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新課程評價已經從過去以知識水平為中心轉化為以能力水平為中心的發(fā)展性、激勵性、開放式、多樣化、過程性評價。由于新課程評價內涵的改變,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評價者在聽課時,目光不是緊盯在授課者身上,而是整體考查教師的教的行為和效果,同時考查學生學的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這樣,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也隨著評價者關注對象的變化而發(fā)生了變化。
一、課堂要真實,不能做課
好課應是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情趣是一種高于興趣的,內在的學習品質),讓學生主動參與,甚至可以議論紛紛(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小組討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fā)言聲不絕于耳,教師方式多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個活躍。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愿望,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一節(jié)好課應該有思維的碰撞、有爭論、有遇到困難的迷茫、有頓悟后的豁然開朗等等。我們在平時看課的時候,有些課看似順順利利,實際上這樣的課沒有“起伏”,沒有思維的爬坡,不算是好課。
二、要善于創(chuàng)設趣味化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眲?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正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一種教學藝術。問題是學習的心臟,老師的教學應從問題開始,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發(fā)動起來。問題情境趣味化,就是以境生趣引入新課,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激活探究欲望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展開教學探究。
三、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通過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是學習活動要達到的標準,明確陳述目標有助于指引學生的學習,一般來說教學目標的確定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喜歡上學習
讓學生愛上學習,喜歡上學習,教學就成功了一半。而現(xiàn)在的學生多數(shù)對學習有恐懼和厭惡之感。自然,引導學生的興趣在教育教學中顯得猶為重要,特別是對于新課標下的教育。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互動的過程。在這里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使學生求發(fā)展。
五、要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所有學生在上課時都學有所得
在教學的時候,不同的學生其最近發(fā)展區(qū)是不同的,教師應該有意識的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有的學生很聰明,但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提問,卻不知道你講了什么,因為他們心不在焉。所以要經常提問,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于后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就可以了。這樣他們不只自己覺得有希望,還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要想他們成功就得在課下時間多幫助他們,但他們基礎不好很容易堅持不住,所以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上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著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只有他們喜歡你才會愿意學這門學科。
六、要善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化解上課時遇到的一些難題,讓學生高興地“笑”
教師不但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同時也是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者。營造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高興地笑起來,往往會有超出預料的效果。
總之,教有法但無定法,不同的教師,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上有不同的方法,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凡在教學中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相信,隨著我們老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由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我們的課堂將活力煥發(fā),課堂將更加精彩。
白城市洮北區(qū)靖安小學 趙建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