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妹 劉健雄
廣州市胸科醫(yī)院 510095
肺結核是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呼吸系統(tǒng)傳染性疾病,患者臨床以咯血、發(fā)熱及無力為主。病理學角度認為肺結核患者肺部表現(xiàn)為典型結核結節(jié)及肺部干酪樣細胞壞死,最終形成空洞,加快肺損傷,患者生存質量較差[1]。根據(jù)流行病調查顯示,肺結核患者一旦合并高血壓會加大血管破裂損傷,加重病情。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但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血液對血管壁壓力升高的狀態(tài),具有且呈現(xiàn)夜晚降低、白天升高的現(xiàn)象[2]。近年來,肺結核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同時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占48%,臨床科學治療及有效護理對于緩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隨著民眾保健意識升高,對醫(yī)院護理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精細化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將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進行標準化、系統(tǒng)化及精細化,促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對患者生活環(huán)境、飲食等進行護理,最大程度上增加臨床療效[3]。有相關文獻對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臨床研究較多,但是同時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研究比較少見,因此,本文對60例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不同護理方法,觀察護理質量和滿意度。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住院的60例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按照單雙號入院時間分為基礎組和精細化組,各30例?;A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55.46±10.21)歲;精細化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54.72±10.15)歲。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了解本次研究。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4];血壓升高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Ⅰ~Ⅳ級診斷標準[5]。排除標準:合并腎臟、心臟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語言能力喪失合并精神疾病;主觀客觀原因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基礎組 采用基礎護理方法。按照醫(yī)囑進行合理用藥,嚴密觀察心率、體溫及血壓,如出現(xiàn)異常及時聯(lián)合醫(yī)生進行相應治療。
1.3.2 精細化組 在基礎護理的方案上進行精細化護理。(1)病情觀察:患者在清晨及夜間病情發(fā)作頻繁,醫(yī)護人員了解癥狀發(fā)作規(guī)律,按照護理交接制度密切觀察,增加夜間巡視病房,及時與患者溝通,有利于及時采取護理及治療措施。(2)血壓觀察:肺結核患者由于病情多次發(fā)作,心理壓力較大,精神高度緊張導致血壓升高。醫(yī)護個性化對患者進行血壓知識健康指導,減少壓力過度增加,血壓2 h檢測1次,當血壓升高140/180 mmHg(1 mmHg=0.133 kPa)時及時服用降壓藥物,觀察服藥后血壓情況,保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3)用藥指導:臨床治療過程中減少患者咳嗽,如出現(xiàn)劇烈咳嗽根據(jù)醫(yī)生指導服用鎮(zhèn)咳祛痰劑,機體素質較弱患者謹慎使用藥物,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用藥期間出現(xiàn)窒息,快速清除口腔分泌物進行吸氧,保證呼吸暢通。(4)心理護理: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存在焦慮、悲觀等心理問題,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存在的疑慮及擔憂事情進行講解,穩(wěn)定情緒,講解治療成功病例增加治療患者治療積極性。(5)飲食護理:飲食以高蛋白如牛肉、牛奶、雞蛋等,高纖維化食物包含全谷物、豆類等,避免過燙,病情加重時采用半流質食物,控制糖分和鹽分攝入,避免刺激性食物。(6)生活護理:保證患者在安靜環(huán)境下休息,單人單間,減少活動,休息時采用側臥位,清理床單,定期進行皮膚按摩,保證口腔清潔,做好地面、用品消毒工作。(7)出院時護理:患者出院時保證睡眠及休息,嚴密觀察患者窒息發(fā)生,控制血壓,指導患者正確測量血壓,定期門診復查。
1.4 觀察指標
1.4.1 血壓指標 采用歐姆龍電子血壓監(jiān)測儀(上海雙旭電子有限公司),患者左側手臂與心臟平行,檢測前患者靜坐5 min,檢測左側手臂后檢測右側,平均檢測3次,獲取舒張壓(DBP)和收縮壓(SBP)。
1.4.2 護理質量評價 采用自制自評量表,滿分100分,疾病基礎知識、操作技能、書寫能力、態(tài)度、設備儀器等,每項目共計100分,越接近100分護理質量越好。
1.4.3 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滿意度量表,其中有6項因素,共6分。0~2分:不滿意;3分:基本滿意;4分:滿意;滿意度:(滿意人數(shù)+基本滿意人數(shù))/患者總人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行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基礎組和精細化組血壓水平比較 護理前,基礎組和精細化組DBP及SB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DBP及SBP均降低,精細化組均低于基礎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比較(mmHg,)
