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健旭
七歲那年,二公公送給我一只小狗。黑白相間色,這是我喜歡的顏色。瞧!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那一對小而尖的耳朵,那一只小巧玲瓏的鼻子,那一張吐著猩紅舌頭的嘴巴和那條毛茸茸的尾巴,結(jié)合起來,簡直可愛得很哩!看它這毛色和憨憨的樣子,我不禁想起了國寶大熊貓,于是給它取了個(gè)名字“熊貓”。
“熊貓”很調(diào)皮。你看!我把它抱到門外,放在地上,它先是對身邊的事物產(chǎn)生了無窮的好奇,一會(huì)兒看看這,一會(huì)兒看看那,一會(huì)兒跑到野草花叢中,躺在上面;一會(huì)兒蹦蹦跳跳去追那些五顏六色、正翩翩起舞的蝴蝶。玩了好一陣子,也許是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主人,它開始到處尋找,用濕漉漉的鼻子不停地在地面上尋找著我的氣味,小爪子一步一步往前走,不時(shí)傳來幾聲吠叫,眼神里露出焦慮和不安。它嗅著氣味到了一處草田中,跳進(jìn)去,不停地張望著。我看到它要往我這頭來,便小心地從它身邊走過,但是,似乎它屁股上也長了眼睛,立刻掉過頭來,停頓了幾秒,倏地,它的眼睛里充滿了喜悅,邊叫邊要往我身上撲。我不能就站在那兒,我似乎長了飛毛腿,邊跑邊躲閃著。就這樣,在明媚的陽光下,人在前面跑,狗在后面追……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說得真不錯(cuò),只是在我們家應(yīng)改為“狗以食為天”。每天它出去玩時(shí),不管什么時(shí)候,只要看見我們家屋頂升起炊煙,它就知道要開飯了,會(huì)第一時(shí)間跑回來,沖著桌上的飯菜叫幾聲,還搖晃著自己黑白分明的尾巴。我看見它這副饞樣,拿出一塊排骨,放在它專用的碗里,它立馬跑了過來,埋頭大吃起來,整個(gè)臉都埋在碗里。看著它吃飯的模樣,我哭笑不得。真是一個(gè)十足的貪吃鬼!
別看它調(diào)皮、貪吃,它還是一位“勇士”呢!回家的路上,總能看見它敢跟比自己大幾倍的狗“比武”,先比手功:你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你的螳螂拳沒有我的醉拳厲害,看招吧!再來就是聲功:你叫一聲,我吼一聲,看看誰的聲音更響亮!最后是眼功:你不屑地瞄著我,我狠毒地盯著你……
這就是我們家的“熊貓”。國有國寶,家有家寶。國寶是熊貓,家寶是我們家這只叫“熊貓”的狗!
(指導(dǎo)老師? 張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