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光
中國電建集團有限公司北方區(qū)域總部,北京 100000
人工凍結是一種先進的地層加固方法,具有較強的封水性能,且地層可復原性好、繞障性強、施工方便,適用于各種地層條件。近年來,隨著我國地鐵建設規(guī)模的增大,人工凍結技術在地鐵施工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其可使開挖空間周圍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地層形成高強度人工凍土,提供可靠的臨時支護與隔水帷幕,凍結壁連續(xù)性、整體性好,地鐵施工時可根據工程需要靈活布置凍結孔、調節(jié)制冷媒介,為實際工程安全作業(yè)保駕護航。
凍結法(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AGF)也被稱為人工凍結技術,即人為制造低溫環(huán)境,通過將土體內自由水的溫度降至0℃以下,自由水結成冰后黏結土體,形成凍結土體。凍土強度高、穩(wěn)定性強、隔水性能好,可起到較好的支護、隔水作用,適應復雜地層條件施工作業(yè)。
凍結法的應用源于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移動式凍結機械的產生使工程凍結成為可能,并開始應用于工程建設中。19世紀80年代,德國工程師波茨舒創(chuàng)立凍結法原理,并申請專利,在阿爾巴里德煤礦井筒施工中成功運用。20世紀90年代,國內外已經實現(xiàn)了人工凍結法的廣泛應用,包括建筑地基、礦井建設、地鐵工程、輸洪隧道等領域。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入凍結法,首次試用是在開灤林西礦風井,施工效果良好,此后在全國各地礦井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積累了大量的施工經驗。直至70年代,凍結法在我國城市建設中得到了推廣,在北京、沈陽、上海、廣州地鐵工程中均實現(xiàn)了成功應用。文章主要圍繞人工凍結技術在地鐵施工中的應用展開詳細分析。
人工凍結,實質上是利用低溫環(huán)境改變土體特性的地層加固技術。人工凍結施工,需要在地層中鋪設管道,安裝凍結機械與相應循環(huán)系統(tǒng),通過制冷媒介可吸收土體熱量,松散含水巖土成凍土后形成人工開挖所需臨時固結體,達到地層加固的目的,并創(chuàng)造無水施工環(huán)境。凍結系統(tǒng)示意圖(鹽水)如圖1所示。
圖1 凍結系統(tǒng)示意圖
完成凍結施工后可開挖隧道,剛性支護工作結束后可停止制冷,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工凍層逐步解凍,恢復巖土初始狀態(tài)。在人工凍結技術的運用下,凍土的形成并非一成不變,土體內自由水的變化可分為5個階段,如圖2所示。
圖2 凍土中自由水凍結曲線
近年來,我國人工凍結常用的有低溫鹽水法和液氮凍結法兩種施工方法,具體分析如下。
(1)低溫鹽水法:間接凍結法,將制冷物質(氨、氟利昂)注入制冷壓縮機內,通過循環(huán)做功將鹽水降至0℃以下,采用凍結管將低溫鹽水送至巖層內,實現(xiàn)土體凍結。低溫鹽水法主要包括氨循環(huán)系統(tǒng)、鹽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冷卻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三大循環(huán)工作系統(tǒng),其可以獲得-35~-20℃的低溫鹽水,2~3個月內凍結巖土。
