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為主,確保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但是,小學生年齡較小,自制能力較差,在課堂上常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走神等不良習慣,如若不進行及時的糾正,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活動時,就應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個積極向上、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狀態(tài),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會得到逐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養(yǎng)成策略
引言: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其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石。但是,當前許多老師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學習效果,常常簡單地教授給學生一些應付考試的辦法,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這樣也就與當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違背。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就應積極轉變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也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意義
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完善,教學環(huán)境也在逐步優(yōu)化,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利條件。而學生的學習習慣主要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行為準則和思想觀念,這些習慣大多會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影響。其中,學習習慣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且高效的培養(yǎng)過程。因此,學習習慣就具備步驟性和構思性的特征,通過外界因素的引導和學生自身的努力,就能形成一個優(yōu)良的思維意識。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意義就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得學生對學習具備較強的自主性,能夠自主完成課文的預習和復習,這樣就能大大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第二,有利于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當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后,其能夠更加懂得學習的目的和意義,這樣就能更好地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以此也就給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1]。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策略
(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整理課程思路,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因此,老師在課堂上就可引導學生自行展開對學習內容的學習,了解本文中的基礎生字、生詞,確保能夠提前了解課文的基本大意。而當學生形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之后,在課堂上老師就不必糾結于基本的生字詞,而是可以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并且還能給其他知識點的講解留有更多的時間,這樣就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因此,老師在課堂上就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手勤、眼勤和嘴勤的好習慣[2]。
譬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時,老師就可提前讓學生自主學習這首詩,并讓學生借助相關電腦或者手機來觀看與此首古詩相關的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遇到自己不認識的生詞或者語句時,可通過翻閱字典或者查詢資料的形式進行,這樣就能逐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而在課堂上,老師就可針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對整首古詩的含義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進行講解,這樣就大大節(jié)約了講解基礎生詞的時間,并且還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此就更有助于學生深度理解課文的含義。
(二)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學習習慣
語文和閱讀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閱讀可給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服務,而語文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精準地閱讀。因此,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其中,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活動時,老師就可結合教材具體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而老師也應給學生或者家長推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目,并讓學生每天進行閱讀打卡,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而且也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諺語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勤動筆的重要性。因此,老師就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做到勤動筆,及時地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想,這樣就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老師還可讓學生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段落,以此就能給文章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結束語:
不斷的研究與分析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對于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其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以及全面提升其綜合能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首先認識與了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意義,進而從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學習習慣以及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三個方面來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就能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就能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提供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呂楊.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J].參花(下),2021(04):55-56.
[2]裴勇綱.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J].課外語文,2021(09):99-100.
[3]呂建勇.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1):88.
作者簡介:楊麗琴(1976年10月),女,江西上饒人,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qū)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