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媽媽,別走得這么的快,等等我,等一等……”我跟隨著母親身后大聲地疾呼著。
“醒醒吧,你在喊誰?”睡在一旁的妻子推了推我說道。
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額頭上滲出了細(xì)密的汗珠子,眼角邊串掛著晶瑩的淚花。
“你怎么流淚了?”妻子凝望著我的樣子,迷惑不解地問道。此時的我從夢魘中驚醒,“看到了母親走在我的前面,拼命地追趕著就是超不過她,無論怎么樣地呼喊連頭也不回……”
妻子笑著說:“昨天吃午飯時我們豈不是提起過媽媽生前的事兒,這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醒來后,我沒有一點兒倦意,輾轉(zhuǎn)難眠,母親在世時的音容笑貌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簾,那么的鮮活,恍似如昨,歷歷在目。
我有兩個娘親,生母在我出生后僅一個多禮拜就撒手人寰,無情地拋棄我們姐妹五人而去,對我而言,生母只活在別人的記憶里,連名字都已淡忘,更談不上彼此間的情感了。而撫育我成長的母親,別人稱之為“養(yǎng)母”,在我眼里就是生母,她含辛茹苦的付出不是只言片語就能敘述完的。她的名字叫———袁玉珍,平日里對我和藹可親,如沐春風(fēng),倍覺溫馨幸福;嚴(yán)厲時像寒冷的冬日,使人覺得膽怯,不敢目視。我生命延續(xù)是母親含辛茹苦付出換來的。常言道:養(yǎng)育之恩大如天。
據(jù)鄰居家二老太回憶道:我抱到這兒,幾乎天天生病,不是服藥就是打針,體質(zhì)狀況極差。一天夜里我又一次突發(fā)高燒不退,父親在外地教書,家中唯有母親一人,那日晚上窗外電閃雷鳴且下起了瓢潑大雨,雨稍停,心急如焚的母親請她為做個伴,二是壯壯膽,去鄰村姓蔡的赤腳醫(yī)生家中必經(jīng)一段射陽河堤,兩旁樹木蓊郁,林叢中安葬了幾座土墓,三是以防泥路坎坷不平,摔倒時有人“搭上一把手”(方言)。母親背著孱弱的我,二奶(當(dāng)時稱謂)陪同我們母子倆冒著小雨朝著老中醫(yī)蔡醫(yī)生家里走去。一路踉踉蹌蹌……“請開門,我?guī)Ш⒆觼砜床〉摹蔽夷赣H用手拍打著大門兒叫喊著。
“稍等,就來開門”,蔡醫(yī)生回應(yīng)道。他一手端著一盞煤油燈,一手系著鈕扣。當(dāng)母親跨入屋內(nèi),將我放在一張木質(zhì)條凳子上,蔡老醫(yī)生打開包裹仔細(xì)端詳眼前的嬰兒:我全身皮包骨頭,臉蛋像小蟹殼似的,一臉赤紅,雙目緊閉,哭泣的聲音就如同病貓似的,真可謂是氣若游絲。蔡醫(yī)生對我母親說道:“這孩子病得不輕,難以醫(yī)治,你請人用一張葦席把他裹起來丟在河堤的塋地……算了。”
“———不!———不!求求您給他看一看,畢竟還有一口氣,不能眼睜睜地讓一條生命就這樣丟棄?!蹦赣H雙膝跪地聲淚俱下。
站在一旁的二奶也插了話:“實不相瞞,這個孩子從外地抱回來撫養(yǎng)的……”
蔡醫(yī)生被我母親與二奶這番話所打動,出于憐憫之心答應(yīng)道:“我給這孩子配一副中藥,吃下去如果有效是他命大,不服就會即刻死亡,第一次就在這里煎服?!?/p>
“謝謝您的大恩大德,死馬只當(dāng)活馬醫(yī),救活是我命中有福,救不活,是我命該如此,一切聽天由命。無論什么樣的結(jié)局,不責(zé)怪您”,母親心懷感激的絮叨著。
于是,蔡醫(yī)生就從中藥柜抽屜里抓取幾種不同的藥材按劑量配在一起,母親從屋左前方抱來柴禾開始熬藥,幾勺子藥水下肚里,過了不久,從我嘴里嘔吐出幾口污濁血塊且伴著腥臭味,我母親見狀嚇得一身冷汗,連話都說不出。
“蔡醫(yī)生,快來看看這孩子的臉上怎么變得這么蒼白……”站在藥柜一旁的二奶也嚇得木偶似的。蔡醫(yī)生聞聲從臥室走出來,看到地上的一灘污垢卻哈哈大笑連聲說道:“這孩子有救了!有救了!”
