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上海筑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1
王昌齡的《詩格》道出了詩的三種境界:物境、情境和意境,也正是禪學三境的寫照,禪學講究的是在物境中去情息念,超越物境而獲得的真切心靈感受,從感覺的真實上升到思想上絕對的真實,這種真如、真境恰恰是對人生至高的感悟。在當代的建筑設計中,將禪學思想應運其中,深層挖掘人心靈深處的需求,從而使建筑、環(huán)境和人內心產生共鳴,并在心理產生親切感、依賴感和認同感[1]。
德璟置業(yè)草堂寺項目規(guī)劃遵從中國傳統(tǒng)規(guī)劃思想,透過城市肌理對建筑類型及形態(tài)進行分析,充分體現里坊形制對稱而均衡的禮儀空間,以體現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中以求生存與發(fā)展。在造園技法上崇尚自然,依托景觀資源和地形的相對方整性,規(guī)劃設計以“禪學三境”為思想,使客戶享受“養(yǎng)生、文教、養(yǎng)老”的沉浸式體驗。
陜西德璟置業(yè)草堂寺項目位于西安西南部,可遠眺圭峰山東鄰千年古寺草堂寺,西靠戶太八號研究基地,規(guī)劃中的地鐵15號線經過此處從細柳向西南方向到達西留村,地塊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故在東側規(guī)劃步步行街,北部與住宅區(qū)結合作為社區(qū)商業(yè),西部草堂寺人氣興旺,借用草堂寺文化打造獨特商業(yè),項目靠近各大高校,南面緊鄰各大景區(qū),人文氛圍濃厚,地蘊天成,休閑資源豐富,居住體驗更佳。
東方禪意講究天人合一,以“禪”為題、以“境”為景,將禪學的三層境界“物境”、“情境”、“意境”融入建筑的場所中,形成由人從塵世到禪理哲學的精神洗禮的過程,從而創(chuàng)造出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
2.2.1 “物境”。通過地塊總體規(guī)劃重塑“里坊、街巷”的空間肌理、“院落”文化、園林定制、商業(yè)鏡像、建筑設計,營造禪學三境的“物境”,讓人在走街串巷中能重拾舊時記憶,從而激起場所精神,如圖1。
圖1 禪意“物境”圖
2.2.1.1 “里坊、街巷”的空間肌理。滲透街巷里坊的傳統(tǒng)園林城市肌理,傳承地域文脈,定制庭院,使院落生活回歸,重構現代禮儀空間,層層遞進的中國傳統(tǒng)里坊制禮儀空間,現代高品質舒適生活融入里坊,懷著對院居生活美學的敬意,呈現出生活情境本身所傳達街巷、里坊、宅間、院回、舍內的溫情。讓人在配套完善的生活中體驗“街”的便捷高效性,在高品質聚集的生活圈層里體會“坊”的魅力;在鄰里間“巷”感受人文情懷;在東方人骨子里獨有的情懷 “院”里體會生活的愜意。營造傳統(tǒng)園林、定制庭院個性差異性庭院,生態(tài)山石景觀設計從秦嶺取景,合理植被選型采用西安當地特有樹種,依照河道與水塘因勢造景,使里坊景觀嚴整而有秩序,中央園林自由而充滿意境[2]。
2.2.1.2 “院落”文化。融匯古今的中式大宅,東魂西技融古通今,在最符合國人生活習慣的“院落”居住文化里體會東魂的內涵,其氣勢恢宏、壯麗華貴、講究對稱、色彩講究的中式蘊含不僅是一種情結更是一種文化。在最符合全球化視野資本精英審美的建筑風格感知東魂的外在表象,并升起中國傳統(tǒng)人居哲學、造園理念、審美情趣的尊重,以當世最高品質建筑材料、建造技藝打造高標準居所的前瞻性。
2.2.1.3 園林定制。嚴整的軸線禮儀景觀,寫意的中央園林景觀,定制個性庭院景觀,項目中營造出富麗堂皇的古典皇家園林如瑰寶般地表達了中國人的自然觀和人生觀;在規(guī)模較小處設置假山小品等小巧玲瓏的私家園林來抒發(fā)人們對自然和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向往與熱愛,從中體會中國巧匠的智慧,并感受儒釋道文化藝術的魅力。
