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王雪瑩
摘要:布歇作為法國洛可可藝術的著名代表畫家之一,早年受畫家華托和傳教士所帶回來的中國游記資料,使布歇在作品題材、線條以及色彩等方面做出的改變。至此,東方元素在布歇的繪畫作品中發(fā)揮到了極致。其作品《中國系列》為觀者展現出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成為了在歐洲繪畫領域中國風發(fā)展的開拓者與創(chuàng)新者。
關鍵詞:東方元素;題材;色彩
18世紀海外貿易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給法國帶來的文化與藝術思想,為洛可可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藝術靈感,洛可可獨特的藝術魅力應運而生。在路易十五時期達到了高峰,其藝術特征纖細精美,華麗矯飾。在造型上多用曲線“S”型,色彩淡雅柔美,具有明顯的中國風傾向。同時受貴族喜愛的影響,洛可可藝術在法國流行開來。這一時期的主要畫家如華托、布歇等都對中國文化加以研究,使洛可可藝術從內容、題材、色彩、繪畫圖案等方面充斥著大量東方元素。如在畫家布歇的繪畫作品中,我們可以輕松找到中國元素,如:瓷器、屏風、團扇等。同時中國人物形像也較早出現在布歇的繪畫之中,如他的《中國系列》中,畫面中呈現的是典型的東方人物形像,大量展現了東方市井生活,反映出布歇本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充分研究。
一、題材
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洛可可繪畫在題材的選擇上完全脫離巴洛克藝術的風格影響,藝術不在著力于宗教,而是描繪現實生活中的法國貴族和東方人民生活。這一時期洛可可藝術在繪畫題材上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以法國貴族生活為題材,多描繪貴族肖像,但在作品中加入了大量的東方元素,如人物服飾上中國典型的花紋樣式。另一部分以則是針對中國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這一類主要描繪中國人物的日常生活,如:集市、花園、垂釣等場景。
在布歇的《中國花園》中,畫面場景描繪的是古代富貴人家小姐與仆人在花園里的閑散時光,整個畫面氣氛愉快歡樂。畫面中以年輕女子為中心,衣著華麗,人旁所侍奉的仆人忙于采花,打傘等職務當中。題材的選擇上不但出現了東方人物形像,人物服飾、發(fā)型與中國古代人物也基本相似,身穿長袍,人物體態(tài)更近似戲曲中的人物造型。畫面背景采用的典型的中國繪畫元素,朦朧的天空,交相輝映的樹叢,展現出中國山水畫的氣韻。此外,畫面中的青花瓷瓶,團扇,圓鏡等工藝品,無不彰顯著東方氣息。而在《中國皇帝上朝》中,布歇并沒有采用中國式宮殿為背景,畫家將皇帝與大臣安排在自然風景之中,畫面中除了工藝品、陶瓷等元素之外,還出現了皇帝專屬帷帳。從皇帝與大臣的服飾來看,畫家取材應為明朝時期。靜觀布歇《中國系列》作品,洛可可藝術對中國東方元素的汲取,濃重的“中國風”,充斥著整個畫面。
二、構圖
從構圖上來講,洛可可時期無論在建筑、雕塑還是繪畫等藝術形式上都增加了趣味性,打破了長期以來沉悶的藝術風格。在洛可可繪畫中,傳統(tǒng)金字塔構圖的穩(wěn)定性不再占有一定地位,取而代之的則是螺旋式,成“S”型構圖。布歇的畫面中,構圖不但運用了遠近左右的三維比例之外,還將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式畫法中重要的構圖法則運用畫面之中。即:通過任務的眼神和體態(tài)關系,引領觀賞者視線。其作品《中國花園》,畫家通過畫面中的亮色與人物體態(tài)的關系,使觀者將視線轉移到主體人物的右手花蕾上也就是畫面的中心點。全圖畫面構圖飽滿又帶有靈活性,雖然描繪的是東方題材,但仍有歐式構圖原則上的影子。在布歇的另一副畫《中國集市》中,畫面構圖成“S”型,向觀眾展現出靈活熱鬧的集市氛圍。通過畫面中人物的視線以及肢體的傾向性,使觀者視覺中心集中在畫面偏左邊。如畫面中人物頭部的轉動都朝向畫面的中心點,這種典型的歐洲透視法則,使布歇的中國風繪畫與當時的藝術主流形成很好的連接作用。而在他的另一幅作品《中國捕魚時光》中,構圖上則偏向中國韻味,畫面左重右輕,畫家利用明暗關系,把視線集中在青年形象上,孩童的玩樂與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人形成鮮明對比,右上方的大面積留白又有中國畫中的意境之美。
三、色彩
在著作《洛可可的形成》中,日本學者小林太郎有言:“洛可可藝術主要運用的顏色是黃色和青色,這兩種顏色應用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上……與東方藝術相同的色調?!庇纱丝梢?,在洛可可時期畫家已經對中國藝術品的顏色深有研究,并結合自己的藝術特色在繪畫中得以展示。這一時期,由于東西文化的交流,大量瓷器傳入法國。其中繪畫中使用的青色與中國瓷器青花瓷的用色相同,給洛可可繪畫帶來一股清新之氣。也因為中國古代皇帝以黃色為服侍的主顏色,象征著高貴莊嚴,在洛可可繪畫中,黃色的運用在大量繪畫作品中展現出來。如布歇《中國花園》中顏色的運用主要以青色、黃色、紅色為主,其中還以少量的綠色加以點綴。畫家通過顏色明度的不同變化,來展現畫面的主次關系。背景中的灰藍色不僅使畫面的空間關系得已顯現,而且與前方休息仆人的藍色相互呼應,而畫面中的主體人物服飾的藍色偏亮,抓住觀者視線。左右兩邊的紅顏色色調偏暗,與畫面整體顏色形成和諧共生的關系。在《中國皇帝上朝》中,其背景的圓形帷幔,畫家以暗色的黃色裝飾,展現中國皇帝的威嚴莊重,很自然地將中國宮廷的顏色與洛可可藝術相結合。呈現出淡雅的東方氣息,由此營造出布歇在歐洲繪畫史上獨特的藝術美。
總結
從布歇《中國系列》作品中可以發(fā)現,布歇并沒有來過中國的經歷,而是通過貿易傳播資料的查找以及自己的想象力等加以創(chuàng)作。畫面中雖然描繪的是中國風光,但仍然有法國的西洋畫風,畫面中立體感更強烈,風景與人物的創(chuàng)作方法更趨于寫實。繪畫以油畫顏料為主,畫面淡雅柔美。透過布歇的繪畫作品,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由于受東方文化的影響,洛可可繪畫元素變得更豐富多彩。在當今時代發(fā)展的最前沿,我們青年繪畫工作者應學習洛可可時期藝術家關于創(chuàng)新和吸收有利文化因素的精神,為當代中國繪畫注入新藝術氣息。
參考文獻
[1][法]亨利柯蒂埃著,唐玉清譯 .18世紀法國視野里的中國[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英]休·昂納著,劉愛英,秦紅譯.中國風-遺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國元素[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3] 王鏞.中外美術交流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劉冰(1995.11-),女,蒙古族,籍貫:遼寧錦州市人,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中國畫
王雪瑩(1995.12-),女,漢族,籍貫:遼寧省大連市人,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中國畫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大連?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