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廷凱
摘 要:不論是話題作文、任務驅(qū)動式作文抑或是情景式作文。材料中往往蘊涵著非常豐富的信息,包含了很多審題立意的切入點。怎樣準確快速地審題立意,找出并選好角度,至關重要。怎樣找準角度?所提供思考與感受的材料總有角度即對象,總有對對象的陳述,這就涉及到寫什么的問題。我們可以將材料中的某些關鍵字詞或有深刻含義、特別韻味及有特定指向的句子作為依據(jù),結(jié)合上下文的語境,進行合理和有針對性的推斷和想象,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形成一定的角度,然后選擇一個角度作文。
關鍵詞:選對象;占角度;會引申
一、選對象,占角度
2020年高考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彼抉R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jié)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們從陳述對象切入,抓陳述詞引申。齊桓公:從“即君位、重用、成霸業(yè)、匡天下、成霸首”可以看出桓公心懷天下,知人善用,寬容胸襟,不拘小節(jié),格局大度,可謂格局的化身。鮑叔牙:從“非管仲不可、甘居其下、知人”推出鮑叔牙心系天下,大局意識,自我清醒,急流勇退,知人善薦,不計私利,審時度勢,謙虛禮讓,可謂品行的代言。
管仲:從“輔佐、帶兵、管仲之賢、之力”不難發(fā)現(xiàn)管仲才華能力,敢于擔當,恪盡職守,竭慮忠誠,可謂人格的典范。
二、占角度,會引申
以文題或材料中對象詞為切入點,借助引申、比喻,由實到虛生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地推斷思考,追求新發(fā)現(xiàn),獲得新觀點。
如2010年廣東卷高考作文題“與你為鄰”:
1.借助引申。你我為鄰,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鄰”無法回避,卻可有所選擇。寫作時,要注意材料中的“有形”“無形”等詞語。所謂“有形”,指的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如今人、古人、世界、環(huán)境、動物、植物等;所謂“無形”,指抽象的思想、觀念、精神、品格、心靈、胸懷等。據(jù)此,就可有多種角度的立意:與自然為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于斯,長于斯;取于斯,成于斯。因而我們要懂得保護自然,回饋自然,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和諧發(fā)展。與書籍為鄰。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豐厚歷史的沉淀,與書為伴,可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可以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可以昂揚精神、激勵斗志……書籍,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2.借助比喻。比如,2007年安徽高考卷的命題作文“提籃春光看媽媽”就可采用聯(lián)想審題法。此題審題難度較大,主要是“提籃春光”四個字連在一起令人費解,讓人云里霧里,似乎山重水復疑無路。但是抓住關鍵詞語“春光”并由此推斷開去,調(diào)動比喻,生發(fā)聯(lián)想,就會柳暗花明,別有洞天。由“春光”聯(lián)想到美好的事物,由美好的事物又聯(lián)想到“豐碩的成果”“驕人的成績”“甜蜜的笑容” “學會理解”“懂得了尊重”等。有了這樣兩個層面、逐級推斷的聯(lián)想,審題立意就簡單多了。文章可以寫成:帶著成果、成績、笑容、理解、尊重、感激去回報媽媽。
另外,由“媽媽”還可以繼續(xù)生發(fā)聯(lián)想,“媽媽”既可實指,也可虛指,還可泛指。如果“媽媽”是實指,就可寫成得到母愛浸潤的子女在取得優(yōu)異成績之后探望辛勤操勞一生的媽媽,表達無限感激之情;如果“媽媽”是虛指,就可寫成功成名者對養(yǎng)育自己成長的家鄉(xiāng)、祖國母親表達熱愛之情;如果是泛指,則可寫成帶著豐碩的成果或感激的心情看望體貼關愛學生的女教師、親切慈祥的女長輩等,表達崇敬、愛戴之情。
參考文獻:
[1].2020年高考作文題。
[2].2010年廣東卷高考作文題“與你為鄰”。
(湖北省襄陽市棗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