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師宗縣竹基鎮(zhèn)農業(yè)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云南師宗 65570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消費者對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的綠色食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發(fā)展種植綠色食品草莓不但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
A級綠色食品草莓栽培產地環(huán)境應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NY/T391-2013)中的規(guī)定。生產基地應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tài)條件良好的地區(qū),遠離工礦區(qū)和公路鐵路干線,避開工業(yè)和城市污染的影響。標準規(guī)定:
(1)栽培基地應選擇不受污染影響或污染物含量在限制允許范圍內,生產環(huán)境良好的農業(yè)生產區(qū)域,具有一定的生產規(guī)模的地區(qū)。必須達到綠色食品認證所規(guī)定的生產面積。
(2)栽培區(qū)域及上風口、灌溉水源上游沒有對產地環(huán)境構成威脅的污染源,包括工業(yè)“三廢”、農業(yè)廢棄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3)栽培基地必須避開交通主干線。
(4)土壤重金屬高的地區(qū),與土壤、水源有關地方病高發(fā)區(qū),不能作為綠色食品或產品原料基地。
(5)栽培基地灌溉水、大氣、土壤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NY/T391-2013)中規(guī)定的要求。
①水的要求。A級綠色食品草莓生產基地用水應清潔,要選擇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的農田作為基地;對附近工廠、醫(yī)院等排放的污水,一定要經過嚴格處理后才能使用,A級綠色食品草莓的灌溉用水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
表1 A級綠色食品草莓灌溉水質量
②土壤要求。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的地塊,以壤土及輕黏土為宜。A級綠色食品草莓產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
表2 A級綠色食品草莓土壤質量
③環(huán)境空氣要求。環(huán)境空氣保持清潔,A級綠色食品草莓產地環(huán)境空氣質量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
表3 A級綠色食品草莓環(huán)境空氣質量
品種選擇應考慮地區(qū)適應性,栽培目的和栽培方式,不同地區(qū)應選擇適合本地氣候特點的品種。鮮食或加工對品種要求也不同。草莓栽培的品種很多,要選擇休眠期短,口感好、早熟、高產、抗病、色澤好、果型大、果型整齊的品種,適宜師宗縣栽培的品種有紅顏、寧玉、章姬、越心、甜查理等。
選土壤肥沃、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前茬未種過草莓、番茄、煙草、馬鈴薯的地塊;整地前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 kg,磷酸二銨25 kg。施入后深翻土壤,肥料使用和選擇應符合《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的要求,再配合施入微生物菌肥。
壟與壟中心間距80 cm,壟底寬60 cm,壟頂面寬40 cm,溝底寬20 cm,壟高30 cm,平畦寬1 m,畦面平整。
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定植,栽植密度每畝栽0.8萬~1萬株,每壟2 行,行距20 cm,株距15~20 cm。平畦與壟栽株行距相同。定植苗要選擇有4~6片復葉,根莖粗1 cm以上,有6~8條健壯根系,品種純正、植株完整,無病蟲害。定植時不宜過深或過淺,掌握深不埋心,淺不露根,苗心與地面平齊為宜;根系在土壤中要舒展開,栽后將苗周圍土壓實,并及時澆水;栽植時草莓的弓背一定要朝向壟溝,這樣以后花序向外抽出,果實掛在壟側,有利于通風透光,方便疏花疏果和果實采收。定植剩余的草莓苗可以假植在營養(yǎng)缽中,留作補苗備用。
栽后立即澆透定根水,使草莓苗根系與土壤接觸緊實。澆水時避免大水刺苗,大水會把土沖到苗心上,影響緩苗和成活,草莓定植時正值天氣較熱時期,草莓易萎蔫,可以在定植后采用微噴補水,降低溫度,提高濕度,利于草莓苗成活。澆水應在早上9:00和下午5:00,每天澆水2次。3 d后逐漸減少次數。如果草莓苗在下午撤掉遮陽網后萎蔫程度減輕,下午可不澆水,適當控水,待新葉發(fā)出,草莓緩苗后,繼續(xù)控制水分,澆水間隔時間再適當延長。