“孩子有救了,感恩您的大恩大德!”母親憂悒的臉龐上頓時綻放出笑意,當(dāng)母親再次磕頭致謝,蔡醫(yī)生連忙拉著我母親的手臂膀說道:“不必這樣,是你仁慈之心的回報?!?/p>
回家之后,又吃了幾劑藥,身體日漸健碩,宛若春日里的一株幼樹,在母愛的陽光下勃發(fā)生長為一頂葳蕤的華蓋。
誰說往事隨風(fēng)飄逝無痕,其實它已烙印在我腦海之中,無法抹掉。
在我剛升上三年級時一天下午,隨著上課鈴聲,時任班主任周文教師面帶笑意走進(jìn)教室,“今天是你們?nèi)松械谝淮巫魑恼n,是起步,不會寫不要緊,只要專心聽,認(rèn)真記,一定能敘述好的,寫你最喜歡的人……”老師侃侃而談,教我們怎么寫,如何選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許多同學(xué)聽得頭腦脹痛,一片空白,借用中國一句俗語“蛇吞大象無從下口”。奇了怪!當(dāng)我看到黑板上的文題時,有話說,有事例寫,敘述得有點凌亂,畢竟是第一次,雖然說寫得不盡人意,但贏得了老師的表揚,心里感覺吃了蜜似的,甜滋滋。放學(xué)后我像歡噪的山雀,徑直跑回家中,沒有找到母親,過了約有一個時辰,瞧見母親背著一籃子豬草回來,剛坐下我扯著她的衣角得意道:“今天第一次寫作文受到老師與同學(xué)們夸贊了。
“瞧你洋洋得意的樣子,尾巴翹上天了吧?!蹦赣H的語氣里透出一種批評。在吃晚時母親將我攬入懷中鼓勵道:“在學(xué)習(xí)上不要因為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認(rèn)為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驕傲是一個壞毛病,要懂得謙虛才能進(jìn)步……”
母親用慈愛的目光凝望著我,聆聽她那一番意味深長話語,心里像灑滿春日如瀑陽光,且飄逸著脆潤的鳥鳴聲。
回首孩提時曾經(jīng)歷過的樁樁往事,宛若夏日夜空中的繁星,有的難尋蹤影,有的若隱若現(xiàn),有的一直盤踞在心里,值得懷思。
生于我們那個年代里的人,食物極其匱乏,許多人家一日三餐都難以維系,孩子哪有什么零食吃,清楚記得,平日里抓一些山芋干放在書包里還限量,多拿些若被家人看到,一定勒令掏出來。夏天還有些小吃的,地里長的舒瓜,桃子……未等熟就摘下來吃,那時候不是每家每戶都栽果樹,一個村莊上僅有三、五戶,總有人守護(hù)著,莊上一群淘氣的“調(diào)皮蛋”想方設(shè)法偷摘些嘗嘗鮮兒。有時被人家發(fā)現(xiàn)還上告父母,回家時少不了一頓教訓(xùn)。冬天時小伙伴們常圍在用淤泥制成的“火爐子”旁,找出家中的少許玉米、蠶豆或黃豆,從外面的草垛找來一截細(xì)樹枝,則小心翼翼地在泥火盆中拔開草灰放入玉米,黃豆之類,烤熟后分著吃,尤其是炸出來爆米花兒,上面的草灰未弄干凈,就放入嘴內(nèi),那個香味鉆入鼻孔讓人口里生津,香留齒唇間,那個情景真得充滿了歡聲笑語。
記憶木匣一旦打開,往事似落塵般涌來。一天學(xué)校操場旁擺放著一個貨郎擔(dān)子,只見玻璃框下面里放了許多好吃的,什么棒棒糖,麥芽糖,還有一些彩紙,看得我心花怒放。我尤其喜歡吃麥芽糖,多想買一小塊放在嘴里嘗一嘗,口袋里卻空空如也,沒有半毛錢,嘴里念叨著:放學(xué)回家跟母親要錢買……于是就對賣貨的老頭兒詢問道:“下午來這兒嗎?”
