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
麻城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湖北黃岡 438300
實習生是醫(yī)院內各科室新鮮血液的補充,但實習生并無臨床實際操作經驗,無法立刻投身科室工作中,需先行進行教學培訓,將自身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1]。目前,各地區(qū)醫(yī)院臨床帶教多以講授法進行,雖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實習生學習積極性較低,對提升其診療能力作用較差,加之新生兒科科室特殊性,對醫(yī)護人員醫(yī)療服務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尋求更為有效的帶教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2-3]。該文選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該院新生兒科接納實習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在新生兒科臨床帶教中應用規(guī)范化帶教的效果,為新生兒科實習生帶教方式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新生兒科接納實習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使用計算機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中男實習生10名、女實習生15名;年齡最小實習生21歲、年齡最大實習生25歲,平均(22.65±0.65)歲。觀察組中男實習生11名、女實習生14名;年齡最小實習生20歲,年齡最大實習生25歲,平均(22.59±0.61)歲。兩組實習生年齡、性別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講授式模式帶教,即挑選科室內經驗豐富的臨床醫(yī)務人員對實習生以言語講解方式帶教。
觀察組應用規(guī)范化帶教,具體為:①組建規(guī)范化帶教團隊:該科室挑選從業(yè)超過6年業(yè)務能力較強的臨床醫(yī)師1名擔任主教師(帶教團隊組長),并挑選從業(yè)3年以上業(yè)務精湛的醫(yī)護人員4名作為常規(guī)教師,即主教師1名,常規(guī)教師4名,共計5名。②教學計劃制定:規(guī)范化帶教團隊依照該科室內具體實際并結合以往實習生教學大綱制定出包含帶教目標、各周安排、教學活動多樣化、考核等內容的教學計劃,同時引入臨床路徑管理理念,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③具體教學內容:該科室教學計劃共計4周,第1周主要對實習生專業(yè)理論知識進行鞏固,通過講座、座談會等方式,對實習生集中講解該科室布局、工作重點、相關制度、帶教內容與計劃等信息,先行對實習生明確帶教目標,初步建立實習生與帶教老師之間的交流,減少陌生感,隨后,在1周內由教師通過實際案例講解科室患兒的疾病類型、病因、臨床表現(xiàn)、處理、護理等。第2周主要對科室內儀器進行熟練掌握,新生兒科患兒極具特殊性,熟練的掌握各項儀器操作尤為必要,儀器帶教主要挑選16:00-18:00點進行,主要包括新生兒血糖監(jiān)測、早產箱、藍光箱、監(jiān)護儀、呼吸機等儀器的使用方法。第3周主要對具體操作進行教學,由教師在日常接納患兒中進行挑選,并獲取家長的同意,由教師進行實際操作,對實習生講解新生兒頭皮靜脈輸液、吸氧、采血、洗胃等操作的具體流程及注意事項,并先行使用模具進行練習,由教師進行指導、糾正,待熟悉后進行實際操作。第4周主要對科室專業(yè)技能進行培訓,包括日常新生兒的護理,護理文件、報告、記錄的書寫,優(yōu)質護理具體操作,查房,臨床糾紛處理及法律知識培訓等。④教學方式多樣化:在帶教過程中,規(guī)范化教學團隊制定出不同的帶教方式,用以提升實習生學習積極性,如每周帶教老師個人微課堂、理論知識學習大課堂、實際查房教學、操作教學以及模具訓練等。⑤考核:帶教前,由科室對實習生先行進行理論基礎、實際操作、器械使用考核,以此摸底,帶教后,理論基礎考核于帶教完成后進行,實際操作考核于第3周最后一日進行,儀器使用考核于第2周最后一日進行。
①對比兩組實習生帶教前后理論基礎考核得分、實際操作考核得分、儀器使用考核得分。該次研究3項考核得分區(qū)間均為0~100分,各項得分與實習生掌握度成正相關。
②對比兩組實習生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該次研究滿意度由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得出,該問卷為實習生匿名填寫,得分區(qū)間0~100分,以分值劃分滿意度區(qū)間,非常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60~79分)、不滿意(0~59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該次研究問卷共計發(fā)放50份,回收率達100.0%,問卷結果有效。
