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中
(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坡老寨3#渡槽工程屬于貴州省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水宗、水塘支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屬于4級建筑,按照10年一遇洪水位設計圍堰和支撐系統(tǒng),設計洪水標準為10年。為盡可能保證坡老寨3#渡槽工程施工質量,科學應用渡槽施工技術,因此文章圍繞該課題開展具體研究。
位于紫云縣格凸河鎮(zhèn)沙鍋村坡老寨組的坡老寨3#渡槽設計流量、加大流量分別為0.92 m3/s、1.16 m3/s,渡槽糙率、縱向坡度、漸變段糙率分別為0.02、1/1 500、0.02,采用雙跨的連續(xù)拱跨式設計,屬于貴州省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水宗、水塘支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渡槽進口地形、出口地形坡度分別為15°~25°、20°~30°,進口存在順向坡的圍巖走向,出口存在逆向坡的圍巖走向,存在穩(wěn)定的自然坡體。第四系覆蓋層廣布于沿線,殘坡積黏土夾碎石存在于岸坡,2~5 m的沖洪積沙礫石層存在于河床,三疊系中統(tǒng)邊陽組的泥巖、砂巖為下伏基巖,巖層產狀180°~220°∠40°~60°,弱風化層、強風化層厚度分別為5~7 m、4~6 m。坡老寨3#渡槽共28跨,U型槽殼,全長、槽身高、槽身寬分別為237、2.20、2.60 m,設有27排排架柱與雙拱(70.28 m跨徑),采用板拱的拱圈,寬度、厚度分別為3.60 m、1.50 m,拱上分布有4#~20#排架。采用板式的拱外排架基礎,長、高(兩層)、寬分別為2.70、1.40、4.60 m,鋼筋混凝土的規(guī)格為C25,排架采用相同規(guī)格,其斷面尺寸為0.70 m×0.50 m,最高的12#排架為16.38 m。拱圈的鋼筋混凝土規(guī)格為C30,斷面尺寸為3.60 m×1.50 m,矢高14.06 m。1#、2#拱座長、寬、高分別為7.00、5.00、6.70 m,鋼筋混凝土的規(guī)格為C25。中墩采用C25的鋼筋混凝土,高度、平面尺寸分別為12.00 m、7.85 m×7.00 m,工程采用固結灌漿處理渡槽基礎。
工程施工主要涉及臨時施工用房、施工道路、橫跨通道、水平垂直運輸、臨時工程、渡槽支撐系統(tǒng)、拱圈與渡槽支撐系統(tǒng)拆除、安全防護、拱圈沙袋預壓、槽殼沙袋預壓、定型鋼模板、預埋Ф50PVC管及鋼筋等內容,文章將圍繞此工程中渡槽施工技術應用重點開展深入探討,圖1為坡老寨3#渡槽縱剖面圖。
開挖區(qū)原始地面在施工前由四方人員進行測量,擋水圍堰修建于中墩靠河道一側。采用塑料薄膜與黏土相結合形成圍堰的防滲體,黏土為主要回填料,需保證黏土和防滲薄膜在回填時同時上升,每層按照40 cm進行填土,碾壓密實采用挖掘機,編織袋護坡用于圍堰內外側,2 m高干塊防沖設置于河道側邊坡。施工過程中的基坑積水由1臺4寸污水泵處理,挖掘機在靠近中墩基礎邊沿下挖小基坑2個,用于地下水、積水、浸水的收集,結構線外需要挖出一條散水小溝。放坡開挖嚴格遵循設計圖尺寸開展,依次完成基礎開挖、基礎處理、排架基礎開挖,開挖面的護面保護通過設置護面保護。渡槽基礎的固結灌漿施工需要在壓重混凝土完成后開展,選擇Ф50鉆的鉆頭,完成鉆孔后進行PVC管安裝,梅花型設置30 cm間距的注漿孔,鉆Ф10 mm孔于地下段管身,端頭封口保護,完成扎鋼筋澆筑拱座混凝土后即可開展固結灌漿施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具體基于孔內循環(huán)法進行施工,全孔一次鉆灌,灌漿壓力控制為0.10 MPa(Ⅰ序孔)、0.20 MPa(Ⅱ序孔),同時需考慮承壓水頭影響,為保證灌漿質量,灌漿壓力需適當提高,灌區(qū)地質條件、吸漿率、透水率帶來的影響也需要得到重視。需安裝壓力表于孔口回漿管上,并裝設皮囊式乳漿防止器于其下。
圖1 坡老寨3#渡槽縱剖面圖
