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蓮
摘要:在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因為有學困生的存在,為教學目標的實現增添了極大的難度,幫助學困生進行的轉化自然而然成為了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之所以會成為學困生,并非因為智力低于常人,只是因為缺少學習興趣、學習方法低效以及基礎較為薄弱等原因,所以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困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能夠根據學困生個體特點制定出針對性的轉化方案,這樣有利于實現對學困生的快速轉化,從而能夠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轉化
引言:
素質教育在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主流趨勢,素質教育理論關注的并不是少數尖子生,而是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所有學生都會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也是班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困生與普通生相比,本身就存在學習成績低、學習興趣不高等特點,為此,教師要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鼓勵和關注,這樣學困生就能夠獲得教師的肯定,不至于滋生出厭學的情緒,也能夠改善對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能夠實現學困生的轉化,這樣也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1】。
1、出現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原因
1.1學生自身原因
學習興趣能夠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動力,能夠避免學生成為學困生。但是部分學生對初中語文教學認知存在缺陷,認為能識字會讀書就夠了,所以平時并沒有在語文教學中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就會與普通學生產生明顯的差距。除此以外,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所以對知識學習的速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優(yōu)秀生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教學內容,而且能夠舉一反三,而學困生就算付出較大努力,想掌握教學內容也是非常有難度的。
1.2家庭方面原因
家庭方面對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學生家庭環(huán)境存在特殊性,比如生活貧困、單親家庭等都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產生不良的影響;二是學生家長對語文教學認識不全面,單純認為想要提升學習成績,需要重點關注數理化學科的學習,致使語文學習的時間會有極大的縮減,學生的成績自然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逐漸成為教師眼中的學困生【2】。
1.3學校方面原因
學校方面對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灌輸式和說教式的教學方式盡管能夠傳授學生語文知識,但是會讓課堂教學失去趣味性,很難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時間一長,學生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主動性;二是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會重點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然后會根據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區(qū)別對待學生,往往只關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聞不問,久而久之,部分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肯定,會變的自暴自棄,學習成績也會直線下降,從而逐漸成為了學困生。
2、初中語文教學轉化學困生的策略
2.1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初中語文學困生對語文知識缺少學習的興趣,而且在課堂教學時經常會出現走神的情況,從而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面對這種情況,為了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然后將圖片、視頻等內容融入到教學情境中,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語文教學內容中所蘊含著的豐富的情感,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3】。例如,在教學《社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播放歌手羅大佑的《童年》,勾起學生們對童年生活的滿滿回憶,這樣在閱讀課文時就很容易產生代入感,激發(fā)起學習興趣。
2.2通過問答,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
初中語文學困生由于長期得不到教師和家長的肯定,會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在課堂上也很少回答教師的問題。事實上,師生之間的對話溝通是完成知識重組與意義建構的重要過程,通過對話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感悟文本的豐富性和多義性,增強語文教學的活力。面對學困生時,教師的提問方式、提問技巧和問題難度都要有所考慮,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過難,不僅不利于提高學困生的積極性,反而更會打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反之,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則不利于激發(fā)學困生探究和思考的興趣。同時,教師的提問要以賞識和激勵為主,無論學生的答案有多離譜,教師都不要打斷學生發(fā)言,更不能挖苦和嘲諷學生,而是要捕捉學困生的心理變化,誘導他們說出正確的答案,讓他們敢問、樂問和善問,幫助他們養(yǎng)成與教師討論交流語文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2.3根據學困生特點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語文學習基礎存在差異性,語文學習的薄弱點也不盡相同,教師對每個學生提出的要求也要有所差異。對學困生的轉化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要考慮學生心理接受能力,應少一些,小一些,循序漸進,一步步克服學習困難,使他們收獲成功的喜悅【4】。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導致語文學困生出現的原因是復雜的,不僅有學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還有學校原因,想要實現對學困生的轉化,需要實施針對性的轉化措施,除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困生的信心,這樣能夠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且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張會曉.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2(01):36-37.
[2]馬汝菊,高云鵬.淺析對農村初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34+37.
[3]汪應博.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考試與評價,2020(01):100.
[4]周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新課程(中學),2016(12):245.
(青海省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zhèn)東村逸夫學校?81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