(2)液氮凍結法:此種凍結法主要是通過壓強將液氮抽入地層內,并做好熱尾氣的處理,液氮溫度可低至-190℃,以此快速形成凍結壁,凍結時間短則幾個小時,多則幾十個小時。因此,液氮冷凍法具有凍結速度快、強度高的特點,可用于搶險堵水情況,但是液氮提取較為復雜,成本偏高。
在地鐵工程中,人工凍結施工工藝可總結為“三大階段、四大工序”,具體如下所述。
(1)三大階段:擴展凍結、凍結保護、解除凍結階段。在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后開始凍結施工,并將人工凍結壁擴大至設計所需厚度;凍結壁強度、厚度達標后,進入正常施工階段;完成施工后,停止制冷,逐步恢復初始土溫。
(2)四大工序:①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包括建立制冷站、水電系統(tǒng)等,完成凍結鉆孔量測工作,及時安裝制冷機械、凍結管線;②凍結管試漏,并安裝集配液圈;③落實凍結期溫度監(jiān)測與維護工作,完成開挖襯砌工作;④完成作業(yè)后拆除設備,融沉注漿等。
目前,人工凍結已經成為主要的地層加固技術,結合相關施工經驗可將其優(yōu)點歸納如下:凍結帷幕形狀靈活多變,可適應不同場地條件,施工方便;不同工程地質條件不同,但是只要含有一定量的水就可以采用凍結法,如軟土、不穩(wěn)定土層、流砂,以及高地壓、高水壓條件均可適用;凍土強度高、滲透性低,可提供支護、隔水作用,且此方法對環(huán)境無污染,噪聲小。
文章以某地鐵區(qū)間隧道聯(lián)絡通道施工為例展開分析。此項目左右線里程分別為DK29+181.000、DK29+200.250,線間距13356mm。聯(lián)絡通道左右線長度分別為69.653m、69.649m,隧道中心埋深為17m,隧道管片采用鋼管片,隧道內徑為5.4m,管片厚度為300mm。隧道初次支護采用C25P6混凝土,厚度為250mm;二次襯砌采用C35P10混凝土,厚度為400mm;臨時支護層與永久結構層間設防水層;結構層底部左、右線各預埋1根DN250球墨鑄鐵管作為排水管。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結構示意圖(單位:mm)
該項目聯(lián)絡通道基本處于粉土、粉砂層,泵房處于粉砂層、中砂層;場地內淺層地下水主要是孔隙潛水、承壓水,結合水文資料分析考慮承壓水頭高度為12m(高程為80.48~81.77m)。場地周邊無重要建筑物,左線外側分布有部分市政管道,與聯(lián)絡通道中心最小距離為19m。
結合該項目聯(lián)絡通道特點與地層情況,經綜合分析決定采用水平凍結加固土體、礦山暗挖法開挖構筑的施工方案,具體如下:聯(lián)絡通道混凝土管片打設水平凍結孔,將隧道周邊土體凍結,形成不透水凍結壁;在凍結壁的保護下,采用礦山暗挖法開挖隧道內土體,進行二次支護,壁后充填注漿、融沉跟蹤注漿。此次凍結方案由專業(yè)凍結設計單位負責,主要設計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凍結設計參數(shù)
(1)水平凍結孔施工。該項目布置凍結孔、測溫孔以及卸壓孔,具體如下所述。①凍結孔布置:該項目正常布置采用水平孔,當孔位無法滿足要求時,采用斜孔,終孔孔位為設計圈徑;上、右行隧道之間是凍結壁受力不利位置,此處應適當加密凍結布設孔。聯(lián)絡通道各布置凍結孔69個,凍結站側、對側分別為56個、13個,在凍結前需要對凍結孔角度、長度進行調整,并報設計單位審核。②測溫孔布置:該項目聯(lián)絡通道測溫孔均布置8個,凍結站對側6個,通過測溫孔監(jiān)測凍結帷幕不同位置的實際問題,確保施工作業(yè)安全。測溫孔4選用Φ89mm×8mm無縫鋼管,其余規(guī)格為Φ45mm×3mm。③卸壓孔:凍結帷幕封閉區(qū)內各通道布置卸壓孔4個,左、右線分別為2個,卸壓孔上安裝壓力表,每日觀測凍結帷幕內壓力情況,及時釋放凍脹壓力。
