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福 韓曉玲
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一種方式。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口語交際就被列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并且與閱讀、寫作、識字寫字、綜合性學習等并列為五大教學領域,可見口語交際在初中語文中占據(jù)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形勢分析,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效果不甚樂觀,該領域的教學目標與新課程改革要求仍相差甚遠。為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局限性,本文結合了實際教學案例,著力探討如何創(chuàng)新開展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
關鍵詞:初中語文 口語交際 教學理念 教學方向 教學策略
學生要想順利與他人交往,必須要具備足夠良好的口語交際水平,而初中生目前正處于技能水平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處在鍛煉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最佳時期。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在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及應對能力,提高學生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然而,據(jù)相關調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教師普遍認為口語交際是可上可不上的一項內容,導致口語交際教學盡管被列入重要教學領域中,卻無法發(fā)揮出教學價值來。面對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種種困難,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路徑,探索新的教學路徑,以便更好地將口語交際的教學價值發(fā)揮出來,為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一、轉變口語交際教學理念
在傳統(tǒng)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都習慣在單向式語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但其實這種活動缺乏一定的實效性與互動性,對學生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并不明顯?;有?、交際性是口語交際教學的兩大重要特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這一特殊屬性,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緊跟新課程先進理念的步伐,多個角度去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以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表達能力,提高其交際水平。例如,在開展以“說話要注意語調語態(tài)”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活動時,教師首先要熟悉教材及掌握教材編排規(guī)律,然后根據(jù)先進教學理念設定教學目標,在設計活動時要重點圍繞重音、聲調、停頓、速度等方面進行,同時要改變以往單方面練習、背稿或回答問題等方式,可以通過設計如主題為“微笑面對失敗”的情境、座談演講等讓學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練習。這樣的主題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而且在交流過程中最重視抑揚頓挫,需要用到的說話技巧也比較多。為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可先播放一些演講、對話實例視頻,讓學生感受別人在說話過程中是如何根據(jù)情緒轉變語氣、語態(tài)的。待學生掌握語調、語態(tài)的原則與技巧后再進行實踐,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設計開放、互動的口語交際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敢于說話、敢于表達,還能鍛煉其語言應變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二、找準口語交際教學方向
教學目標是支撐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不論是哪一門科學、哪一章節(jié)內容的教學都應該如此,只有找準教學方向,才能順利開展后續(xù)教學活動,包括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新課標提出,具備日??谡Z交際基礎能力是學生必備技能之一,學生在日常的實踐活動中應注意傾聽他人表達,學會與他人進行和諧文明的溝通交流,提高自身行為素養(yǎng)。由此可知,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日常交際基礎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口語交際活動時應該圍繞這一目標展開。以《我愛我家》這一主題活動為例,很明顯本節(jié)課的話題是表達對家庭和對家庭成員的愛。為了讓學生找到交際方向,教師在活動開始前可以先規(guī)定“說話”的方向,即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讓學生緊扣這一主題去設計對話場景。在臺下觀賞的學生要注意臺上學生的表達方式,并對臺上學生的說話內容、方式、文明語言、肢體語言、聲音效果等進行點評,如此不但能培養(yǎng)臺下學生的聆聽能力,還能提高說話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教師只需在一旁引導學生明確交流方向,然后適當給予點撥即可。對話場景結束后,教師要綜合臺下聆聽學生的評價內容進行總結,并評出“最佳表達獎”“最佳評價獎”,以鼓舞學生再接再厲。設計類似目標明確的實踐活動,既能突出口語交際的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又能發(fā)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三、創(chuàng)新口語交際教學內容
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求知欲,就應該豐富教學內容,從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我們都知道,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特征就是開放、富有創(chuàng)造力,所以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重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內容,深度挖掘、開發(fā)課程資源,在教材學習基礎上拓展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以《漫話探險》專題教學為例,該專題主要講述的是探險家們的故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活動訓練時可引導學生勇敢說出自己喜歡的探險故事、探險家,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近代的或自己身邊的,遵從學生的內心與興趣,學生在說到自己感興趣或喜歡的探險家或探險故事時都會滔滔不絕,非常積極地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這其實也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之一。另外,為更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后可以布置相關任務,即要求學生去采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探險者,去挖掘他們身上值得借鑒的經(jīng)歷和學習的精神,然后在課堂上分享給全班同學。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此類開放性口語交際活動時,教師要先調查了解每位學生的喜好,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圍繞學生生活設計主題活動,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興趣。
四、改變口語交際教學方式
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摒棄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嘗試采用一些更為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使其逐漸掌握口語表達技巧,學會與他人文明、和諧溝通交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事實上,語文口語交際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可采取的教學方式也非常多,只是需要教師花費一些心思去研究。例如,在開展《走進廣告語》這一實踐活動中,為了增加活動的刺激性,教師在課前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要求學生在課后閑暇時間去收集各種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廣告語,然后在課堂上設計相應問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廣告語去搶答,搶答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最后搶答正確次數(shù)最多的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獎勵,而搶答正確次數(shù)最少且正確系數(shù)最低的小組也會得到相應懲罰。這樣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既緊張又有趣,很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而且還能鍛煉學生聽讀、迅速反應能力,對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另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賞析評價廣告語”“廣告語接龍”等有趣的口語交際情境,要求學生在特定情境中訓練口語交際能力,同樣也是分小組進行,以發(fā)展學生合作能力,達到培養(yǎng)及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綜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口語教學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不應該被忽略。在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和方向,并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內容及方式,讓學生在大量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有效提高自身口語交際能力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屈鸝,馬仲科.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24).
[2]勞英萍.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文學教育(下),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