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毛毛
下班回家的時候,看到小區(qū)門口停著輛三輪車,車上趴著一排家禽,我一眼就看出了那是豚,就是從南美洲引進(jìn)過來的番鴨。
2020年,我吃過兩次豚。一次是春天防疫時我在一個小區(qū)的大門值班,在旁邊的小飯店買的。那陣子值班,我早出晚歸;妻子也和我一樣,也是早出晚歸,在另一個小區(qū)大門值班。飯店都沒開門,我和她都沒工夫和心情弄吃的,晚上回家天天下幾個速凍餃子吃了了事。時間長了,我感到有些吃不消,那天下班,看小飯店門開著,肉香讓我直流口水。我就問老板娘在燒啥,她說關(guān)門幾個月了,哪里還有菜,剛從冰箱里找出一只娘家人捎來的豚,她燒了晚上一家人吃的。我向她傾訴了我晚上沒得吃的苦惱,表示很羨慕他們,說了就要走,卻不料她說:“你天天值班也辛苦了,這樣吧,這只豚有十斤重,我分一半給你吧?!蔽屹I了這半份豚,回家后大快朵頤。自大年三十吃了嫂子燒的一桌好飯后,兩個多月我都沒有像這般正兒八經(jīng)地吃過飯了。
八月發(fā)大水,有幾個臨江的村子淹了,我被派到一個受災(zāi)群眾安置點工作。安置點在村里的一個小學(xué),離長江大堤只有幾分鐘的路。到了村里后,我第一次見到活豚。它們成群結(jié)隊以粉紅色的長嘴,在泥里鉆來鉆去地找吃的。安置點中有個老太,67歲了,她家住在堤外的垸區(qū),家被水淹了,她和老伴住在安置點,而家里養(yǎng)的十幾只豚,都不得不托付女兒飼養(yǎng)。她這么大年紀(jì)了,每天都還要和老伴輪流上堤巡查和搶險。那天我看到她拎著大鐵鍬出門,特別威風(fēng),就給她拍了張照;心里又有所感,于是就寫了篇贊揚她的文章,報社很快發(fā)表了。我拿了報紙給老太,老太一家人很開心,我也與這家人結(jié)下了友誼。
我24小時住在安置點上,非常時期,頗有點艱苦,鎮(zhèn)上送來的盒飯我吃不慣,而村里別說飯店,連個鹵菜攤都沒有,所以不免有所抱怨。卻不料有一天晚上,老太給我?guī)硪淮笸虢Y(jié)結(jié)實實的豚肉,說是在女兒家燒的。這如何使得?我堅拒,老太放下就走,到堤上值班去了。大熱天的,安置點只有一臺冰箱,而且存放的是藥品,我也不能將紅燒豚肉放進(jìn)去,不吃就得壞。于是我趕緊招來安置點上的其他兄弟,一起將那碗豚吃了。
202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我這個坐了幾十年辦公室的公務(wù)員開始看大門,從春天看到夏天,從看居民區(qū)的大門到看安置點的門口。我希望2021年是個好年份,春天的時候,我會重訪我工作過的地方,問問老板娘的小飯店生意是否紅火,看老太一家人是否重建了家園。
(潘光賢摘自《揚子晚報》2021年1月13日)
【素材運用】在2020年的兩個非常時期,小飯店的老板娘和67歲的老太太將熟豚讓給作者,作者從這平凡之舉中受到了深深的感動。這份感動,不只源于普通的友善幫助,更在于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血濃于水、眾志成城的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一個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都十分強大的民族,還有什么艱難險阻不能克服呢?
【適用話題】友善;感動;向心力;平凡與偉大;眾志成城
(特約教師 嚴(yán)君)