“下午,我還在這里賣東西,放學(xué)回家跟你爸爸媽媽要錢,或者找一家破舊塑料鞋,牙膏殼,雞肫皮……來換這些好東西”。
“行!好的?!蔽冶銘賾俨簧岬刈唛_,隨著上課鈴聲我走進(jìn)教室里,連老師上課時所講的內(nèi)容也聽不進(jìn)去,還想著麥芽糖那怡人的甜蜜,多么熱切地盼望早日放學(xué)回家,跟母親要錢買麥芽糖,以解饞兒。一放學(xué)我飛快地奔向家的方向。一到家我就吵鬧著跟母親要錢,她追問道:“———錢,是老師要的嗎?還是你沒有學(xué)習(xí)用品?”。
我不敢撒謊,只是搖晃著腦袋小聲念叨著:“想買些麥芽糖當(dāng)零食品……”未等我說完,母親接過話茬:“一天三頓飯能吃上就不容易了,哪里還有錢買零食……”年幼且不諳世事的我怎聽得進(jìn)母親的哄勸,不依不饒。此時,我朝雞圈瞟了一眼,“咦,雞窩里說不定有雞蛋呢”,于是我就走到雞圈門口,伸長脖子一瞧,只見雞窩里一共有三只雞蛋,剛伸手拿了兩只雞蛋放在衣服口袋里,出乎意料,母親從房屋內(nèi)走到門口看我神色慌張,兩只手放在兩側(cè)褲兜里,于是將我拉到跟前追問道:“你褲袋里藏的是什么東西,掏出來瞧一瞧……”我執(zhí)意不肯,此時心里真得害怕極了。
母親見狀怒火中燒大聲說道:“一定是偷拿雞蛋了吧?!?/p>
“是的,我拿了兩只雞蛋去兌換麥芽糖……”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應(yīng)著。未等我把說完,走到草垛旁隨手拿了一根粗柳條狠狠地打在我的手掌上,疼得“———嗷———嗷”直叫喚。
“小小年齡竟如此大膽這還得了,現(xiàn)在能偷家里的,長大后亦能偷別人的……”一邊打一邊斥責(zé)著。
“我再也不偷拿家里的東西了……”我聲淚俱下地求饒著。母親見我承認(rèn)了過錯,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塊潔凈的手帕,替我擦掉淚水,拉我坐在長形板凳給我講了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孩子,由于媽媽過于溺愛,剛上學(xué)時,他偷了同桌學(xué)生一支鉛筆,貪圖便宜的媽媽知道這件事后,不僅沒有批評自己的孩子,反而慫恿。日漸長大的他,沾染上了偷竊的陋習(xí),膽子變得越大,因盜竊且釀成人命案,最終踏上了不歸之途……”
我聆聽著母親的諄諄教誨,每一個字好似一粒種子,植入她孩子的心里,幾十年來,一直未敢淡忘。淳樸的母親告訴了我: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讓自我靈魂沾染上污垢,一定要挺立起腰桿活出應(yīng)有的尊重,仰不忤蒼天,低首不愧厚土,泅渡一世紅塵。
今天是母親節(jié),特寫此文悼念一個平凡且偉大的母親!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
觀海
前天一位來自北方的文友來我家里,心生驚詫且欣喜不已,借用孔子《論語》中的一句箴言: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落坐下不久,生性耿直的他快人快語:“我來你這里就是為了看?!?/p>
