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心靈就像是世界上最純凈的水晶,也是蘊含著無窮寶藏的寶庫。他們每種行為的背后都蘊含著特殊的心理密碼,需要大人們去用心挖掘。但因為兒童心理上和思維上與成人存在差異,甚至完全不同。教師要用心去呵護每一位孩子,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讓孩子身心快樂的成長。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的責任重大,3-6歲這個年齡段是幼兒人格形成的關鍵期,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習慣和學習興趣。
2013年,當時我剛剛入職,所在的班級是大班,孩子們對我非常陌生,我對孩子們也可以說不了解。但是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班里有一位男孩子,非常內向,做事也是中規(guī)中矩,但是有時候老師和他說話,他的回應也是淡淡的,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大方、熱情。于是,我每天都格外地關注他一下,早上我主動和他微笑著打招呼,剛開始他還很不習慣,可時間一長,慢慢地他變得也會微笑著回應我,最后,每天居然能主動跟老師打招呼了,而且偶爾還能跟老師聊一小會兒,分享他的生活趣事。這件事其實看起來不怎么起眼,但是卻改變了一個孩子的性格,讓我這個新教師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和升華。
而現(xiàn)在,我所在的班級為小班,小班幼兒年齡小,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培養(yǎng)。
我們班的小五月是一個活潑可愛、漂亮伶俐的女孩子,從入園以來,她慢慢地適應了集體生活,從剛開始的自我、封閉,到現(xiàn)在變得開朗、熱情、大方。我們十分有成就感。
可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如廁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在解小便,她站在旁邊和其他幼兒聊天,等別人都解好小便走了,她就對我說:老師,我尿褲子了。我對她說:你剛才憋的時候怎么不解呢?她也沒有回答我。接下來我又觀察了她好幾天依然如此,用盡了辦法說盡了話也是效果甚微。
因此我首先先與五月的媽媽進行了溝通,媽媽很生氣,說:“老師,她就是這樣,不憋到極致不去廁所,她又欠打了!我必須得給她關小黑屋了!”我聽過之后,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被關在小黑屋里,我肯定特別心疼,所以我及時勸阻了她,并且說:“五月媽媽,小月月這個屬于小事,咱們得對癥下藥,千萬不能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毕肓讼?,我又說:“不然這樣吧!月月媽媽,周末這兩天您在家也觀察兩天,看看她解小便的情況?!痹略聥寢尨饝?,也和我說好,想想其他的教育策略。
下周孩子來園后,我換了一種方法,我與班里老師溝通,我親自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健忘的貝貝》,故事里的貝貝因為貪玩,忘記了吃飯、睡覺、如廁導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在我講故事的時候,我偷偷地看了一眼五月的神情,感覺有些微妙的變化,我就著這個機會,問孩子們:你喜歡貝貝嗎?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貝貝改掉這個習慣呢?我看到五月低下了頭,在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問題的時候,五月的頭越來越低,但是這個時候,我又說:“貝貝如果改掉了這個習慣,你們會和他成為好朋友嗎?”孩子們馬上笑著說:“會!”再看五月的時候,她抬起了頭,也沖著我笑了。
自從那時起,五月再也沒有尿褲子的現(xiàn)象,單一的說教方法并不長久,教師的言行和教育方法,都要隨著孩子的改變而改變,這個改變需要耐心和愛心,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更加讓孩子的人格有了新的完善。
我們班的絲絲,是一個漂亮聰明的女孩子。學什么東西都很快。但是最近我發(fā)現(xiàn),她做事情非常不在狀態(tài),上課的時候也總是走神,而且越來越內向。我知道絲絲是因為家庭原因,父母都忙于工作,天天跟著姥姥,在家里幾乎沒有人和孩子玩、交流和溝通,孩子變得非常缺愛,因此總是在老師的身上求關注。我自己也是一位母親,所以我對絲絲那些可愛的行為一點抵抗力都沒有,每天她都要借著機會和我說說話,我也是她最佳的傾聽者,還會及時給予她回應,所以她現(xiàn)在非常依賴我,性格也漸漸變得開朗了起來,有一次還偷偷地告訴我:”老師,你就像我媽媽一樣?!?/p>
教師對待孩子不僅僅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還要照顧孩子的情緒和人格的形成,對待孩子要面向全體,絕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jié),不能忽略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
我班有一名活潑好動、聰明的男孩子,他的名字叫申申,他是班里典型的調皮大王,孩子們經(jīng)常告他的狀??磿臅r候,他總是不斷的下座位,和別的小朋友搶書,而在搶書的時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邊的小朋友,所以,我聽到的就是:“老師,申申搶我的圖書了”“老師,他碰到我了!”。但是我發(fā)現(xiàn)申申每次在區(qū)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xiàn)自己,特別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注。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申申是一個熱心腸的孩子,每次都能幫助老師干活、分發(fā)餐具,整理玩具,能看出來他是一個希望得到更多關愛的孩子。從那以后,我每次表揚孩子們的時候,會特意點到申申的名字,活動的時候也是裝作不經(jīng)意間摸一下他的頭,對著他微笑、點頭,露出贊揚的神情。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申申變了,和同伴們交往的時候懂得了互相謙讓和分享,做事也變得專注了,還時不時地向老師“求表揚”。在申申的身上,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不論是人格的發(fā)展或是形成,都需要教師在紙上繪畫美麗的圖案,才能讓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們的童年應該是非常快樂、無憂無慮的。我們要做孩子最佳的傾聽者,讓孩子對我們敞開心扉,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要肯定孩子的價值,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好朋友,也是孩子成長之路上的引導者,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對我們的事業(yè)負責,對孩子們負責,做孩子最好的人格教師。
天津市津南區(qū)第一幼兒園 端木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