該次研究包含數據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間帶教前理論基礎考核得分、實際操作考核得分、儀器使用考核得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組帶教后理論基礎考核得分、實際操作考核得分、儀器使用考核得分均有所提升,且組間帶教后理論基礎考核得分、實際操作考核得分、儀器使用考核得分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各項考核得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各項考核得分對比[(±s),分]
組別理論基礎考核 實際操作考核 儀器使用考核帶教前帶教后帶教前帶教后帶教前 帶教后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值P值67.68±10.25 67.85±10.14 0.059 0.953 72.35±10.34 84.61±10.37 4.186<0.001 50.34±10.25 50.41±10.11 0.024 0.981 70.11±9.12 80.21±8.34 4.086<0.001 45.39±6.34 45.37±6.35 0.011 0.991 60.58±5.43 72.11±6.21 6.989<0.001
觀察組實習生帶教方式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帶教方式滿意度對比[n(%)]
新生兒科是醫(yī)院內特殊的科室之一,是醫(yī)院針對新生兒期早產兒以及先天性疾病患兒設立的新生兒專業(yè)科室,因科室患兒的特殊性,對醫(yī)務人員醫(yī)療服務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帶教方式的優(yōu)劣格外重要[4-6]。
目前,臨床已經明確新生兒科帶教所面臨的難點,主要包括[7-8]:①科室患兒特殊性。該科室接收患兒多為先天性疾病患兒以及早產兒,醫(yī)務人員需有豐富的??评碚撝R;②操作技術難度較大。先天性疾病種類繁多,故新生兒科內各種醫(yī)療設備也多,加之新生兒機體尚未發(fā)育成熟,儀器操作需小心謹慎,實習生若未能熟練掌握,極易出現(xiàn)意外狀況;③工作繁忙。在帶教過程中,傳統(tǒng)帶教方式極易因各種突發(fā)狀況而中斷,嚴重影響帶教質量以及實習生的學習積極性;④家長?,F(xiàn)階段,獨生子女仍是生育常態(tài),新生兒早產或者先天性疾病均會對家長情緒造成影響,絕大多數家長會拒絕實習生觀摩或者診療,致使實習生實際操作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心理壓力工作環(huán)境等也會帶來一定的困難。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yī)療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意見》[9]出臺以來,該院于日常工作中貫徹落實意見相關要求,帶教方式變革便是具體體現(xiàn)。傳統(tǒng)帶教方式多以講授法為主,該方式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灌注,而忽略了實習生臨床實際操作經驗匱乏、儀器使用不熟練等方面,故而無法有效提升實習生實際診療能力,對院內醫(yī)療服務水平提升并無太大作用。而規(guī)范化帶教更加注重實習生全面發(fā)展,在理論學習基礎上,增添實際操作、儀器使用訓練,有效提升了實習生診療能力,為日后參與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文中,教學前,兩組實習生各項考核成績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教學后,觀察組實習生各項考核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應用規(guī)范化教學效果更佳,能夠有效提升實習生理論基礎掌握度、實際操作和儀器使用熟練度,促使實習生更快投身工作當中。且觀察組實習生對教學方式滿意度更高(P<0.05),也表明該教學方式的優(yōu)越性,更能夠得到實習生的認可。該研究結果得到了王亞莉[10]學者的佐證。
但該研究樣本數量較少,研究結果可能存在誤差,后續(xù)將納入更多樣本,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探究在新生兒科臨床帶教中應用規(guī)范化帶教的其他優(yōu)點,為提升新生兒科臨床帶教效果。
綜上所述,將規(guī)范化帶教應用于新生兒科臨床帶教效果顯著,可有效豐富實習生理論基礎,提升其實際操作能力及儀器使用的熟練度,便于快速上崗,且實習生對帶教方式滿意度高,值得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