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仁
她是電影《洪湖赤衛(wèi)隊》中韓英的原型,是周恩來領導隱蔽斗爭的主要助手,是新中國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劉少奇評價她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好同志”,周恩來贊揚她“鐵面無私”,鄧小平肯定她“大公無私,能堅持原則”。她,就是錢瑛。
錢瑛是湖北咸寧人,曾參加洪湖根據(jù)地的武裝斗爭。1937年出獄后,她歷任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代理省委書記,中共南方局組織部部長。新中國成立后,她歷任中央紀委副書記、監(jiān)察部部長、內(nèi)務部部長、中央監(jiān)委副書記等職。
1928年,錢瑛和譚壽林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事期間相知相愛。1931年3月,譚壽林遭叛徒出賣不幸犧牲在南京雨花臺。結婚3年,相處不到百日,錢瑛和譚壽林的凄美愛情故事,感天動地。他們的愛情,忠貞不渝;他們的信仰,歷久彌堅!
1924年秋,21歲的錢瑛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師范學校(現(xiàn)為武漢市第39中學),受到董必武、陳潭秋、錢亦石等人的直接教誨,開始接受馬列主義,并于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筆者在俄羅斯檔案館內(nèi)查到錢瑛1929年3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填寫的《學員登記表》,其中可以看到她親筆填寫的自己參加革命后的經(jīng)歷——
1927年7月離開學生生活,由黨介紹到江西九江做工運,南昌(八一)革命后即隨軍隊到廣東做士兵運動,廣暴后1928年3月在廣東省委做技術工作,7月至全國總工會做技術和交通工作。
中華全國總工會總部機關設在上海,錢瑛在這里邂逅了她一生的摯愛——譚壽林。
情定上海灘
譚壽林,1896年出生于廣西貴縣。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受到李大釗的直接教誨,加入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4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中共北方區(qū)委、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工作,1925年冬被派往廣西任中共梧州地委書記。參加廣州起義后,于1928年夏任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秘書長。
大革命失敗后,中華全國總工會和所屬工會被迫轉(zhuǎn)入秘密狀態(tài)。中華全國海員總工會隸屬中華全國總工會,因此錢瑛和譚壽林在工作上有了交集。譚壽林閱歷豐富,才華橫溢,令錢瑛敬佩;錢瑛嬌小秀麗,聰穎勤快,很快得到譚壽林的贊賞和信任。共同的理想信念讓兩個年輕人的心碰撞出火花,愛情的種子在他們心中萌芽。
在與譚壽林相愛前,19歲的錢瑛曾有一次震驚鄉(xiāng)里的割咽抗婚經(jīng)歷。譚壽林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嬌小羸弱的女子,竟然如此剛烈不屈,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兩顆熾熱的心貼得更近了。
1928年年底,錢瑛和譚壽林在上海結婚。他們在中華全國總工會機關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置辦了簡單的生活用品,開始了兩人的婚后生活。他們在工作上出生入死,生活也十分清苦,生活費完全由“黨內(nèi)供給”。錢瑛的二姐錢軒在漢口開了一家藥鋪,家境較為殷實,偶爾會給錢瑛寄一點零用錢。每當收到二姐寄來的錢,錢瑛便會拉著譚壽林到街上的小飯館打牙祭,點上一碗鮮肉小餛飩,你一勺我一勺,慢慢品嘗著危險清貧日子里的快樂和甜蜜。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聯(lián)共(布)中央于1925年10月在莫斯科創(chuàng)辦了中山大學,主要任務是為國共兩黨培養(yǎng)干部。在征得譚壽林的同意后,錢瑛向黨組織提出到莫斯科中山大學(1928年9月改名為中國共產(chǎn)主義勞動大學)學習的請求。
1929年2月的一天,上海總工會的孔原陪同中央組織部的一名工作人員來中華全國總工會,告訴譚壽林和錢瑛一條喜訊:中央組織部決定派錢瑛、孔原等4人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去“學革命”。
新婚燕爾,譚壽林盡管對妻子戀戀不舍,但仍以革命為重,積極協(xié)助錢瑛做好出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莫斯科異常寒冷,譚壽林給錢瑛購買了御寒的棉衣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并把自己使用多年的一塊懷表送給錢瑛。他倆選購了兩支同樣的鋼筆,每人保管一支。錢瑛還選購了一批信紙留給譚壽林,以便他將思念之情寄予鴻雁傳書。為了使錢瑛集中精力學習,兩人商定由譚壽林定期給錢瑛寫信介紹國內(nèi)斗爭形勢,錢瑛則集中精力學習,沒有重要的事情不需要每信必回。