“看海,好的。”我看了一下手腕上的鐘表時針才指向八點十分,當(dāng)即回應(yīng)道。我問他吃過早飯沒有?!霸趤頃r的路上吃過了?!庇谑俏液臀挠褋硪粋€說走就走的旅程。我們倆一路有說有笑,就像兩只歡噪的山雀,步行不到十分鐘,我和文友楊曄來到公路的站臺,靜候開往去海邊的專程公交車,大約幾分鐘后一輛中巴車停在我們的跟前,只聽見一位中年婦女面帶微笑地說:“這是去海濱景點的直達(dá)車……”我和文友隨著人流陸續(xù)地登上了開往大海方向的班車。坐上車后,我們傾訴離別情懷。提及這位文友來自河北,我和他在北京相識的,那次我們有幸應(yīng)《中國作家》《女友》和《小說月報》雜志社的邀請參加了首都之夏文學(xué)筆會,在會期間同分配在一個房間里,時達(dá)六天的朝夕相處,無論是外出采風(fēng),還是聽名家文學(xué)創(chuàng)作講座,就連一日三餐亦形影不離,尤其在夜晚休息時,雖然有身疲力乏之感,仍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遇到的疑惑而各執(zhí)一詞,爭議不休,最后一笑“泯恩仇”了。相處時間不長,但真有共彈一曲《高山流水》遇知已的情緣?;貞涍^往的美好時光,清晰可見似在眼前,仿佛觸手可及。
汽車行駛在平坦且寬闊的公路,只見文友憑窗遠(yuǎn)眺遠(yuǎn)方,看到路兩旁整齊劃一的樓宇,店鋪門前人流如織,駛進(jìn)鄉(xiāng)鎮(zhèn)路段收割后的田野里一望無垠,時不時老農(nóng)走在田壟上指指點點,仿佛在構(gòu)思新的發(fā)展圖景,偶爾看到一、二只鳥兒忽上忽下地飛翔著,河水碧波蕩漾潺潺地朝著大海方向流去……不時地發(fā)出一聲聲驚嘆。
“江蘇發(fā)展真的很快,遠(yuǎn)比我們那里好!……”他侃侃而談,我聽得入了迷,心中油燃般升起一種自豪感。
“你們那里一定不差,待有閑暇之余,我也去你的家鄉(xiāng)逛一逛,看一看……”我笑盈盈地說著。
說時遲那時快,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古黃河路停車站臺,我和文友隨著人流下了車,天氣多陰,天空布滿烏云,陽光吝嗇得像守財奴似的,天色陰郁一如哭傷婦人的臉。我們拾級而上,佇立海堤,目之所及前方一片云霧迷朦,海水陰森森的,海風(fēng)吹亂了頭發(fā),他叉開手指,不時地梳了一梳頭發(fā),忍俊不禁道:“太調(diào)皮了海風(fēng),讓我……”
“沒有關(guān)系的”,我打斷了他的話語拉扯了一下衣襟。
說完后,他徑直地奔向大海,此時海水已退潮,留下一眼望不到邊的海灘,許多游人脫下鞋襪,赤著腳行走在泥沙上,捉小蟹,我和文友亦湊一份熱鬧,剛下水時覺得腳有點冷,后來沒有了,也許是心中盛滿了一份快樂。
“小蟹機智得狠,稍不留神就逮不住了!連影子都找尋不到……”文友頷首低眉道。
“動作要快,要準(zhǔn),否則一只都難逮著?!蔽一貞?yīng)道。
時間過得真快呀,正午時分,不少游客各自返程,而我和文友沒有。他說既然來了,就要看看大海漲潮時的恢宏氣勢。我怎么能說不呢?當(dāng)然一口應(yīng)允,早過了吃午飯時間,我和文友用水洗清腳上的泥沙,穿上鞋子,詢問一個擺攤位的老人,他告訴我們離這兒不到兩里路有一家便民餐館,菜肴豐富,海產(chǎn)品種類多,不妨到那兒嘗嘗鮮,不提吃就罷,一提起真覺得饑腸轆轆。我們“按圖索驥”找到這家餐館,門牌用廣告布定制的上面印寫著“農(nóng)家土餐館”,下方有一行小字是用來介紹海產(chǎn)品的,推門走進(jìn)餐館,一位穿著時尚的少婦,一臉笑靨如花向我們打著招呼且介紹她家的特色菜肴,我點了兩菜一湯,兩菜分別是:紅燒鍋蓋魚與青辣炒八爪魚。一湯為:沙魚燒冬瓜。就餐時要了一瓶古井貢酒,我們把盞暢飲,談古論今心里有著說不盡的話兒,這驗證了一句俗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是靈魂知已,這一友情值得珍惜,彌足珍貴。飯后他要付帳,被我婉拒,理當(dāng)盡店主之誼。
