、可信度更高,但該方法要求數據集必須具備較高的數據完整性。但實際電網中存在計量點缺失、網絡節(jié)點繁復、拓撲機構不清晰的情形,這些情形下基于潮流計算的線損計算方法可能不能應用。
2大數據分析的臺區(qū)線損精益化管控措施
2.1管理短板分析
一是“方法”評價。二是“展開”評價。三是“學習”評價。四是“整合”評價。
2.2調整運行方式力促技術降損
為落實公司降損增效工作目標,根據季節(jié)性負荷和潮流變化特點,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實現降損增效。根據電網運行特點,在確保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前提下梳理分析主變經濟運行方式,針對空載主變損耗占比較大問題,提出采用多臺主變的低負荷變電站,實現一臺主變運行,一臺主變熱備用方式運行,從而降低變電站損耗。通過將變電站內備自投裝置改造為主變備自投,完成了模擬主變互相為備用方式下的調試,滿足運行條件。結合電網實際運行情況,進一步對各變電站進線的主備供線路的參數進行理論分析核算,合理安排輸電線路主備供運行方式,進一步降低網損,切實實現電網的經濟運行,提升企業(yè)經營效益。
2.3大數據反竊電應用
供電公司依托創(chuàng)新的大數據臺區(qū)線損管控系統(tǒng),全自動監(jiān)測卡脖子線路段和故障缺陷點,加強臺區(qū)線損畫像精準描繪,通過監(jiān)測電量波動等數據異常情況,對臺區(qū)運行狀況實現精益監(jiān)測,減輕基層人員排查管控勞動強度,實現足不出戶精準鎖定竊電客戶,推進臺區(qū)線損精細化管理提升。
2.4落實保障機制建設
一是強化管控責任落實,責任獎懲到位。以提質增效為總體目標,層層壓實責任。將線損工作列入公司重點績效考核目標,激勵先進、督促后進,加大獎勵力度,形成降損增效、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二是建立閾值機制,強化每日監(jiān)控。利用大數據臺區(qū)線損管控系統(tǒng),建立臺區(qū)、線路的常態(tài)監(jiān)控機制,確定月度百強閾值,每日通報線損異常和閾值完成情況,對臨近閾值的單位進行預警。每日梳理線損治理及銷號情況,對整改不及時、不徹底單位實行定期“說清楚”制度,確保線損管控治理力度、進度。
三是深化基礎數據梳理,自主化用電稽查。按省公司下發(fā)的反竊查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利用采集信息系統(tǒng)、營銷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和稽查微應用系統(tǒng),參照異常銷號清單和月?lián)p不達標清單,公安機關、稽查班、供電所和現場稽查隊伍協(xié)同配合,自主化開展稽查工作。
2.5加強監(jiān)督考核營造降損氛圍
結合國網公司考核指標,針對線損工作治理中存在的痛點、難點,以“規(guī)范業(yè)務同期線損管理”為目標,進一步細化縣公司和供電所考核辦法,將線損指標加入縣公司關鍵業(yè)績指標,發(fā)揮好考核導向作用。工作中進一步找準著力點、尋求突破點,為保證線損工作落實到位,組織各部門討論分解每一項指標,落實到相關聯(lián)的責任人,將指標按照影響因素分解到變電檢修中心、營銷服務中心等涉及現場接線和表計的各基層班組,從數據始端到末端建立數據傳輸全過程管控,明確工作目標,將線損指標、降損成效與工作績效掛鉤。
3應用效果
(1)臺區(qū)線損治理準確性大大提升。該現場核查方法針對較難治理的高損臺區(qū),對線路故障、計量故障、竊電等導致的高損進行了更準確的定位,治理了一批因電纜內部短路、低壓線路接地、表尾燒損等導致的臺區(qū)高損,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性,過去對異常高損臺區(qū)多次現場核查不易發(fā)現漏電點,通過改核查方法可以全方位無死角地定位線路高損原因。
(2)臺區(qū)線損治理效率大大提升。按照原來的核查方法,一天最多核查2個200戶左右的臺區(qū),按照該方法平均每天可以核查6~10個臺區(qū),核查效率大大提升。
結論
臺區(qū)線損治理準確性大大提升。該現場核查方法針對較難治理的高損臺區(qū),對線路故障、計量故障、竊電等導致的高損進行了更準確的定位,治理了一批因電纜內部短路、低壓線路接地、表尾燒損等導致的臺區(qū)高損,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性,過去對異常高損臺區(qū)多次現場核查不易發(fā)現漏電點,通過改核查方法可以全方位無死角地定位線路高損原因。
參考文獻
[1]李嬌,印偉.淺談智慧電力生產監(jiān)盤系統(tǒng)[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4(10):90-91+96.
[2]陳未,潘越,符煌瑩,等.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臺區(qū)線損綜合治理排查模型研究及應用[J].浙江電力,2021,40(05):60-65.
[3]倪瑞明,任佳瑜.基于數據分析的臺區(qū)線損率異常判斷方法[J].電工技術,2021(08):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