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華 何 薇
紹興市中醫(yī)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本觀察通過使用玉女煎合五味消毒飲含漱液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繼發(fā)口腔念珠菌感染進行治療,取得明顯療效?,F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繼發(fā)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符合入組條件的患者共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5~83歲,平均70.1±10.5歲;平均住院時間12.2±5.5天。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7~82 歲,平均69.1±11.2歲;平均住院時間10.2±7.3天。上述患者住院期間口腔內頰部、舌、軟硬腭等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乳白色假膜,白斑或咽峽疼痛,口腔假膜咽拭子在直接鏡檢下找到孢子或菌絲,臨床初步診斷為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用咽拭子取其分泌物進行培養(yǎng),白假絲酵母菌培養(yǎng)陽性判定為口腔真菌感染。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基礎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在含漱時使用我院自擬的玉女煎合五味消毒飲含漱液,其方藥組成為: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銀花、知母、連翹各10g,冰片3g,蒲公英、生地黃、麥冬、牛膝、大棗、蜜甘草各15g,生石膏45g。用水煎濃縮成200ml/d。含漱時要充分鼓動嘴部,用舌在齒頰腭面攪動,反復沖擊,并將頭稍往后仰,含漱溶液充分接觸口腔各部位,然后將含漱液吐出,每次含漱的時間不少于2 min并重復兩次。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5% NaHCO3注射液進行含漱,漱口方法與觀察組相同,兩組患者在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使用含漱液含漱3次,每次2min。兩組患者均治療1周為1個療程。
3.1 療效判定:治愈:病損區(qū)色澤正常,自覺癥狀及口腔黏膜白斑消失,白假絲酵母菌檢查為陰性。顯效:病損區(qū)紅斑大部分消失,口腔黏膜白斑消退>75%,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白假絲酵母菌檢測為陰性。有效:病損區(qū)縮小,口腔黏膜白斑消退為35%~75%,自覺癥狀減輕,白假絲酵母菌檢查為陰性或可疑陽性。無效:病損及癥狀均無明顯改善,口腔黏膜白斑不易擦掉,白假絲酵母菌檢查仍為陽性。
3.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好發(fā)人群[1],患者因病情需要長期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療,易引起口腔內菌群紊亂。本病屬中醫(yī)學口瘡、口糜、口疳等范疇,臨床以口腔黏膜發(fā)紅、潰爛為特征?!妒備洝吩唬骸靶钠⒂袩?,氣沖上焦,熏發(fā)口舌作瘡也。”故本病雖發(fā)于口腔局部,但卻與全身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歷代醫(yī)家多從脾胃積熱、心肝火旺、脾腎虛衰、肝腎陰虛等論治。對此,筆者以心脾積熱之病機為總綱,虛實兼顧,取玉女煎與五味消毒飲合方,五味消毒飲方出《醫(yī)宗金鑒》,具有清熱解毒、消散疔瘡之功效,為外科瘡瘍常用方,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除可內服外,藥渣可搗爛外用。玉女煎出自《景岳全書》,乃為陽明氣火有余,少陰陰精不足之證而設。其中生石膏、知母清脾胃虛火,清胃而不傷陰,熟地、麥冬滋陰降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牛膝一味導熱下行。上清下潤,熱毒自消,口糜自愈。筆者所治病例治療時多以含漱后吐出為主,因火有虛實,在保證了藥液與潰瘍面充分接觸,治療口腔潰瘍的同時,避免了因藥性寒涼,造成出現虛寒腹瀉等不良反應,擴大了藥物使用的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