表1 兩組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比較(mmHg,)
注:基礎組采用基礎護理方法,精細化組在基礎護理的方案上進行精細化護理,DBP為舒張壓,SBP為收縮壓,1 mmHg=0.133 kPa
組間基礎組精細化組t值P值例數(shù)30 30 DBP(mmHg)護理前140.25±10.33 141.39±9.66 0.441 0.661護理后126.15±7.20 112.30±6.98 7.565<0.001 t值6.133 13.369 P值<0.001<0.001 SBP(mmHg)護理前98.34±5.54 97.15±6.22 0.783 0.437護理后86.74±4.66 76.80±5.11 7.872<0.001 t值8.777 13.846 P值<0.001<0.001
2.2 基礎組和精細化組護理質量比較 護理前,基礎組和精細化組護理質量評分分別為(62.30±1.20)分、(61.08±1.06)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均提高,精細化組護理質量評分為(89.56±1.66)分,基礎組為(80.02±1.2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基礎組和精細化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精細化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基礎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54,P=0.042),見表2。
表2 基礎組和精細化組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肺結核病是一種傳染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存在基礎疾病患者是易感人群,但是大多數(shù)可治愈,預后較好。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病情高于單一疾病,由于對疾病過度擔心會導致壓力驟升,易出現(xiàn)恐懼、抑郁等負面心理,導致血壓升高惡化病情[6]。近些年,隨著醫(yī)學模式轉變,更加注重醫(yī)護人員的護理質量及增加患者護理滿意度。
精細化護理有先進的護理理念,能夠針對患者不同情況進行差異護理,從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運用循證醫(yī)學科學的護理措施,改善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的不良癥狀,減少不良耐受,有利于增加患者康復。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可加重咽喉痙攣,隨病情增加誘發(fā)窒息及休克,影響生命安全。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臨床需要采用止咳及降壓藥物,但是患者免疫能力較弱,適應能力較弱,易出現(xiàn)煩躁等悲觀情況,用藥依從性較差[7]。精細化護理在基礎護理的護理方式上加強用藥護理,極大程度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臨床療效[8]。李永紅等[9]對高血壓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能夠顯著改善高血壓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精細化組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后SBP和DBP均降低,說明精細化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
護理質量及滿意度是一種全球公認的健康概念,表明對患者的關心不僅僅只看重健康,對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也給予同樣重視。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承受著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壓力,并發(fā)癥帶來的疼痛感,面對死亡產(chǎn)生的恐懼感,并滯后性的角色弱化,都要求提供高效的護理增加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護理滿意度,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護理質量。精細化護理能夠提高醫(yī)護人員護理質量,增加護理效率,提高滿意度[10]。為藥物控制干預的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提供精細化護理措施能夠降低其對漫長療程的抵觸情緒,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有利于改善預后,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預后較好[11]。黃玉華[12]證明,采用精細化護理,通過加強夜班查房,提高護理質量。精細化護理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的密切關系,推動護理模式向更深的層次開展,促進護理工作向人-生物-社會的醫(yī)學模式轉變。Yahya等[13]研究,精細化護理能提高護理醫(yī)療質量,有利于減少醫(yī)療事故發(fā)生,有助于促使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本文精細化組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后護理質量及滿意度均升高,說明精細化護理適用于肺結核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治療,相比基礎護理效果、患者滿意度提高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通過病情、血壓、心理、生活及飲食等多方面護理有利于降低肺結核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提高護理效果及醫(yī)護人員護理質量,有利于患者康復。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