飯后,我和文友呆玩了一會兒,起身離開時,殷勤好客的女店主將我們送出門外,相互揮手道別。當(dāng)我們再次走到海堤大壩時,游人寥寥無幾,漫步到專賣海產(chǎn)品地攤前,與老人攀談起來,經(jīng)打聽這位老嫗姓吳,一家人以打魚為生,用她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她已是耄耋之年,身體不差,耳不背,眼晴有點昏花,望遠(yuǎn)處模糊,看近處還好。她對我們說:“丈夫二十多年前帶著大兒媳和遠(yuǎn)房侄兒一起出河打魚,歸途中突然刮起了暴風(fēng),且下起瓢潑大雨,加之船上桅桿被風(fēng)折斷,一個巨浪撲來,四條生命沒了……現(xiàn)如今孫子早長大成人,又干起捕魚這一行當(dāng)了……”我們聽著老人故事,眼眶漸漸地濕潤起來,而老人那深邃眼神里卻透視出一種堅毅與不屈,讓我倆為老人樂觀心態(tài)而肅然起敬。她還說上午看海退潮了,每天下午三點左右要漲潮的,時隔不久又退潮,周而復(fù)始。這時,我和文友買了幾樣海產(chǎn)品,她謝意說個不停。
“買好的東西先放這里,臨走時你們拿走,再等一、二個小時海潮就來了,去玩吧……”老人邊說邊笑著。
時到三點左右,海濤聲音至遠(yuǎn)而近的傳來。
“海水漲潮了!……”我情不自禁地喊道。
定晴一看,海水一浪壓著一浪滾滾而來,如同千萬匹戰(zhàn)馬一路狂奔,一路呼嘯,雖遜色于錢塘江大潮,但一樣擁有大海的恢宏磅礴,令人嘆為觀止。遠(yuǎn)處大海中的船只在巨浪中滑行,顛簸。海灘上的幾個游人在驚恐中以“百米沖刺”般的速度跑到堤岸上,只有海鷗歡翔在海濤之上,高唱勝利者之歌。我的文友被眼前壯闊情景所震撼,脫口吟誦起前蘇聯(lián)著名詩人普希金《致大海》的壯麗詩篇:“———你是我心靈的愿望之所在呀!我多么熱愛你的回音,熱愛你陰沉的聲調(diào),你的深淵的音響,還有那黃昏時分的寂靜,和那反復(fù)無常的激情……”他被大海的雄渾氣勢所征服。此時此刻,他飄逸的思緒變成一只矯健的隼鷹,逍遙于云天。
風(fēng)兒卷著海浪沖擊著大堤,撞著巖石發(fā)出恐怖的笑聲,令人驚詫,贊嘆。人在浩渺的大海面前顯得這樣的極其渺小,如同飄浮在海面上的一葉浮萍……觀海聽濤,方能真切地感受到海之深邃、博大與磅礴。人在紅塵渡口,皆為匆匆過客,幾十年春華秋實,雁來燕去,只在曇花一現(xiàn)中灰飛煙滅,不要目空一切,過高地看待自我,懂得尊重別人,你能否被人們所崇拜?是你高尚的人格魅力決定的。不是你在位時呼風(fēng)喚雨的權(quán)威,亦不是你擁有殷實的財富。大海之所以浩渺、雄渾是它懂得笑納河川的包容,謙遜而不高高在上。
天空云朵綿薄,天明朗了,太陽把赤朱丹彤拋在海面上,那海浪被霞光染成了金紅一色,熱烈一片,煞是好看至極。暴躁的海濤已覺乏力,變得溫和,恬靜得宛如一個靦腆的少女。
我們又赤腳行走在海水之中,只見他追逐著浪花,拍打浪花,像個“老小孩”,此刻他遠(yuǎn)離了喧囂的塵世,忘記了一切煩惱,那爽朗的笑聲被海風(fēng)吹送到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我們趕忙從老人那里取回買好的海產(chǎn)品搭上了去縣城的末班車。公路兩旁燈盞放射出耀眼亮光,把路照得一片通明,中巴車司機播放了一首經(jīng)典老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車廂里所有的乘客不由自主地跟著唱了起來:“幸福的花朵心中開放,……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庇^海聽濤我們一路風(fēng)景相伴,一路灑下歡笑,一路收獲滿滿。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
