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 要】思維能力的有效訓練和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這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滲透與感悟,引領與指導,讓學生真正在常態(tài)的學習中得到有效的訓練和交流,碰撞與提升。筆者結合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際案例,做到教學相長,學以致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思維;教學;策略
形象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有助于指導學生更好的分析問題,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結合具體教學內(nèi)容,做好教學的設計與規(guī)劃,按部就班的開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工作,使學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分析以及解答物理習題的能力得以顯著的提升。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以供參考。
一、結合生活情境,培養(yǎng)形象思維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的途徑多種多樣,其中結合生活情境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所學的同時,使得其形象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為獲得預期的培養(yǎng)目標,一方面,認真研究高中物理教學內(nèi)容,分析哪些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回顧所學,從情境中抽象出物理問題,而后進行解答。另一方面,當學生認真回顧所學,進行合理的抽象與推理得出正確答案后,應注重及時給予學生表揚,使其嘗到學習物理知識,解答物理習題的成就感,無形之中促進其形象思維的提升。如在講解機械能守恒知識時,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生活化情境:
例1,小明同學在學校運動會上獲得了100米賽跑冠軍,其采用蹲踞式起跑,在發(fā)令槍響后左腳迅速蹬離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時提升身體重心,如圖1所示,假設小明的質量為m,在起跑前進的距離s內(nèi)重心升高h,獲得的速度為v,克服阻力做功為Wt,則在此過程中( ? ?)
圖1
A.地面的支持力對小明同學做的功為mgh
B.小明同學自身做功為mgh+mv2+Wt
C.小明同學的重力勢能增加量為mv2+Wt
D.小明同學的動能增加量為mgh+Wt
學生對題目創(chuàng)設的情景較為熟悉,很好的調(diào)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回顧所學,認真分析的過程中,形象思維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地面給小明支持力,但其并未在支持力方向上發(fā)生位移,因此,不做功,A項錯誤。由能量守恒可知小明自身做的功等于其克服重力、阻力做的功以及自身動能的增加量之和,B項正確。小明同學重力勢能以及動能增加量分別為mgh、mv2,C、D兩項均錯誤。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鞏固其所學的同時,順利的完成預習培養(yǎng)目標。
二、講解新穎例題,培養(yǎng)形象思維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時,應注重為學生講解新穎的例題,提高其應用所學分析物理問題能力的同時,促進其形象思維的提升。為獲得良好的培養(yǎng)效果,一方面,圍繞學生所學內(nèi)容,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通過認真查閱相關的資料,做好相關例題的篩選與設計。確保篩選的例題既能很好地鞏固學生所學,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又能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提高其學習物理知識的體驗。另一方面,講解新穎例題的過程中,應注重靈活運用多種辦法,尤其應注重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動態(tài)、直觀的展示相關情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在以后解答類似物理習題時能夠迅速找到解題思路。在講解機械能知識時,可為學生講解以下新穎的例題:
例2,如圖2所示,固定在地面的斜面體上開有凹槽,槽內(nèi)緊挨放置6個半徑均為r的相同小球,斜面與水平軌道OA平滑連接,OA長度為6r?,F(xiàn)將六個小球由靜止同時釋放,小球離開A點后均做平拋運動,不計一切摩擦。則在各小球運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圖2
A.球1的機械能守恒 ? ?B.球6在OA段機械能增大
C.球6的水平射程最小 ?D.六個球落地點各不相同
該例題創(chuàng)設的情景較為新穎,既能很好的提升學生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又能鍛煉其形象思維能力。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時機械能守恒,當在水平面運動時,后面的小球將對前面的小球做功,因此球1的機械能不守恒,A項錯誤。球6在水平面上運動時球5對其做正功,其機械能增加,B項正確。分析可知小球6的水平速度最小,水平射程最小,C項正確。當1、2、3三個小球在OA段時,具有相同的速度,因此,落地點也會相同,D項錯誤。學生通過認真聽講該例題的解答過程,不僅掌握運用所學分析物理問題的技巧,而且形象思維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注重課堂訓練,培養(yǎng)形象思維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時離不開課堂訓練,因此在課堂訓練中為達到鞏固所學,提升形象思維的雙重目標,應注重以下內(nèi)容的落實:一方面,因高中物理課堂時間有限,因此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訓練活動時應做好訓練習題的嚴格把關,確保選擇的例題能夠很好的檢驗學生所學,同時又能給學生的解題帶來良好的啟發(fā),進一步提高其思維的靈活性。另一方面,課堂訓練過程中應注重給學生留下一定的空白時間,鼓勵學生做好課堂訓練的總結,使學生結合自身訓練情況,認識到物理學習中的不足,認真分析原因,尤其通過請教其他學生及時糾正理解的誤區(qū)。另外,鼓勵學生做好訓練經(jīng)驗的分享,積極借鑒他人解題經(jīng)驗,不斷提高自身解題水平。在講解圓周運動知識時,可圍繞以下習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訓練活動:
例3,如圖3所示,汽車車廂頂部懸掛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彈簧,彈簧下端栓一質量為m的小球,當汽車以某一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勻速行駛時彈簧長度為L1;當汽車以同一速率勻速通過一個橋面半徑為r的圓弧形凸形橋的最高點時,彈簧長度為L2,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
A.L1>L2 ? ?B.L1=L2 ? ?C.L1 假設彈簧的原長為L0,當汽車在水平面上勻速行駛時由mg=k(L1-L0),解得L1=L0+mg/k,當汽車通過橋面的最高點時,小球豎直向下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容易得到mg-k(L2-L0)=mv2/r,又因為v=,解得L2=L0,則L1-L2=mg/k,綜上可知A、D兩項正確。通過該題目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了分析本處運動具體的思路,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解答物理習題時應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根據(jù)題干描述通過形象化的思考,抽象出物理情境,借助所學知識順利作答。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結合高中物理所學知識從整體上進行規(guī)劃,明確每一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并制定詳細的培養(yǎng)計劃,將培養(yǎng)工作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既習得物理知識、形象思維能力又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孟擁軍.“平拋運動”教材比較與教學建議[J].物理教師,2015(06) [2]羅慧,楊小芳.朔本求源:教育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實驗為例[J].物理教師,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