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196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在拍攝電影《英雄兒女》時,競爭男一號王成角色的人有幾十個,其中不乏知名演員。而導演武兆堤卻偏偏選定了一個長相、名氣都很一般的演員,他就是劉世龍。
劇組里其他幾位負責人都紛紛搖頭。他們覺得,這個演員個頭不高,身材也不魁梧,長相更不出眾,根本不符合領導要求的男主角個子大、氣質(zhì)能撐得住場面的要求。但武兆堤卻力排眾議,堅決選劉世龍飾演王成。
而劉世龍之所以如此被導演看好,是因為他當時對武兆堤說了一句話。
《英雄兒女》海報
原來,在最后敲定角色時,武兆堤也有些舉棋不定,便提出一個問題讓他們回答。武兆堤問道:“請你們各自表態(tài),到底有沒有把握演好王成這個角色?”
幾乎所有人都自信滿滿地回答:“有!”唯獨劉世龍回答說:“我沒把握?!?/p>
武兆堤一愣,隨后問他:“為什么沒把握呢?”
劉世龍說:“因為王成是一個戰(zhàn)斗英雄,而我不是。我沒有當英雄的經(jīng)歷,所以沒把握能演好英雄,但如果導演信任,我可以學習英雄,邊學邊演?!?/p>
武兆堤聽后,立馬就拍板道:“好一個‘沒把握,就你了!”
劉世龍
看到其他幾位同事一臉疑惑,武兆堤對他們說:“作為演員,任何一個角色,在沒有飾演前都是沒有把握演好的,信心可以有,但把握不能隨口就說有,這所謂的有把握,只不過是口頭上的把握而已。劉世龍是這些演員中唯一說真話的人,而且他是抱著學習英雄的心態(tài)來演的。其實,很多時候,沒把握往往才是有把握的保障,正因為沒把握,才會更加勤奮努力,嚴格要求自己。至于外形,未必就得高大魁梧,因為英雄也是在普普通通的戰(zhàn)士中產(chǎn)生的。外形大眾化、事跡典型化,這更接近英雄本色,也更容易為廣大觀眾所接受?!?/p>
就這樣,劉世龍因為那句“沒把握”最終飾演了戰(zhàn)斗英雄王成。在拍攝王成堅守陣地直至犧牲的那場戲時,劉世龍的眉毛、鬢發(fā)都燒著了,胳膊也燒傷了,但他毫不退縮,在英雄精神的支撐下,堅持完成了拍攝,成功塑造了王成這樣一個鮮活、經(jīng)典的英雄形象,并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