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
體態(tài)就是人的姿態(tài),是遠遠望去人表現出來的樣子。良好的體態(tài)讓人充滿自信,賞心悅目,可以更好地展現精神風貌,并且使骨骼、肌肉等組織都處在最佳的生物力線上,從而減少損傷,使身體更健康;不良的體態(tài)會讓組織受力增加,導致各種損傷不斷積累,引發(fā)肌肉萎縮、骨骼變形、臟腑被擠壓等問題,給健康帶來重大隱患。因此,應該高度重視不良體態(tài)造成的嚴重影響,并及時矯正。
圓肩駝背
圓肩駝背的體態(tài)特別不好看,但很常見。
人的脊柱有四個彎曲,頸段沖前、胸段沖后、腰段沖前、骶段沖后。胸椎本來有向后的弧度,但弧度過大或過小都會出現問題。平??吹礁嗟氖邱劚常褪腔《冗^大了,偏離了健康力線,使肌肉、骨骼受到拉扯的力量增加了。
肩膀本來是挺拔向上、有角有棱的。圓肩指的是上臂有一個內旋的姿勢,讓肩背部呈現圓圓滾滾的狀態(tài),就成了圓肩。圓肩和駝背經常相伴出現,蜷著身體看電子產品是現代人圓肩駝背的重要原因。
圓肩駝背給胸廓造成了擠壓,會對其內部的心、肺造成不良影響。有的人心前區(qū)不適、胸悶,到醫(yī)院就診又不容易找到病因,可能就是這種不良體態(tài)造成的。
圓肩駝背有客觀的測量方法。緊貼著墻站立,用手感受一下后腦勺和墻的距離,再看看肩關節(jié)和墻的距離。如果沒有駝背圓肩的問題,后腦勺可以很輕松的和軀干處在一個平面上,而如果駝背圓肩了,即使用力往后挺,后腦勺也難以挨到墻面。
可用肘部抵墻的鍛煉方法來改善圓肩駝背的不良體態(tài)。人站在離墻大約一個拳頭的距離,雙手握拳,臂膀微微張開呈45度,肘部向后用力頂墻,感受背部肩胛骨向中間靠攏。讓雙肘與墻的對抗維持10秒,然后慢慢放松,這為一個動作。一定要讓肩胛骨向中間靠攏,因為圓肩的肩胛骨是向前傾的。這樣做背部中線的肌肉會有明顯的酸脹感覺,堅持就會有效地改變不良的體態(tài)。
肘部抵墻訓練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2組,每組做5~10個動作。
烏龜頸
烏龜頸既不好看,也不好聽,像烏龜把頭伸出來的樣子。人的腦袋應該在脖子的正上方,如果頭往前探出,脖子的受力就增加了。研究顯示,下巴每往前探出2厘米左右,脖子就會多承擔一個腦袋的重量。有的人烏龜頸很嚴重,往往探出5~6厘米,相當于在一個脖子上掛了幾個腦袋,讓頸椎怎么能承受得了?
烏龜頸形成之后,后邊的肌肉就處在被牽拉的狀態(tài),日積月累,損傷會越來越重,容易導致疲勞、疼痛等問題的出現。肌肉里的神經、血管也會受壓,還可能出現麻木、局部供血不足的情況,一部分人有不明原因頭疼,眩暈的癥狀,烏龜頸可能就是原因所在。
怎樣判斷烏龜頸呢?可以看一下耳垂和肩峰兩點的連線,連線越垂直地面越好。如果連線和地面有很大的斜角,烏龜頸就存在了。
用徒手對抗鍛煉的方法可以幫助扳回烏龜頸。具體是雙手十指交叉,放在頭枕部的位置,收緊下頷,讓頭水平方向往后使勁,雙手向前用力,使二者形成對抗、較勁,維持10秒左右,然后慢慢放松。對抗時要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注意把下頷收緊,讓脖子往后使勁。做完之后頭腦會有清新的感覺。
徒手對抗鍛煉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2組,每組重復10個動作。
高低肩
不少人挎背包是挑肩的,往往是一肩挎著穩(wěn)定輕松,另一肩則容易滑脫,這其實就是高低肩,兩側的肩膀一邊高一邊低,不在一條水平線上,它是兩側頸肩部的軟組織張力不對稱造成的。
出現高低肩當然不好看,也容易出現慢性的頸椎疼痛。高低肩是健康出了問題的表現形式,比如已經有了脊柱側彎。因此,更應該引起重視。
測試高低肩的方法很簡單,在穿衣鏡大致肩膀的高度畫幾條平行線,測試者只要往鏡前面一站,結果就出來了。找一條離肩膀距離最近的線,看看兩個肩膀的最高點和線的距離是不是一樣,不一樣就有了高低肩的不良體態(tài)。
通過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可改善高低肩的狀況。以左側肩高為例,將左手放在身后,頭向右旋轉45度,收緊下頜,伸出右手繞過頭頂放在枕部,發(fā)力進行緩慢的牽拉,使頸肩部的肌肉有牽伸感,并讓牽拉的狀態(tài)保持15秒,然后慢慢放松。如果是右肩高,把左右的位置顛倒一下就可以了。