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肥料選取以農家肥料、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在保障植物營養(yǎng)有效供給的基礎上減少化肥用量;兼顧元素之間的比例平衡,無機氮素用量不得高于當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無機肥料在綠色食品生產中作為輔助肥料使用,用來補充農家肥料,有機肥料、微生物肥料所含養(yǎng)分的不足。減控化肥用量,其中無機氮素用量按當地同種作物習慣施肥用量減半使用。有機肥料的使用主要以基肥施入,用量視地力和目標產量而定,可配施農家肥和微物肥料及其他允許使用的肥料。
疏花宜在花蕾分離期,最晚不能晚于第1朵花開放,如果出現花頭發(fā)黑也要疏除。疏果在幼果青色時期進行,即疏去畸形果,病蟲果及果柄細弱的瘦小果,結果后的花序要及時清除,以促進新的花序抽生,為草莓正常發(fā)育改善營養(yǎng)條件和光照條件。
生產A級綠色食品草莓同樣可以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但是所使用的農藥必須是《A級綠色食品生產均允許使用的農藥和其他植保產品清單》中的農藥產品,殺蟲劑如吡蟲啉、聯苯肼酯等;殺菌劑如吡唑醚菌酯、甲霜靈等可以使用。不是所有的生物源農藥都可用于綠色食品生產,如阿維菌素不能用?!禔級綠色食品生產中禁止使用農藥清單》中的任何一種農藥生產綠色食品都堅決不能使用,如殺蟲劑克百威、殺蟲脒等,殺菌劑稻瘟凈、五氯硝基苯等。
3.1.1 基地選址
選擇在生態(tài)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xù)生產能力的農業(yè)生產區(qū)域。
3.1.2 選用無病蟲優(yōu)良品種
品種選擇應考慮地區(qū)適應性,栽培目的和栽培方式,選擇抗病優(yōu)良品種,如甜查理抗白粉的能力明顯高于紅顏。
3.1.3 選用健康種苗
種苗的質量是草莓優(yōu)質高產的基礎,利用健壯種苗生產,可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減少用藥和農藥殘留量。
3.1.4 田園清潔及棚室消毒
草莓種植前對整個棚室以及棚室周圍進行全面清潔,包括清除雜草與植株殘體,集中回收廢棄物,減少環(huán)境中病蟲來源。
3.1.5 棚室環(huán)境調控技術
通過溫濕度的控制來防治病害,降低棚室的濕度和溫度,可以減少白粉病和灰霉病的發(fā)生。
3.2.1 防蟲網隔離蟲害
在棚室的通風口處覆蓋防蟲網,可有效阻止害蟲進入棚室為害。
3.2.2 粘蟲板誘殺
利用蚜蟲,薊馬等害蟲對顏色的趨性,懸掛黃色藍色粘蟲板可防治蚜蟲和薊馬。
3.2.3 硫黃薰蒸防治白粉病
可將硫磺罐置于離地面1.5 m高,硫磺粉放20 g,于晚上棚室密閉,每天薰蒸4 h,隔天薰蒸1次,連續(xù)10次。
3.2.4 銀灰膜避害控害
利用蚜蟲對銀灰膜的忌避性,可使用銀灰膜進行覆蓋或設施內懸掛銀灰塑料條等驅避蚜蟲。
3.2.5 氣味驅避
大蒜中含有天然抗菌物,對多種腐敗細菌或真菌,如對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同時發(fā)出的刺激性氣味對害蟲有一定的驅避作用??捎么笏庵瓏娫诓葺~片上既能防病還能驅蟲。
3.3.1 捕食螨防治紅蜘蛛
利用捕食螨對紅蜘蛛的捕食作用,達到防控紅蜘蛛的目的,是安全特效的防治措施。
3.3.2 異色瓢蟲防治蚜蟲
異色瓢蟲是蚜蟲的重要生物防治天敵,其幼蟲每天能吃40~50只蚜蟲,成蟲每天可以吃掉100多只蚜蟲,是防治蚜蟲的理想天敵昆蟲。
3.3.3 生物農藥的應用
如寡雄腐霉,可蘸根滴灌、葉面噴施,對紅中柱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蛇麻子素,用1%蛇麻子素水乳劑400~5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具有較好的效果;除蟲菊素,用其防治蚜蟲效果較好;礦物油,主要防治草莓蚜蟲、紅蜘蛛等害蟲。
如菜青蟲,可在傍晚噴施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每畝用量45~54 mL,配成2000~30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5 d,每季施用1次;紅蜘蛛發(fā)生為害時用43%聯苯肼酯防治,每畝用量10~15 mL配成2000~30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期為1 d,每季防治1次;發(fā)生灰霉病時用50%咯菌腈可濕性粉劑防治,每畝用10 g配制成4000~6000倍液噴霧防治,安全間隔期11 d,每季噴施1次,采前45 d停止用藥;草莓紅中柱根腐病是草莓移栽后的主要病害,可選用先正達公司生產的62.5 g/L精甲霜靈·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進行灌根,每畝用量500 mL配成2000~3000倍液灌根處理,效果很好。
草莓的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從11月中旬開始成熟,延續(xù)6個月,大量成熟時要每隔1~2 d采收1次,人工采收時應盡量避免損傷果實。為減輕果實受到傷害,采收時必須戴手套,做到輕拿輕放,采收在早晨露水干后進行,采收后立即放在陰涼處,不能在陽光下暴曬,采后立即送到車間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