2.2.1.4 商業(yè)境象。以示范區(qū)的商業(yè)為起點,沿著地塊東側的道路向北布置商業(yè),將東側道路打造成商業(yè)步行街,因靠近草堂寺,故仿效古人以寺為中心的思想和逛廟會集市的習俗,營造“游人川流不息,酒家燈火通明”的地域氣息。古人法制加之“禪意”內涵,形成具有東方禪意的“現代集市”。根據內部空間結構勾勒出“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的春景圖,描繪出“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的納涼圖,在“解落三秋葉”的氣息里感悟人生,并營造“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的冬景圖,四季“詩畫合一”的景觀結合現代中式的建筑風格和豐富多變的形體,增強了商業(yè)空間的趣味性;簡潔的線條,大面積玻璃窗,也營造出商業(yè)熱鬧通透的氛圍。
2.2.1.5 建筑舒適與均好。住宅建筑采用新中式的建筑風格,簡潔現代、延續(xù)文脈,也貼合西安當地各個居住階層的意望。啟動區(qū)建筑風格經典耐看、具標志性、強化主題、吸引人群與住宅風格協(xié)調。借鑒禮儀空間與嚴整的里坊制度營造傳統(tǒng)園林景觀,區(qū)分產品層次,利用臺地空間,豐富空間層次。延續(xù)原始景觀文脈肌理,以健康、養(yǎng)老為優(yōu)勢主導著力打造健康養(yǎng)老服務別墅集群新典范,創(chuàng)造獨一無二的內部自我稀缺性。養(yǎng)老公寓區(qū)域內部設置茶室、老年大學等空間,舒適的室外環(huán)境有不同功能的活動空間,增強了老人活動的參與性,景觀系統(tǒng)的均好性營造出各個尺度景觀有不同性格。
2.2.1.6 建筑語言。應用四合院中式建筑經典符號木雕、石雕、磚雕、坡屋頂、飛檐,圍合式的院落、庭院,鏤空花窗、朱紅色大門及各種紋樣的金屬構件,飛檐那向上的、起翹的靈動之美,延向深遠的天空,門窗朱紅色鏤空花,開啟那扇門,你想享受什么樣的生活?推開那扇窗,讓你想看到什么樣的世界?也延入我們多愁善感的心田。當指尖觸及那些有特殊意義的裝飾紋樣,讓失落已久的人們重新找到回家的感覺。
回字紋富貴不到頭。古錢紋璀璨的門頭裝飾,精致的構件、門環(huán)、壁燈及那“富貴不到頭”的回紋,這種種的一切,讓人如同徜徉在濃郁的現代氣息中,又能夠切身感受時光的穿梭,回到那失落的夢中世界。如圖2。
圖2 建筑語言應用圖
2.2.2 “情境”和“意境”。禪學院以傳統(tǒng)的院落空間“二進院”為原型,采用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將禪學哲理意境融入院落空間中,建筑與禪學園林景觀的完美融合,給人以參禪悟道的“情境”,強調“隱、靜”的場所感,追求一種尊重自然、回歸自然的生活哲學。
禪學院的立面風格以現代簡約風格,同時融入中式符號元素,形成具有禪學特色的新現代中式風格。整體建筑色調以玻璃為主,強調通透性,院落景觀以“隱、靜”為主導思想,以四水歸堂為東方意境,以“禪”為文化主題,采用“詩畫合一”的設計理念,將項目別墅區(qū)的中心景觀進行縮影,同時提煉中國傳統(tǒng)園林拙政園的景觀細節(jié),兩者結合,加之傳統(tǒng)“禪學思想”,形成禪學“意境”。
中心景觀縮影傳統(tǒng)元素提煉禪學“意境”,將中心景觀濃縮到景觀示范區(qū),打造良好的景觀氛圍,中式傳統(tǒng)意境構成景觀想象,以體現東方禪意及健康養(yǎng)生的主題。
圖3 “情境”和“意境”設計
傳統(tǒng)的古典建筑空間布局講究軸線對稱、井然有序,強調院落空間與建筑及人的關系,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意境將傳統(tǒng)建筑的圍合布置進行提煉,同時將“情境”和“意境”融入院落空間,充分利用水系、景觀優(yōu)勢,形成總體空間布局[3]。
建筑設計已經從滿足人們生活物質需求向精神追求的方向發(fā)展,建筑開發(fā)與設計在當代已取得各項的進展和突破。本案中以“禪學三境”為理念,在建筑設計中將商業(yè)規(guī)劃與園林營造并舉,以建筑語言重拾“院落”文化,延續(xù)“里坊、街巷”肌理等策略來歌賦建筑“物境”、“情境”和“意境”的生命力,是站在人心靈深處的高度上鑄就了作品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