頸肩部牽拉鍛煉,可每天做3次,每次做5個。牽拉的時候會感覺有點皺緊,但做完之后是放松的。
挺肚子塌腰
挺肚子指的是腰段前凸的曲度變大了,塌腰是腰后部的肌肉萎縮了。挺肚子塌腰會引起骨盆前傾,可能會使骨盆中的臟腑,例如膀胱、直腸、前列腺、子宮等發(fā)生位移或角度變化,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害。
挺肚子塌腰和年齡有關,也和生活習慣有關,比如長期穿高跟鞋、肥胖等都會讓身體的重心前傾,出現挺肚子塌腰的情況。
是不是挺肚子塌腰的不良體態(tài),用托馬斯測試一測便知。人仰面躺在床上,讓雙腿耷拉下來,再用雙手抱住右邊膝關節(jié),盡量貼近自己的身體。這時注意看左邊大腿有沒有不由自主地抬起來。如果抬起來了,就說明有髂腰肌痙攣的問題,是陽性反應,說明有挺肚子塌腰的問題。
托馬斯測試既是一個檢驗方法,也是訓練的方法。人雙手抱緊右腿膝蓋,固定住,讓膝關節(jié)盡量朝胸部貼去,當看到左腿的膝蓋離開床面時,要加力讓它緊貼床面,并在這個位置上保持15秒,大腿根會有明顯的牽拉感。只有把時間保持的比較長,肌肉才會放松,才會有鍛煉效果。
這種對髂腰肌的訓練可每次做3~5個,每天做2~3次就可以了。
平背
平背的體態(tài)有時會讓人感覺很舒服,但卻有一種蔫頭耷腦、不精神的感覺。
脊柱的腰段有一個向前凸的生理曲度,挺肚子塌腰是這個曲度過大了,而平背是這個曲度變小了,甚至變平了,使人體沒有辦法分散垂直的應力,應力就直接傳到下肢,導致下肢的髖、膝、踝、甚至腳底都會出現慢性疼痛,隱患很大。
怎樣測試是不是有平背的問題呢?以自然的狀態(tài)站在一堵墻前邊,使后背、臀部貼在墻上,然后把手伸到腰的后邊,看手能不能輕松的插到腰后。正常的生理曲度是可以把一只手輕松插進腰后的。如果腰和墻已經嚴絲合縫地貼在了一塊,或手難以插進去,就是有平背的問題了。
平背是由腹直肌過度緊張導致的,可用鍛煉腹直肌的方法來改善平背的狀況。人趴在瑜伽墊上,雙腿并攏,用雙肘支撐起上身,讓身體盡量向上伸展,當感到腹部有輕微的牽伸感時,要在這個位置上停留15秒,然后慢慢放松;對于柔韌性比較好的,可適當加大強度,由雙肘改成雙臂支撐起上身伸展。如果有擠壓疼痛感,應把難度再降回來,鍛煉效果并不是越難越好。
不少人有腰痛、便秘的問題,當把平背的不良體態(tài)糾正了以后,腰疼、便秘的癥狀可能不知不覺地消失了。因為矯正加強了肌肉的力量,也使盆腔內腸道的走向發(fā)生了改變,對這些問題有緩解效果是情理之中的事。
腹直肌訓練,可每次做3~5個,每天做2~3次。
鴨子步
鴨子步反應的是髖關節(jié)的側向不穩(wěn)定,原因是臀中肌的肌肉力量薄弱了。臀中肌是胯上的那塊肌肉,它沒有力量維持髖關節(jié)側向的平衡,邁步時不得不把整個上身往髖關節(jié)的對側傾斜。因此,走路時上身一搖一擺的,像鴨子一樣,鴨子步就由此得名。
鴨子步使身體上至頸椎、胸椎、腰椎,下至髖、膝、踝等骨骼結構都受到影響,長期下來慢性骨關節(jié)炎可能會不期而至,出現活動受限,蹲不下去,起身困難的癥狀。
鴨子步也可以通過測試來幫助判斷。做卡腰的動作,使雙手在腰間保持平衡,然后單腿站立,看兩手的連線是否有變化。如果出現了一高一低,或根本就站不穩(wěn)的情況,就說明了臀中肌無力,有鴨子步的不良體態(tài)。
人側躺在瑜伽墊上,讓下面的腿彎曲,并用雙手撐住上身,保持軀干的穩(wěn)定。如練左側臀中肌,就將左腿伸直,腳尖沖前,把腿慢慢向上抬起來。上抬大概有30度的時候,保持10秒,然后慢慢放下。做動作如果大腿外側連接臀部的肌肉有酸脹感,就證明動作做對了。
根據個人的體能,可把抬腿堅持的時間調整8秒或6秒,量力而行是最好的??擅刻熳?~2組,每組5~10個,上午下午各做一次就很好。
生活中的不良體態(tài),可能是自覺或不自覺而為之,許多人并不以為意,但它們的不斷積累,卻是一個躲不掉的隱患。因此,一定要糾正不良的體態(tài),這既可保持良好的形象,又可維持健康的身體,對人們的幸福生活太重要了。 編輯: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