采取分期凍結方法,左、右行線分期施工,重點保證左行線先期完成鉆孔施工。遵循自上而下的施工順序,防止下層凍結孔施工引發(fā)上層土體擾動。由于該項目鉆孔施工在承壓含水層中,鉆孔時極易引發(fā)流變、噴沙涌水事故,對此必須在開孔處進行防噴防涌控制處理,如圖4所示。
圖4 鉆孔防噴孔口管裝置示意圖
(2)試運轉與積極凍結。該項目采用低溫鹽水凍結法,完成設備、鹽水管路的安裝后,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調試與試運行。在運轉過程中,及時調節(jié)壓力、溫度等參數(shù),確保機組在相關工藝規(guī)程、設備要求的技術參數(shù)條件下運行。
在系統(tǒng)試運行過程中,定時檢測鹽水溫度、測溫孔溫度以及凍土帷幕擴展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調整凍結系統(tǒng)的運行參數(shù)。當凍結系統(tǒng)進入正常運轉狀態(tài)后,進入積極凍結階段。聯(lián)絡通道積極凍結時,實時查看溫度數(shù)據,根據溫度變化情況判斷凍結壁是否交圈、是否達設計厚度。
(3)維護凍結。當凍結壁交圈、厚度達設計要求后,可適當提高鹽水溫度,進入維護凍結階段,鹽水溫度≤-25℃。
該項目凍結完成后進行正常施工階段,具體如下所述。
(1)開挖施工。該項目開挖條件如下:①制冷機正常運轉,供冷量充分,凍結站運行至開挖前,無超過30h的停機情況;②凍土帷幕厚度達到設計要求;③鹽水系統(tǒng)運行正常;④凍結孔去回路鹽水溫差≤1℃,個別≤2℃;⑤打探孔檢查凍土帷幕與連續(xù)墻界面溫度<-5℃;⑥卸壓孔打開,無泥水涌出等。由建設、監(jiān)理、監(jiān)測、設計、施工等單位聯(lián)合驗收無誤后,方可開挖隧道。未凍結土層采用鐵鍬開挖,已凍結土層采用風鎬開挖。
(2)支護施工。該項目采用二次支護方法,第一次支護采用型鋼支架+木背板,噴射C20混凝土,厚度為250mm;完成開挖與臨時支護后,實施二次支護,采用現(xiàn)澆筑C35鋼筋混凝土結構。
(3)防水施工。在該項目暗挖段中,臨時支護層與結構層間設防水層,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無紡布緩沖層、優(yōu)質PVC或EVA防水板、無紡布保護層,防水板接頭采用雙縫焊接方法,做好真空檢測;抗融沉注漿管穿越防水板的接頭處做好密封處理。項目通過防水板、止水帶、預埋注漿管組成分區(qū)注漿系統(tǒng),獲得了良好的整體防水效果。結構層與隧道接頭處設止水條、預埋注漿管,保證接頭水密性;變形縫設外貼式與中埋式止水帶,內側嵌填封膠,由此獲得一個完整的防水線。
基于凍結法的特殊性,施工監(jiān)測十分關鍵,該項目監(jiān)測項目如表2所示。除了布置的各監(jiān)測孔,項目鹽水去路和回路干管安裝數(shù)字溫度傳感器,采取全自動化監(jiān)測方法,鹽水箱布置標尺;上、右行線隧道中心線從地面豎向打下1根鋼筋,進入地表2m,采用水準儀測量頂部標高。
表2 監(jiān)測監(jiān)控項目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工程建設中,人工凍結法逐漸得到了推廣應用,尤其是地鐵建設、基坑開挖逐漸成為主流工法。在地鐵施工中,通過人工凍結法成功解決了諸多難題,如地面無法加固時隧道的安全施工、隧道施工面臨的潛在涌砂涌水問題等,在工程實踐中需要根據項目情況、地質條件合理選擇凍結方法,科學布置凍結孔、確定凍結參數(shù),在整個開挖、支護施工中需落實相關監(jiān)測監(jiān)控工作,保證項目安全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