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瑞敏
摘要:在學校里,學生最多接觸的是老師,所以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向老師求助。因此,在小學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相關的心理輔導,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家長也需要將注意力從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轉移到更多的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上。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引言:當前,我國國內部分小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逐漸嘗試運用家校合作教育模式,而各種真實案例也表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與家校合作模式進行有效整合?;诖?,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進行嘗試,探索出家校合作的有效路徑。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特點分析
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和性格正在發(fā)生變化。學生雖然對自己的情緒有了初步的控制力,但往往伴隨著不穩(wěn)定、意志力不強、比較沖動、任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情感、意志、性格等良好的養(yǎng)成,都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小學階段是幼兒期和青年期的結合點,具有重要的過渡性作用。在這個階段,學生不僅在身體上發(fā)展很快,在心理上也處于快速提高的時期。但是,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思維簡單,矛盾。由于小學生長期沒有接觸外界環(huán)境,所以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比較匱乏。由于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孩子們對周圍所有新事物的知識都有強烈的渴望,長大后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期待。但矛盾的是,小學生還不夠成熟,所以遇到問題,第一反應不是怎么解決,而是怎么逃避。在他們漫長的成長道路上,問題很多,如果一直回避,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還有一些思想過于簡單的學生,因為長期回避問題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缺乏父母的引導,所以經常被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給打倒。
二、家校合作,共育學生心理健康
1.學校開設獨立的心理輔導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筛鶕?jù)學生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室。在選擇場地時,盡量選擇寬敞、安靜的地方,可以在單獨的小咨詢室內增加一個大的咨詢室,以利于集體或個人咨詢學生的發(fā)展。此外,學校還需要購買相應的設備,如心理量表、減壓工具、書籍等,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態(tài)。輔導室開放時間可根據(jù)學生作息時間調整,方便學生進行心理咨詢。
2.注重因材施教,采取針對教學措施
由于每個學生在生長環(huán)境以及個人經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其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此,教師必須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每一位學生解決遇到的心理問題,促進每一位學生得到良好的成長與發(fā)展。例如,很多小學生習慣性地將情緒帶入到課堂學習中,也有一些學生習慣于向家長傾訴自己在學校中的遭遇家長與老師二者獲得的信息內容具有一定的互補性特點,雙方及時交流溝通,將其融合并進行匯總整理,便可以從更加全面的角度掌握學生的當前心理動態(tài)。因此,教師應當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將其實時共享給學生家長,相互之間傳遞、分享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共同探討出有效地解決策略。這樣施行,才能實現(xiàn)對不同學生開展針對化教育,才能將家校合作的特點與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化。
3.注重方法傳授,完善家校共育平臺
經過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在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存在迷茫以及無所適從等現(xiàn)象。因此,學校應當發(fā)揮出自身的主導性作用,向學生家長傳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與技巧,提升家長的教育水準,進而將家庭教育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首先,學??梢越M建自己的公眾號,定期推送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也可以向家長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小技巧,讓學生家長在一點一滴地積累中獲得進步;其次,學校可以借助于自身的官網平臺,委派一些具有充足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骨干教師或者邀請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對家長進行定期授課,在線為家長解疑答惑并向其傳授系統(tǒng)化的健康教育方法;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家長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鼓勵其相互之間分享教育經驗,在相互學習以及借鑒中實現(xiàn)共同進步。
4.注重家校溝通,構建良好合作機制
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當處于主導性地位,其應當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聯(lián)系,注重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進而構建出一種完善的合作機制。第一,采取家訪的形式。對于一些在校悶悶不樂或者心情憂郁的學生,教師可以先主動與之進行交談,鼓勵其敞開心扉并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表達出來。如果效果不佳,教師則需要直接與其家長溝通,上門拜訪學生家長,這是一種最直接以及最有效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解決效果。第二,采取電話溝通的形式。身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建立學生家長通訊錄,當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能夠隨時隨地與之進行聯(lián)系,幫助家長快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三。采取網絡溝通的形式。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聊天軟件,及時將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傳送給學生,與學生家長進行線上化的溝通。通過上述多樣化措施,可以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對于提升家校合作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效果意義顯著。
結語:新課改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實施離不開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而在這一過程中家長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為了在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構建出一個健康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教師需要積極與家長配合,在與家長密切溝通的同時,做好教育方法的指導,及時進行信息反饋,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變化,進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參考文獻:
[1]耿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33.
[2]李艷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