情牽莫斯科
1929年3月初,錢瑛、孔原等人踏上了赴蘇求學路。幾經(jīng)輾轉(zhuǎn),于3月27日到達莫斯科。入校后的頭幾天,錢瑛緊張而又興奮地忙碌著。
一切安頓好后,錢瑛感到十分疲憊和困乏。她以為這是辛勞所致,休息幾天就會緩過勁來。沒想到接下來幾天不斷嘔吐,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是懷孕了。校方聞訊安排醫(yī)生陪同她到莫斯科一家婦產(chǎn)科醫(yī)院檢查,確認她是有了身孕。
這是錢瑛第一次懷孕,丈夫遠在上海,還要面對艱巨的學習任務,錢瑛思慮再三決定不要這個孩子,并把這些情況寫信告訴譚壽林。聽說劇烈運動會造成流產(chǎn),她就拼命地蹦跳,甚至站在桌子上往下跳。但由于3個月后的妊娠情況已經(jīng)相對穩(wěn)定,任錢瑛怎么折騰腹中的胎兒仍未能流產(chǎn)。
譚壽林收到錢瑛的信后深感不安,第一時間給愛妻回信,除了關心和安慰外,還鼓勵她把孩子生下來。收到譚壽林的來信,望著日漸隆起的腹部,錢瑛只能順其自然。
懷孕帶來的不適讓錢瑛煩惱,學習上的壓力更叫她焦慮。而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教學全部使用俄文,這是錢瑛入校后必須要闖過的第一道難關。白天,她在課堂認真聽課;晚上,為了不影響他人,她把學校配備的小課桌搬到寢室外寬大的走廊里,認真閱讀俄文理論書籍;清晨又到校園的小樹林里練習俄語發(fā)音,甚至去食堂的路上都在背誦俄語單詞。進入7月后,錢瑛的孕肚越來越大,出現(xiàn)妊娠高血壓,下肢水腫,行動不便,她就躺在床上完成學習任務。
譚壽林牽掛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妻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給錢瑛寫一些信,增強她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信就像雪片一樣源源不斷地從上海飛到莫斯科。錢瑛留蘇學習兩年,譚壽林先后給她寫了130多封信,平均6天一封信,這些信都通過中蘇兩黨地下交通員傳遞,給了錢瑛極大的安慰和鼓勵。
9月初,錢瑛在莫斯科一家婦產(chǎn)醫(yī)院順利誕下一名女嬰。錢瑛將她和女兒的合影寄給譚壽林,譚壽林無數(shù)次親吻著照片上的妻子和女兒,更加思念遠在莫斯科的錢瑛。
女兒滿月后,錢瑛將孩子寄養(yǎng)在由蘇聯(lián)國際革命戰(zhàn)士救濟會創(chuàng)辦的嬰兒院,自己回到學校繼續(xù)學習。11月25日,錢瑛在《聯(lián)邦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主義勞動大學”黨團員登記表》“有人要用你的錢么”一欄里,親筆填寫道:“有一未滿三月的嬰兒,在嬰兒院,不需要錢”。
錢瑛在喜得愛女的同時,學習上也取得明顯成績,到第一學期結束時已經(jīng)可以較為流利地用俄語會話。她的這種頑強毅力讓老師和同學們深為敬佩。1930年1月1日,莫斯科中山大學一年級(4)班班會,討論通過塔拉索娃(錢瑛)第一學期綜合學習鑒定:“個人發(fā)展和普通教育素養(yǎng)優(yōu)良,出勤率高,懂政治,學業(yè)成績優(yōu)良……”
第一學期適應期過去后,特別是攻克語言關后,錢瑛的學習信心大增。第二學期轉(zhuǎn)入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必修課程主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歷史、世界經(jīng)濟地理、列寧主義等。通過理論熏陶和實際斗爭的鍛煉,錢瑛堅信馬列主義是科學真理,堅信共產(chǎn)主義是最高理想,堅信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一定能夠取得成功,實現(xiàn)了從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到堅定的布爾什維克的重要轉(zhuǎn)變。
大革命失敗后,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zhèn)壓下,大批共產(chǎn)黨員慘遭殺害,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無力繼續(xù)向蘇聯(lián)派遣留學生。1930年2月25日,聯(lián)共(布)中央決定關閉中國共產(chǎn)主義勞動大學。1930年暑假,中國共產(chǎn)主義勞動大學正式停辦,錢瑛等中國留學生全部轉(zhuǎn)入莫斯科列寧學院。
1930年7月5日,周恩來應邀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聯(lián)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參會期間與中國留學生見面,號召中國留學生回國參加革命。錢瑛萌生回國的念頭,寫信征求譚壽林的意見,譚壽林回信支持妻子的想法,希望她能盡快返回祖國。
讓錢瑛左右為難的是女兒怎么辦。帶著剛滿周歲的女兒穿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鐵路,再偷越國境,她不敢往下想。錢瑛又一次寫信征求譚壽林的意見,譚壽林建議把女兒寄養(yǎng)在莫斯科的嬰兒院,等將來國內(nèi)形勢好轉(zhuǎn)了,再設法把女兒接回國。錢瑛同意譚壽林的意見。
