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云
三月二十三日,呼嘯了一夜的狂風(fēng)悄悄地停了下來,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罕見的暮春雨。雨挺大,淅淅瀝瀝、霏霏茫茫。一會悠閑、一會激烈,好不爽然,給人以欣喜愉悅之感覺。
正值周末,難得清閑。加上窗外一夜不停的雨聲,催促著我匆匆起床,匆匆梳洗早點。拿了把雨傘就疾步冒雨而去,去“絳守居園池”聽雨。去聆聽那份隱秘,那份宣泄;去解那份風(fēng)情;去感受那份靜謐,那份靜好以及那份難得的清靜和悠然。
雨中的園池很靜、很美,滿眼清新碧綠、滿園清爽雨馨,令人不由得要去深呼吸,去允吸那份清爽和清新;去聆聽似綿綿秋雨般的園池春雨;去感受這份難得的美妙。
靜靜的園池,淫雨霏霏,氤氳繚繞。洄蓮?fù)ぴ谟曛墟面玫恼玖⒅?,沐著暮春雨的清爽和清涼;眼前的荷塘是那樣的靜然,池水淺淺的,在雨滴的撩撥下,生出一圈圈地漣漪;池中的小荷,有的才露出嫩綠的尖芽、有的剛剛在雨中舒展開來,圓圓的、翠綠翠綠的,加上綠葉上前后滾動的晶瑩雨珠,像一片片漸漸長大的綠色翡翠,散亂的鑲嵌在不大的荷塘里,碧綠、青翠、清爽、晶瑩,純潔里難掩春情般的萌動,很是可愛煞是妖嬈。
今日春雨霏霏,綿綿如秋雨。她不是詩圣杜甫《春夜喜雨》里的那場春雨,不是那么溫柔的隨風(fēng)潛入,潤物無聲,但的確是難得的好雨,更是喜雨;因為,從去年秋冬以來新絳幾乎無雨,像這樣綿綿似秋雨的春雨,在春雨似金、雨滴貴如油的春日里,更是難得一見,何須聆聽之感覺。
雨漣漣下個不停,園池里朦朦朧朧的。亭臺、小山、翠綠淹沒在茫茫的雨霧里。諾大的園池不見一個人,沒有一點點嘈雜,只有淅淅瀝瀝的雨聲在耳邊回響,加上吧嗒吧嗒,雨滴對樹葉的敲擊聲;一群喜鵲、翠鳥、麻雀和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在雨中的綠樹叢里嘰嘰喳喳,如在放喉高歌,猶在戲耍打鬧;似在嘁嘁私語,又似在求愛傳情;也許和我一樣在這難得的暮春雨里,去憐惜春日最后的靜好;去解春日那份最后的風(fēng)情;感觸雨中那份浪漫和惆悵吧!也許是在放飛她們久久閉鎖的那份壓抑地心緒。雨不停的下著,依舊霏霏綿綿,不過園中的景色多了些飄渺和繚繞。不覺我穿過郁郁蔥蔥的竹林、走過曲徑通幽的小山綠徑、穿越孤島,登上云霧繚繞的望月臺,望月臺很美,很是縹緲,當(dāng)然,此時是看不到月亮的了。只有那清逸純潔的嫦娥仙子,身披薄紗,飄然欲飛,沐著瀝瀝的春雨,在渺渺的雨霧里,如出水芙蓉,潔白清香;如瑤池玉樹,純潔晶瑩;美麗異常,令人浮想聯(lián)翩、遐想連連……我漫步在幽靜的小道上,淋著雨聆聽;我在悠然的竹林里聆聽、在孤島亭聆聽;春雨依然毫不顧及地、貪婪地狂吻著翠竹、輕吻著紫薇、噙潤著園中的花花草草、親吻著林木碧樹……
我聽到了,聽到了春雨狂吻的心跳聲、聽到了春心萌動的羞澀聲;在這靜謐美妙的時刻,我聽到了春雨對春天的留戀和對夏日之期待;也聽到了園池春雨那份少見的淡淡地憂愁。她似乎在尋找著什么、憐惜著什么,是春梅?杏花?桃紅?還是……沒想到,她也有憂愁、也有惋惜。突然,我頓感茫然,略有惆悵;滿眼的茫茫碧綠,就是不見花紅灼灼;即使點點的落紅、殘紅也音信杳無,難覓蹤跡了!宋代婉約詞人李清照的“綠肥紅瘦”、大詩人蘇軾的“花褪殘紅青杏小”之意境也不見了,也許是不知不覺,融化入春泥之中了?;秀遍g,一陣優(yōu)雅悅耳的琴音,從遠(yuǎn)處飄忽而來,拾眼望去:茫茫細(xì)雨中,一紅傘女子,像一縷紅色的清風(fēng),在雨霧里輕慢起舞;不遠(yuǎn)的茅亭里,一白衣長發(fā)女子,在瀟灑地拂袖撫琴;略顯憂傷,好不優(yōu)雅、靜美……此時,我所有的辭藻都被淹沒在琴聲里。此刻,只是感覺精神恍惚、思緒繁亂、時感浪漫、而又茫然。
我扔掉了雨傘,赤裸裸地在雨中淋著、聽著。聽著春雨的心聲,聽著鳥雀的歌唱;淋著春雨的憂傷,淋著春雨的纏綿;我享受著暮春雨的清爽,享受著孤獨,享受著浪漫,享受著那份少有的閑暇和寧靜;在曼妙的琴音和雨霧里,幻化著自己的感覺,幻化著自己的想象,幻化著傷感、幻化著回憶、幻化著哀愁、幻化著思念,幻化著那些無法向人們訴說的故事;在悠悠的琴音和雨霧里,我慢慢地融入著、融化著、升華著……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