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荔
王維那首流傳古今的《相思》,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引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卻句句話兒不離紅豆;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卻又委婉含蓄。大唐盛世,這首婉曲動人的《相思》,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jù)說天寶之亂后,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jīng)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夜雨霖鈴,想起我遙遠的南國家鄉(xiāng)。如果此時在鴛江之畔、蝶山之峰,我肯定跑去草叢間撿拾紅豆去了。
南國樹有情,一株株高大蒼翠的紅豆樹,在雁過聲聲、霜寒露冷的季節(jié),隨風搖落粒粒丹朱,紅透青階。這些碧血染成的相思子,都是生在豆莢中的,累累如綴珠,豆莢綻破,傾瀉一地相思。點點滴滴,染透秋色,歲歲拾復生,結莢何時止?記得那時的高中校園里,有好幾株年年結子的紅豆樹,每到深秋幾番風雨后,我就會在放學之后,在草地上、樹蔭下,俯身彎腰,尋尋覓覓。每每拾得,如獲至寶,拈來納玉瓶,暗把癡心寄。
紅豆是大自然巧奪天工的珠寶,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玲瓏玉骰嵌紅豆,入骨相思何時償。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哭夫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又稱它為“相思子”。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愛范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断嗨肌愤@首詩也不是王維為所戀女子而寫,而是他贈給李龜年的,無疑為眷戀友人。
在手掌上摩挲把玩紅豆,鮮紅如血,堅硬如骨,如從地底提純而來,也許,這讓土地都為之一陣劇痛戰(zhàn)栗。想不到柔情的南方,能生長出如此堅硬的紅豆。累世情緣,誰撿起,誰拋下,誰忘前塵,誰總牽掛?憶當時年華,誰點相思,誰種桃花。人間離別易多時,見紅豆,忽相思。然而,最懂相思,也最惹愁緒。其實,遇見的人終會遇見,離散的人終會離散,不復相見的人死生不復相見。有情有義之人一生纏綿,在這紅塵里輾轉一路,遍體鱗傷。
據(jù)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之后它就不記得過去的事情,一切又都變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魚缸里的魚兒,永遠不會感到無聊。我寧愿是條魚,七秒一過什么都忘,曾經(jīng)遇到的人,曾經(jīng)做過的事,都可以煙消云散??晌也皇囚~,人世間來去匆匆的相逢與離別中,無法忘記牽掛的苦,亦無法忘記相思的痛。
昔年采擷的紅豆,靜置枕邊或書案,偶爾默然凝望,仿佛唐詩里的句子,躍動在眼前。少年時為紅豆而寫的詩篇,早已扔在獵獵風中。掌心的余溫被風吹去,看著光陰的腳步一點點挪移。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一杯酒,情緒萬種。古人云,相思令人老,殊不知相思亦使人幽,尤其當著落葉紛飛時節(jié),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任多少深情獨向寂寞。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人生的春夏秋燃盡之后,就到了盡頭。如此匆匆的我們,如此匆匆的歲月,這就是人類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賦,長相思,永別離。在這樣寂寞的夜里,也只有數(shù)數(shù)紅豆,憑憑闌干,柔了夜雨,濃了相思。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