回國前的那段日子,錢瑛多次到嬰兒院去陪伴女兒。女兒已會蹣跚走路和牙牙學語,一看到錢瑛就會喊“媽媽”??粗畠嚎蓯鄣哪橗?,離別的痛苦一次次襲上她的心頭。離開莫斯科的前一天,錢瑛又一次來到嬰兒院,用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津貼費,買了一套漂亮的童裝給女兒換上,喃喃地告訴女兒:“媽媽明天回國,等條件好了就把你接到爸爸媽媽的身邊?!?/p>
情斷雨花臺
1931年3月,錢瑛從莫斯科回到上海,與譚壽林久別重逢。20多天后,黨組織決定派他們夫妻到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工作,錢瑛沉浸在夫妻團聚和返回家鄉(xiāng)鬧革命的喜悅之中。不料在啟程前夕,中華全國總工會突遭敵人破壞,譚壽林安排錢瑛先行一步,自己留下來善后。錢瑛依依不舍,一再叮囑譚壽林要注意安全。
錢瑛剛到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處的黃大霖被捕叛變,出賣了譚壽林等人。1931年4月22日清晨,國民黨上海市警察局會同老閘捕房將譚壽林逮捕。因為案情重大,老閘捕房第二天就應國民政府的要求,將譚壽林和章夷白等人移交給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關押在上海市警察局看守所。
4月27日,上海市警察局偵緝隊第一次提審譚壽林,開始欺騙利誘,繼而施以嚴刑,卻未問到半點口供。4月30日上午,敵人在審訊時對譚壽林施以酷刑,把他強行按到老虎凳上,將他折磨得死去活來,仍然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口供。
敵人告訴譚壽林不愿坦白只能移送到南京,譚壽林知道押解到南京必死無疑。他偷偷委托關押在同一牢房的一名難友,將來出獄時設法把自己受刑時穿過的一件血衣轉(zhuǎn)交給妻子錢瑛。
5月23日,譚壽林被押解到南京首都憲兵司令部看守所。敵人再度對他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但仍一無所獲,最后決定將他判處死刑。1931年5月30日,時年35歲的譚壽林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
譚壽林被害的消息傳到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28歲的錢瑛悲痛欲絕,她含淚細數(shù)在兩年零五個月的婚姻里,與丈夫“相處不到百日”的往事,誓言終身不再結婚。在錢瑛的心中,譚壽林不僅是她的丈夫,還是她的人生導師、是她心中的英雄,更是她一生的摯愛。她把對丈夫的點滴回憶珍藏在心里,繼續(xù)戰(zhàn)斗在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
1933年4月,錢瑛因叛徒出賣被捕。在人生最艱難的日子里,她以譚壽林為榜樣,抱定必死的信念,與敵人進行堅決的斗爭。1933年7月12日,國民黨江蘇省高等法院判處錢瑛15年有期徒刑,將她先后關押在江蘇第一監(jiān)獄和首都反省院。在高墻與鐵窗下,錢瑛把對女兒的思念深藏在心中。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在周恩來、葉劍英的大力營救下,錢瑛重獲自由,先后擔任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代理省委書記,為重建和發(fā)展湖北黨組織做出了重要貢獻。1940年3月,錢瑛調(diào)入中共中央南方局,先后擔任西南工委書記、黨務研究室主任、組織部部長,成為周恩來領導隱蔽斗爭的主要助手。
當時,南方局收養(yǎng)了一批烈士遺孤,錢瑛經(jīng)常抽暇陪陪孩子們,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錢媽媽”。每當在紅巖看見這些蹦蹦跳跳的孩子,錢瑛就想起自己遠在莫斯科的女兒,多次委托去莫斯科的同志幫助打聽女兒的下落。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蘇聯(lián)國內(nèi)情況劇變,女兒杳無音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錢瑛先后擔任中央紀委副書記、監(jiān)察部部長、內(nèi)務部部長、中央監(jiān)委副書記等職。1950年7月7日,錢瑛撰文《憶壽林》,詳細記述了譚壽林被捕、受刑、就義的全過程,淚水一次次灑落在稿紙上。她在北京工作期間曾3次搬家,每次搬家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譚壽林和她最敬佩的黃勵烈士的遺像掛在客廳,再把何香凝老人畫的梅花圖掛在兩幅遺像中間。譚壽林委托獄友轉(zhuǎn)交的那件血衣,被錢瑛一直珍藏在身邊。
丈夫是錢瑛心中永遠的悲痛,女兒則是她心中永遠的牽掛。她多次委托有關部門查找女兒的下落,直到1951年才得到確切消息,她和譚壽林唯一的女兒早已在莫斯科嬰兒院夭折。
1961年春,在譚壽林英勇就義30周年之際,中國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譚壽林的遺作《俘虜?shù)纳€》。錢瑛取出珍藏的1929 年上海泰東書局出版的《俘虜?shù)纳€》,交給中國青年出版社。錢瑛飽含深情賦詩一首,題為《再讀〈俘虜?shù)纳€〉》,字里行間寄托了對丈夫的無限思念。
(責任編輯 ?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