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煥珍
【摘要】近年來,導學案、思維導圖等新型教學手段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歷史是注重時間脈絡和背景分析的學科,導學案和思維導圖的應用越來越深入,集中展示了導學案引導自主學習、思維導圖圖文并茂邏輯清晰的優(yōu)勢。通過將導學案和思維導圖融合,可以優(yōu)化授課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活躍學習氛圍。但在兩者的結合上,也存在全面推廣但普遍不夠深入、機械應用但形式大于內容、注重教學但忽視能力生成等問題。在應用中按照自主先學、構建知識框架,合作探究、發(fā)展歷史思維,鞏固提升、完善學習成果的路徑,更好地同課程教育相結合,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質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導學案;初中歷史;運用
為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在越來越多的新型教育手段和方法被應用到了課程教學中,并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豐富了教學手段,也提升了教學質量。導學案作為一種以學案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手段已經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思維導圖從一種邏輯嚴謹、圖文并茂的工具,也已經被多個學科應用到教學當中。通過將兩者融合,應用到歷史教學中,能夠很好地改善當前歷史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思維導圖與導學案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發(fā)展現狀
1.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初中歷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正確的歷史觀、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伴隨時代的發(fā)展,歷史的研究更加深入,歷史教學的內容、方法和理念都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但是初中歷史教學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制約了教學效率,從根本上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從教學理念上來看,重知識點、輕歷史脈絡,重單個歷史事件、輕邏輯關系,重課堂內容、輕歷史背景感知,這些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綜合歷史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其次,從教學方法上來看,以知識灌輸、背誦刷題為主要方法,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傳統落后教學方法的普遍應用,使得很多學生認為歷史是一門“背”的學科,誤導了學生對學科的理解;再次,在學生尚未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在初中階段進行填鴨式的教育,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更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the Mind Map)英國的東尼·博贊提出,并通過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理論,逐漸由最初的心智培養(yǎng)發(fā)展到教育、商業(yè)等多個領域。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導圖,是一種圖文并茂的將主題、關系、內容通過文字、圖像、顏色等形式展示出來,將其建立邏輯清晰、簡單明了的記憶鏈接,建立規(guī)范的知識結構和體系,進而輔助大腦進行邏輯思維、記憶和理解。
在經歷了多年的發(fā)展和應用后,思維導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左右逐漸傳入我國,從最開始的輔助具有學習障礙的群體進行思維培養(yǎng),逐漸擴散到工商業(yè)、教育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隨著思維導圖的廣泛應用和深度發(fā)展,以及在教育界的規(guī)范應用,教育思維導圖已經廣泛應用于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發(fā)展出MindMaster、億圖圖示Edraw、Mindjet MindManager、Mind+、GitMind、百度腦圖等多個成熟的思維導圖工具。
3.導學案
導學案是一種為改善傳統教學中過分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的局面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通過以“學案”的方式引導學生設置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具有“導讀、導學、導做”的功能,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huán)境,在交互式的學習情境中,把學習真正交到學生自己手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進而優(yōu)化學習效果。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導學案中的作用
思維導圖和導學案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集中展示了兩者在現代教育中的優(yōu)勢,也已經伴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進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普及和應用。總體來說,思維導圖和導學案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1.優(yōu)化授課內容
初中歷史的綜合性較強、涵蓋的知識點,時間跨度長且涉及的知識面廣。以人教版為例,在時間跨度上從早期人類一直延伸到社會主義新時代,在地域上不僅全面講解了中國歷史,還全面講授了古埃及古印度兩河流域等一直擴展到聯合國、冷戰(zhàn)后的社會格局和現代社會。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很好地將這種大的跨度進行連接,優(yōu)化教學成果。而導學案的應用則將學習真正交給學生自己,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圖文并茂的優(yōu)勢,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固有知識點多、口頭陳述枯燥乏味的缺點,而導學案則通過賦予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和脈絡,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導學案這兩個實用、高效的教學工具,可以更好地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全內容,搭建起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結構,促進教學的進行。
3.活躍學習氛圍
歷史教學手段相對比較單一,這是學科存在的普遍問題。當前,雖然在教學中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圖片展示、影片展示、各類博物館和紀念館的現地參觀等教學手段,但是相對來說對學習的效果都比較有限,而且很多輔助的教學手段雖然能夠活躍教學氣氛,但并不能非常好地契合教學的重點,甚至可能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歷史學習之外。而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特別是通過讓學生親手繪制思維導圖,不僅能改變“一言堂”的教育局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導學案的應用則能夠通過重點提示、學習環(huán)節(jié)設計等交互性學習,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能夠同初中歷史學習的重難點進行很好地契合,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4.提升思維能力
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要教授學習的方法和正確的價值導向,歷史教學同樣如此。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歷史體系結構,同時在學習思維導圖和導學案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在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實現雙促進,進而更加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更好地提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