我的舅太爺
上月的一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床頭柜臺上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把我從懨睡中驚醒,心里嘀咕道:“是誰天未亮就把人鬧醒,也太煩人了吧!”于是我拿起手機接通后只聽對方說道:“我是你二表哥,三太爺于昨天晚上八點二十去世的……現(xiàn)在我正駕車去濱??h城去接你……”
我揉了揉眼睛連忙回應(yīng)道:“好的,好的。我就到你指定地方等待?!庇谑牵还锹档貜拇采吓懒似饋?,推了推身旁熟唾的妻子說“快醒醒神,三舅太爺過世了,你和我一塊兒去奔喪?!?/p>
妻兒醒來時回應(yīng):“你一個人去吧,兒媳們不在家里,我要接送孫女上學(xué)呢?!薄?/p>
“噢,今天是星期一。”我拍了一下腦袋想起來。
我立即穿好衣服,洗漱完畢,便大步流星地趕往縣人民醫(yī)院門前的一個公共汽車站臺。沒過不久,二表哥的車子??吭谖业母罢泻糁骸翱焐宪嚕€要到其它地方接人哩?!贝蜷_車門后,我躬身步入車子里的座椅上。車駛到紅星橋頭,只見其他三個親友都已相約聚在一起,都上車后,車子徑直地駛向目的地。一路上大家彼此間說了一句新年的祝福,心隨車輪而動,車窗外的冬日景致是那么的蕭瑟,公路兩路樹木光禿,偶爾看到一兩只小鳥在凜風(fēng)中發(fā)出凄厲的悲吟,心情顯得格外的沉重。不到一百里路途,在須臾間到了三舅太爺家的門前。我和其他三個親友下車,看到前來吊唁的親友,來來往往,人流如織,尤其是幾個女兒的哭聲,真讓人撕心裂肺,歷來不易流淚的我眼眶也盛滿晶瑩瑩的悲哀之情。此時我驀然地想起傳承千年的一句俗語: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提及三舅太爺,他的一生平凡得就像家前屋后河堤上生長的蘆葦,但亦有與人不一樣的經(jīng)歷。三舅太爺一生無兒,膝下有六個女兒,各自都早已成家立業(yè)。在計劃生育從未提倡的年代,有人思想觀念陳舊,不生一個男丁就不死心,有的人家還將女兒送給他人,曾聽左鄰右舍的人說過,在食物十分匱乏的年代,家中生活可謂是朝不保夕,有人想趁機勸慰三舅太爺將女兒送于別人家,外柔內(nèi)剛的三舅太爺果斷拒絕:“自己生下的骨肉,絕不送人,寧可自我累斷脊梁……”,此話一出,再也沒有人敢在三舅太爺面前提女兒抱養(yǎng)之事。
小時候,我常去三舅太家里玩,他最喜歡與魚打交道,懂得許多魚的習(xí)性。記得那一年放寒假,我隨母親來到三舅舅家里,正值生產(chǎn)隊清理魚塘,我百無聊賴地纏著三舅,母親見狀不肯,是因天氣冷,魚塘離家又遠(yuǎn),三舅舅對我母親說:“小外甥要去就讓他隨著我……”
“不怕冷,不怕路遠(yuǎn)?!蔽矣檬质貌恋粞劢堑臏I水,高興得連蹦帶跳地喊道。
到了魚塘邊,三舅舅和其他村民一齊排水,費了幾個時辰才將魚塘里的水排到見底,剩下的水用人戽,此時,魚塘里的魚兒歡蹦亂跳,有的魚在水里搖頭晃腦,有的魚拼命地往淤泥里鉆,有的魚縱身躍起激濺起一大片浪花……站在岸上我樂不可支,鬧著要下魚塘里學(xué)抓魚,三舅舅非常生氣板著臉兒,那樣子可嚇人了,“你人還小,天又冷,學(xué)捉魚,以來再說……”他聲音不大,望著他的眼神我真的不敢頂撞。
“不下魚塘里去了,站在岸上看唄”,我嘀咕著。
“做個聽話的好孩子,不要過于任性……”他撫摸著我的臉龐微笑道。他的話一直鐫刻在我記憶里,從三舅太爺?shù)膭窀胬锏玫搅巳松膯⒌希阂粋€人若過于任性,不聽逆耳忠言極容易誤入歧途。
