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春節(jié)在二月初。二月初的癸亥除夕,我一和爸媽吃完團圓飯就離開沈師,騎車飛回了紅旗廣場——哦,我不為夜游那爿坐落著毛澤東雕像的圓闊地域,而為回返我與之相隔咫尺的寒酸書房。另外,我爸媽居住的公寓樓也不在沈陽師范學院院內(nèi),只是毗鄰著它破敗的院墻。
照理說,我平素常住爸媽家里,沒必要大年三十也青燈黃卷,貌似挑釁習俗或表演勤奮。但這天白天,我恰好收到了開年頭一期的《青年文學》,而我的短篇《純凈的黃昏》發(fā)在上邊,我是急于去欣賞它。作為剛履職半年的新聞記者,逢年過節(jié)格外忙碌,在白天采訪和寫稿的間隙,我沒空為愛好分心走神。唯有更深夜沉的私密時刻,才可以縮進文學的殼里,既不聽耳畔的鞭炮聲聲,也不看窗外的月色、積雪還有雕像,而是迅速洗手凈身鉆進被窩,畢恭畢敬自矜自戀地——然而,旋即,剛捧起雜志,我就又讓我的名字還有小說退出了視野,而將目光聚焦到另一個名字和另一篇小說上。
鄧剛!《龍兵過》!
我的作品發(fā)表史也有幾年了,但能與鄧剛“同框”,我覺得比單純發(fā)小說重要許多。盡管當時我發(fā)表小說,比搖獎中彩還要艱難。我這么一說,鄧剛在我心中的位置就不言而喻了。我景慕他,除了因為他擁有過人的才華與傳奇的經(jīng)歷,更因為作為遼寧老鄉(xiāng),他這個文學英雄,仿佛與我血肉相連,連照片上他的壯碩粗獷都讓我親切:光他一個人,就抵得上一大隊文學的龍兵?。‘敃r的我通體燥熱,如同愛欲盈身,在氣溫不足二十度的小房間里,裸身下床轉(zhuǎn)圈子踱步,并聲嘶力竭地把聲勢浩大的《龍兵過》“過”了一遍。
那樣的生命體驗,讓我現(xiàn)在反芻仍難抑激動,雖然,現(xiàn)在,氣溫低時我已不敢裸體,更不敢大張旗鼓地去景慕文學以及英雄,或非文學以及反英雄。
主持人簡介:
刁斗,當代著名作家,1960年生,1983年畢業(yè)于北京廣播學院,曾當過新聞記者和文學編輯,居于沈陽。已發(fā)表文學作品三百多萬字,出版著作單行本三十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