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初唐有個很牛的男子詩歌天團,叫作初唐四杰。
王勃
王勃6歲出名,16歲進入沛王府做官,人生開頭可算得意。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這首非常有名的送別詩里,詩人對死黨哥們兒說:只要有你這個好知己,即使遠在天邊,也好像近在眼前。
但是人一得意就容易飄,當時王府的王爺們沒事喜歡斗雞玩,王勃腦袋一熱,寫了篇文章替老大沛王向英王挑戰(zhàn)。
這就是很有名的《檄英王雞》——
兩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
養(yǎng)成于棲息之時,發(fā)憤在呼號之際。(節(jié)選)
沒過多久,皇帝看到了這篇文章??赐暌院螅岢隽瞬煌捶ǎ?/p>
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他直接將王勃趕出了王府。
王勃的父親也受到牽連,被貶到偏遠地區(qū)。
王勃去探望父親,途經(jīng)南昌的滕王閣,在這里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節(jié)選)
在文章里,王勃感慨了自己悲摧的前半生,但沒有失去希望,想要振作起來。
可惜的是,在寫下《滕王閣序》不久,王勃失足落水,驚悸而死。
楊炯
楊炯少年中舉,卻一直得不到重用,熬到30多歲,終于擔任太子府的重要職位,卻被造反的親戚連累,被貶為縣令,在這個職位上郁郁而終。
楊炯一生大部分時間都不受重用,但從他的詩里能感受到他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
盧照鄰
盧照鄰曾是個神童,年紀輕輕就到王府做官,看到王府藏書超級多,一點也不客氣,全都讀完了。連王爺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經(jīng)常跟別人夸盧照鄰:
相如指的是漢代超級文豪司馬相如,意思是盧照鄰是大才子。
盧照鄰寫過一首《長安古意》感嘆世事無常,其中有一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音樂、電影、電視劇里經(jīng)常用到的“只羨鴛鴦不羨仙”就是來自這句詩。
后來他被人誣陷坐了牢,出獄后又出現(xiàn)手足殘疾的癥狀,最后他因無法忍受痛苦,投河自盡。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
——《長安古意》(節(jié)選)
這首詩諷刺了權(quán)貴的驕奢淫逸,表達了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困頓和不平。
駱賓王
駱賓王7歲寫出《詠鵝》,少有才名。
長大之后的駱賓王在武則天的統(tǒng)治下做了官,但駱賓王又看武則天不順眼,沒事就“發(fā)帖”諷刺她。不用說,駱賓王被抓起來關(guān)進了大牢。
直到朝廷大赦天下,駱賓王才被放出來。后來有人造反,他又屁顛屁顛地跟風,可惜造反失敗,他也下落不明。
他們四個人的仕途同樣坎坷,只能用詩歌來吐槽。有人把這四個混得很慘但擁有同樣的文學主張的詩人稱為初唐四杰。
他們的詩不再只聊宮廷里的那點事兒,更多的是寫市井、邊塞的生活,都是真情流露,跟以前的文風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