走到三舅太爺生前的臥室,看到一把二胡,我隨手拿了下來,仔細(xì)一瞧,非常陳舊,油漆早已掉花,二胡被手磨得十分光滑,此時,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潸然淚下。
提及此事已度有四十余個春秋。在我上三年級時的一個暑假期間,母親帶我去娘舅家玩,本以為開開心心,意想不到母親叫我跟三舅舅學(xué)拉二胡,執(zhí)拗不過,只得乖乖言聽計從,他利用勞動后的空閑時間教我,他從墻上搦起一把油光可鑒的二胡,不諳世事的我隨口說道:“二胡僅二根有什么可學(xué)的?不會很難的?!?/p>
“別小看它,想學(xué)精可難了。一年琴二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我迷惑不解地?fù)u了頭。他先從教我識曲譜開始,然后指導(dǎo)我練拉二胡,總是學(xué)不會,但三舅舅不厭其煩。在學(xué)拉二胡時,他常對我說:“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畏畏縮縮,貴在堅持……”,愚不可及的我總是前學(xué)后忘,一拿到二胡手指就顯得僵硬不靈活,像失去知覺似的,也許天生無音樂細(xì)胞,從而對二胡產(chǎn)生了一種厭惡感。他教我時,我心不在焉,東張西望,前學(xué)后忘,教了一段時間,三舅舅見我喜好閱讀,那個年代識字人不多,而我三舅念過幾天私塾,十分勤奮,后來由于家庭突發(fā)變故而輟學(xué),在家放牛割草,孱弱的雙肩過早的擔(dān)負(fù)起生活的擔(dān)子,在放牛時常站在學(xué)堂外面聆聽老先生上課。回家后他找同村進(jìn)學(xué)堂念書的小伙伴們一起玩,請他們教他識字,用現(xiàn)代人的說法,走自學(xué)成才之道。三舅舅家里倒私藏了許多書,他每次拿書給我時,千叮嚀萬囑咐:“不要把書拿出來讓別人看到,如果……書會被沒收的……甚至于我也遭罪的?!?/p>
“記住了,看完一定放在原處?!蔽艺驹谌司烁氨戆字?/p>
“我這外甥不喜歡聲樂,他興趣在讀書,說不定長大后能在文學(xué)上有所建樹,人生成功來自因人而異的正確選擇……”他對我母親笑道。
回到家時,媽媽將我跟學(xué)三舅舅學(xué)拉二胡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爸爸。事后媽媽一直未提學(xué)二胡之事,但三舅對母親說的那番話倒讓父親信以為真了。一天放晚學(xué)回家,爸爸將我叫到身旁:“……跟三舅舅學(xué)拉二胡你對它不感興趣,那你喜歡什么?”
“喜歡閱讀,喜愛文學(xué)……”我連忙回應(yīng)道。
“學(xué)文學(xué),也是一項極其艱辛的事,亦要你為之付出一生”,他神情專注地對我娓娓而談。
“我不怕……”我的語氣里透出堅毅。
歲月如一江逝去的春水,一去不復(fù),我從未放棄對文學(xué)事業(yè)的追求,為此付出了最好的青春時光,今生無怨無悔。在跟三舅太爺學(xué)練三胡這一經(jīng)歷中,讓我深深地懂得:人生中的成功來自于正確的選擇。
哀樂又一次奏響,我似從夢中醒來,走近冰棺凝望著三舅太爺?shù)倪z容是那么的安詳,恬淡且從容,仿佛無牽無掛,在心滿意足中告別這個世界……“生如夏花之絢燦”是活在世上所有人的追求!權(quán)力、地位、財富、美色……心亂,即會生無盡貪婪。人生一世似夢幻一場,走時兩手空空如也。隨后化作云空一縷灰燼,在輕風(fēng)中飄散。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