拱圈段為坡老寨3#渡槽的重點,拱圈施工需開展重點分析,由于工程跨公路、跨河,導流解決采用鋼筒與貝雷架,起拱線與貝雷架頂部水平,碗扣式滿堂腳手架方案用于以上和其余段施工。選擇Ф450鋼筒樁單排3根用于貝雷架支點,受力基墩選擇C20鋼筋混凝土基礎,同時采用臺階型的其余段基礎。拱圈施工存在最大9.37 cm的預拱度,設計提供預拱度、彈性變形、受載后支架基礎的非彈性不沉分別為7 cm、5 mm、9.37 mm。按照11段6序開展施工設計單拱肋澆筑,4個間隔槽設置于每跨拱肋,后序段混凝土澆筑前需要人工鑿毛處理接觸面,具體施工需按照20%內控制4段混凝土澆筑量偏差。封拱在15℃~20℃溫度下開展,需保證達到設計強度的渡槽拱圈混凝土,選擇C35細石混凝土,加入氧化鈣類的微膨脹劑。存在80%以上相鄰段混凝土強度時可開展頂部間隔槽的施工,下部間隔槽在完成全段混凝土澆筑的1個月后進行施工。由于坡老寨3#渡槽板拱承載能力遠大于干河渡槽肋拱,存在90%以上的封拱混凝土強度后,即可將下部支撐系統(tǒng)拆除。采用分段預壓進行渡槽板拱預壓施工,按施工荷載上部槽殼預壓8跨,采用水作為預壓材料,需按照混凝土澆筑的先后順序開展預壓、混凝土澆筑、支撐系統(tǒng)拆除、上部加載施工。
基于6段定型鋼模開展4 m高的拱上排架支撐模板安裝,聯系梁以上0.42 m處設置每一澆筑段施工縫。在向下1.46 m的排架蓋梁處軸線位置設置槽殼支撐系統(tǒng),長700 mm的Ф50 PVC管縱向預埋1根,抗滑支點采用插入的Ф48鋼錠,槽殼支撐支點具體設計如圖2所示。具體施工過程需要做好安全技術交底,搭設架體的扣件、鋼管等材料需要提前準備好,支撐安全保障也需要在搭設前準備好。
圖2 槽殼支撐支點設計示意圖
工程基于碗扣式腳手作為項目腳手架,剪刀采用鋼管架。在具體的拱圈施工過程中,由于存在兩跨拱圈,分別跨河與省道,為解決導流和施工交通,跨河段設置貝雷架,8排共48 m,貝雷架支點豎向支撐采用8 mm壁厚的3根Ф450鋼筒,伸入河床6 m,高度約6 m。貝雷架基礎采用2根56 a工字鋼,設置于鋼筒上部,設11排單跨貝雷架,橫向設16#工字鋼于上部;跨公路段通道設計中的主要支撐高度、長度分別為5.80、6.00 m,同時設置2 m延長防護棚于進出口。兩側豎向支撐采用8 mm壁厚的3根Ф600鋼筒,現澆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C20)設置于鋼筒下部,具體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跨公路段通道設計示意圖
排架施工基于井字型搭設的腳手架作為支持系統(tǒng),采用雙層腳手架,四面設拋撐,Ф16插筋在背部預留,4個支點預埋于距排架1.20 m處,具體如圖4所示。排架施工需要以到達50%拱圈封拱設計強度為依據,高度較小的拱上中部3跨支撐采用滿堂腳手架。
渡槽中墩右側設置鋼筋加工場,運輸采用塔吊。鋼筋需要在使用前分批開展機械性能試驗,具體施工需保證冷拉鋼筋不用于結構非預應力混凝土中。鋼筋加工與安裝需以平直、表面潔凈無損、符合施工圖紙要求為規(guī)范,人工安裝所有結構鋼筋,采用40 d的鋼筋錨固長度,焊接接頭,需存在最短5 d的雙面焊搭接長度以及最小10 d的單面焊搭接長度。模板與鋼筋間設置強度需不小于混凝土墊塊的設計強度,鋼筋架立位置在施工過程中的經常性檢查和變形校正也不容忽視;基礎混凝土模板施工基于標準鋼模進行,采用膠合的拱座模板,鋼管架固定木枋外水平向模板。采用膠合板的底面和兩側模板作為板拱模板,一次安裝。木模板用于板拱背部,采用定型模板進行排架模板施工,采用廠家加工的槽殼內外模。
圖4 排架支撐系統(tǒng)示意圖
混凝土施工設置混凝土攪拌站于渡槽第一跨左側,采用2.30~2.80細度模數的中砂,以及現場罐裝存放的通用硅酸鹽散裝水泥,強度為4.25 MPa,靠河邊打井抽取施工用水,水膠比取0.55,基礎、拱圈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為50~90 mm,排架、槽殼控制為100~150 mm。以拱圈混凝土施工為例,采用二級配混凝土施工,需分段澆筑混凝土,并基于5 cm控制封拱混凝土坍落度,各接觸面的鑿毛處理與素水泥純漿涂刷不容忽視。需同步、對稱、均勻上升開展兩跨澆筑,規(guī)避失穩(wěn)等問題,左右兩節(jié)段混凝土需基于15%內控制澆筑重量偏差;止水安裝選擇橡膠止水帶作為止水材料,選擇聚乙烯閉孔泡沫板為填縫材料,需做好材料的質量檢查工作,具體施工中聚乙烯閉孔泡沫板用于填塞止水帶下部,60 mm厚泡沫板在迎水面固定于內模外側,采用螺栓固定,基礎面需在安裝前清理干凈,隨后進行橡膠帶固定,覆蓋保護采用瀝青砂漿,需保證填實抹平質量。
綜上所述,渡槽施工技術的應用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文中涉及的拱圈施工、排架與槽殼施工等內容,則直觀展示了渡槽施工技術的應用路徑。為更好地服務于水利工程建設,渡槽施工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關注施工安全管理的強化、防洪度汛保證措施的優(yōu)選、原河床保護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